封面
版权信息
文前
前言
导言
第1章 网络社会与网络突发事件
1.1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
1.1.1 网络的赋权和控制功能
1.1.2 “无中心”的信息传播模式
1.1.3 网络交往的群体极化现象
1.1.4 网络传播的异化现象
1.2 网络技术新应用的发展
1.2.1 移动化:拇指时代
1.2.2 微媒介:社交时代
1.2.3 大数据:数字时代
1.3 网络社会生态的格局
- APP免费
1.3.1 舆论生态的重塑
- APP免费
1.3.2 思想生态的变革
- APP免费
1.3.3 执政生态的调适
- APP免费
1.3.4 技术生态的更新
- APP免费
1.4 网络突发事件的内涵
- APP免费
1.4.1 突发事件的含义
- APP免费
1.4.2 网络突发事件的含义
- APP免费
1.5 网络突发事件的特点
- APP免费
1.5.1 传播速度:即时性与裂变式传播
- APP免费
1.5.2 传播媒介:社交媒体始终活跃,传统媒体蓄势待发
- APP免费
1.5.3 意见领袖:推波助澜,影响舆论走势
- APP免费
1.5.4 传播效果:网上动员,网下聚集
- APP免费
第2章 我国网络突发事件的背景及发展动因
- APP免费
2.1 网络突发事件的背景
- APP免费
2.1.1 社会转型期:价值冲突与诉求表达
- APP免费
2.1.2 舆论环境变化:全媒体格局与差异化传播
- APP免费
2.1.3 网络政治参与:理性与非理性并存
- APP免费
2.2 网络突发事件的主体特征
- APP免费
2.2.1 网络突发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
- APP免费
2.2.2 网络突发事件中的公众
- APP免费
2.2.3 网络突发事件舆论主体的倾向
- APP免费
2.3 网络突发事件的四大效应
- APP免费
2.3.1 蝴蝶效应:不确定性的结果
- APP免费
2.3.2 涟漪效应:以点带面的影响
- APP免费
2.3.3 蚂蚁效应:隐性的秩序传播
- APP免费
2.3.4 扩音效应:信息与情绪的共振
- APP免费
2.4 网络突发事件的发展动因
- APP免费
2.4.1 网络突发事件的间接动因
- APP免费
2.4.2 网络突发事件的直接动因
- APP免费
第3章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演变的规律
- APP免费
3.1 情绪与社会情绪
- APP免费
3.1.1 情绪与社会情绪的内涵
- APP免费
3.1.2 情绪的社会结构
- APP免费
3.1.3 社会情绪的主要网络表现形式
- APP免费
3.2 引发社会情绪问题的原因
- APP免费
3.2.1 公众维权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引发消极情绪
- APP免费
3.2.2 不公平导致抱怨情绪滋生
- APP免费
3.2.3 地方政府管理滞后与信任缺失加剧不满情绪
- APP免费
3.2.4 新兴技术助推社会情绪扩散
- APP免费
3.3 社会情绪演变的生命周期
- APP免费
3.3.1 社会情绪演变的阶段特征
- APP免费
3.3.2 从暴力伤医事件看社会情绪的演变
- APP免费
3.3.3 社会情绪演变的心理动力学解释
- APP免费
第4章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的表达机制
- APP免费
4.1 网络狂欢
- APP免费
4.1.1 网络狂欢的表现
- APP免费
4.1.2 网络狂欢群体的特点
- APP免费
4.1.3 网络狂欢群体的心理
- APP免费
4.2 网络愤怒
- APP免费
4.2.1 网络愤怒的表现
- APP免费
4.2.2 网络愤怒群体的特点
- APP免费
4.2.3 网络愤怒群体的心理
- APP免费
4.3 网络诉求
- APP免费
4.3.1 网络诉求的表现
- APP免费
4.3.2 网络诉求群体的特点
- APP免费
4.3.3 网络诉求群体的心理
- APP免费
4.4 灾难情绪
- APP免费
4.4.1 灾难情绪的表现
- APP免费
4.4.2 灾难情绪的化解
- APP免费
第5章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感知与扩散机制
- APP免费
5.1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作用机制的主体
- APP免费
5.1.1 媒体:议程设置
- APP免费
5.1.2 政府部门:主导力量
- APP免费
5.1.3 意见领袖:施加影响
- APP免费
5.1.4 当事人:诉求多元
- APP免费
5.2 网络突发事件各主体阶段性特征及表现
- APP免费
5.2.1 酝酿期各主体的特征及表现
- APP免费
5.2.2 扩散期各主体的特征及表现
- APP免费
5.2.3 爆发期各主体的特征及表现
- APP免费
5.2.4 平复期各主体的特征及表现
- APP免费
5.3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的发酵及传播
- APP免费
5.3.1 缘起与走向
- APP免费
5.3.2 放大与刺激
- APP免费
5.3.3 推动与扩散
- APP免费
5.3.4 交互与转移
- APP免费
5.4 网络突发事件群体心理与社会情绪
- APP免费
5.4.1 集群行为中的群体盲从心理
- APP免费
5.4.2 群体围观引发非理性传播
- APP免费
5.4.3 群体无意识形成舆论偏见
- APP免费
5.4.4 群体极化引发极端决策
- APP免费
5.5 网络突发事件社会情绪与网络动员
- APP免费
5.5.1 社会情绪的集体行动逻辑
- APP免费
5.5.2 网络动员体系的构建
- APP免费
5.5.3 网络动员的实现路径
- APP免费
第6章 “多中心”视角的网络突发事件治理模式
- APP免费
6.1 网络突发事件治理面临的挑战
- APP免费
6.1.1 网络舆论主流舆论错位
- APP免费
6.1.2 意见领袖操作舆论走向
- APP免费
6.1.3 网络谣言传播屡有发生
- APP免费
6.1.4 网络动员风起云涌
- APP免费
6.1.5 群体焦虑情绪传染
- APP免费
6.2 基于生命周期的网络突发事件过程管理
- APP免费
6.2.1 初期酝酿阶段的特征及应对措施
- APP免费
6.2.2 传播扩散阶段的特征及应对措施
- APP免费
6.2.3 全面升级阶段的特征及应对措施
- APP免费
6.2.4 平息善后阶段的特征及应对措施
- APP免费
6.3 社会心理维度网络突发事件的治理路径选择
- APP免费
6.3.1 特定人群的线下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 APP免费
6.3.2 发挥心理效应的网络舆论引导
- APP免费
6.3.3 建立完善的网络交流与协商机制
- APP免费
6.4 大数据时代网络突发事件的治理模式构建
- APP免费
6.4.1 治理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
- APP免费
6.4.2 治理机制从“孤立”走向“协同”
- APP免费
6.4.3 治理方法从“神坛”走向“网络”
- APP免费
作者简介
- APP免费
封底
更新时间:2023-10-27 19: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