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科技项目治理:理论与方法在线阅读
会员

政府投资科技项目治理:理论与方法

丁荣贵 孙华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自然科学总论11.3万字

更新时间:2018-12-28 18:16:49 最新章节:第9章 研究展望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项目治理理论是在项目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政府投资科技项目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现有的项目管理研究不能有效解决项目面临的核心问题与主要矛盾,因此本书提出将治理的内涵应用到该类项目中去,着力解决政府投资科技项目的多项目管理与多组织合作问题。本书试图从治理的角度、以统一过程的思维对政府投资科技项目建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过程治理模型,并运用各类定性、定量工具对治理过程中的方法加以演绎,以提升项目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增强项目的实施效率,降低项目运行的风险。
上架时间:2012-12-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丁荣贵 孙华等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凯文·凯利预测了未来数十年科技的12种趋势,包括创造大脑这一得寸进尺之举。不过,为了让人类创造的世界实现收益最大化,需要对这种全球体系产生的问题和代价保持敏感。作者详细讲述了值得我们学习的阿米什“早期使用者”和其他批判科技自我主义倾向的人所具有的智慧。凯利的新科技理论提供了三种实践经验:通过倾听科技的需求,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加出色地做好准备,迎接必将到来的科技;通过采用
    (美)凯文·凯利自然22.5万字
  • 会员
    《月球:一部未来史》展现了一幅引人入胜的月球肖像,探索人类与月球关系的历史与未来。月球是人类最近的邻居,也是古往今来许多浪漫想象和传奇故事的原动力,在冷战时期太空竞赛中它一度象征着国家地位,而今更是成为深空探索的中转站。本书的每一章都是关于月球的不同方面:它表面的神秘漩涡,它的形成,它对地球的影响,它的探索,它的未来,关于它的科幻小说如何塑造人类对月球乃至地球的看法,等等。奥利弗·莫顿有综合科学、
    (英)奥利弗·莫顿自然18.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科学发明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沿着时间的脉络,重温了人类科学发明的伟大历程,结合思维导图的编写方式,为读者讲述了科学发明的发展进程,主要包括:最初的发明(1399年以前)、欧洲文明兴起时期(1400—1779年)、蒸汽动力与工业革命时期(1780—1869年)、电力与现代世界发展时期(1870—1939年)、晶体管与信息时代(1940年以后)。人物小史与趣事中穿插的知识链接,有
    李玉军主编总论9.8万字
  • 会员
    《通俗天文学》:极简通俗天文百科全书;《物种起源》: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生物学巨著;《自然史》:给万事万物赋予有趣灵魂的畅销百年自然通识;《几何原本》:初中生都能读懂的数学史诗;《相对论》懂不懂相对论是物理学家的事,会不会用是自己的事,利用好的话,你可能就是下一个比尔·盖茨;《从一到无穷大》一本人类探索世界的科学史书,各领域的最佳入门书。
    (日)西蒙·纽康等总论112万字
  •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简史》是享誉全球的科学史学家肖恩·F.约翰斯顿的全新力作。约翰斯顿通过6个章节的内容,为我们描绘了科学的兴起、发展、冲突、兴盛直至黄金时代,揭示出只有读懂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让人类找到通向无限未来的进击之路。《人人都该懂的科学简史》不仅是一本人人可读的科学史通识读物,也是一部描绘科学发展动荡历程的电影,更是一部警醒我们树立正确科学观的启示录。《人人都该懂的古典音乐》是一本简单
    (英)肖恩·F.约翰斯顿 朱利安·约翰逊等总论200万字
  • 会员
    本书剖析了美国学业进步和评价科学素质测评设计系统,全面呈现美国学生科学素质评价结果,审慎分析美国科学教育的优势与不足。本书对科学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管理者、科学素质测评与培养领域的研究者、科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以及中小学教师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借鉴作用。
    李秀菊 李高峰总论16.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际地学计划IGCP653项目(题目: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的启动过程,2016-2020)2017年度国际会议(湖北宜昌)的论文摘要和短篇论文集。全书为英文。每篇论文限4个印刷页长(含图、参考文献)。IGCP653项目主要开展针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启动过程和触发机制的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活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是显生宙以来的一次重大生物辐射事件,该事件彻底改变了寒武纪初形成的海洋生物群落格局和
    张元动总论9.7万字
  • 会员
    《让事物"说话":后现象学与技术科学》是作者2004年访问北京大学时发表的有关后现象学和技术科学的系列讲座的演讲稿,是将美国的技术哲学这一全新领域介绍给国内读者的初次尝试。作者融合了现象学和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从一种“后现象学”的诠释学出发,来考察技术在知识生产中具有的建构性作用——它是如何使“物”或者物质性的东西“说话”的。
    唐·伊德总论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