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问题的哲学:人生的困惑及其破解理路的探索
更新时间:2018-12-18 14:48:08 最新章节:第15章 注释
书籍简介
人生在世,不得不面对由生活及周围世界引发的问题。本书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就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问题与人们思维的关系,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客观条件和方法论等从哲学层面进行了新的探索,目的在于为解除人生的困惑提供哲学的帮助。本书认为,问题观是一种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哲学是实践哲学、反思哲学、批判哲学;生活是问题之源,当代中国正处在问题的“多发期”,面临多领域、多方面、多层次的问题。本书不仅探讨了问题与时代、认识、评价的关系,而且还研究了问题与生活、文化、能力乃至人生等多方面的关系,努力在哲学层面上为人们提供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南和钥匙,强化问题意识,增进问题理性,达致问题自觉,从而提升人生的自由。
上架时间:2012-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田丰 成龙 冯立鳌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博大精深,要想真正运用于生活中更是难上加难。度阴山精选阳明心学21大核心思想,一天一课,用生动的案例和扎实的理论为你真正讲透如何“立志”,如何“致良知”……养成心学思维习惯。第一课立志,立志如种树,切忌急功近利,更要念念不忘,专注而不受干扰。第二课格物,格物就是首先要做对的事,才有可能把事做对;也只有把事做对,才对自身有利。第三课心即理,天下没有心外的理,也没有心外的事……翻开本书哲学15.8万字
- 会员《庄子》以其绮丽诡谲的文辞、夸张怪诞的寓言、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潇洒飘逸的人生态度受到人们的喜爱,百读不厌。本书作者力求用通俗易懂而又不乏文采的文字解读《庄子》,为广大读者呈现一部译注类之佳作。本书注释简明准确,译文通达晓畅,解析深入浅出,将一个个《庄子》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在感受《庄子》优美文风的同时,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哲学31.2万字
- 会员该书出版后,为胡适的学术地位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石。该书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近代一部系统地应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写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具有反封建的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哲学史发展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哲学18.8万字
- 会员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建立在明代儒佛道大融合的背景之下,其心学思想形成的全过程都借鉴与吸收了禅宗思想。本书在阳明心学与禅宗思想的基础上,梳理了阳明心学美学与禅宗美学思想,着重审美过程中的体验性与主体性;从心学与禅宗的关系、美学思想的异同,以及不同的历史归宿等方面,尝试厘清二者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探寻阳明心学与禅宗美学在审美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哲学21.6万字
- 会员《庄子》之“道”,“逍遥游”为“道”之境界,而“齐物论”则是得“道”之津梁。本书尝试从《庄子》文本本身出发,还原庄子时代背景。入乎其内,以“逍遥游”和“齐物论”为视角,发掘庄子思想的深刻性;出乎其外,以天地万物和宇宙人生为准绳,把握庄子思想的系统性。在内外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会通精神分析理论与语言哲学,揭示庄子思想轨物范世的本真意义,深度探讨庄子思想的文化内涵,发掘庄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哲学21.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王阳明是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曾国藩曾评价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几百年来,王阳明的思想影响了海内外无数人。《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子弟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彩图全解传习录(纯美典藏版)》上篇是王阳明中国哲学29.6万字
- 会员中庸,一个历经几千年大浪淘洗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核心,已成为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价值导向,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判断和行为态度。尽管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中庸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仍然随处可见,中国人的为人处事,行为选择都折射出中庸的影子。本书探究中庸在中国人现实生活和作中的影响作用,具体包括:现代中庸的内涵和测量、中庸与其他传统文化因素的对比、中庸对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中庸与领导力中国哲学9.4万字
- 会员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转换视角,以“康党”为切入点,借助大量翔实的资料,如维新运动重要参与者的文集、全集、日记等资料,当时的报刊如《知新报》《清议报》《湘报》《中外日报》《新闻报》《国闻报》等,系统梳理了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的流变、内涵及其后果,脱出了以往以“新旧”二元对立解读戊戌纷争的窠臼,较为全面立体地揭示戊戌政治与学术纷争的多元面相和真实内涵。中国哲学28.4万字
- 会员《周易》为六经之首,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易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学问,易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两汉的象数易学、魏晋的玄学易学、宋代的理学易学、明代的心学易学、清代的朴学易学以及近代的科学易学等等,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不同的易学家和易学派中国哲学31万字
- 会员原著《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作者中既有王侯将相、民间歌手,也有文人学者、底层劳动者。《尚书》也称《书》《书经》,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汇编。《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称《大戴礼记》,另一种是戴德之侄戴圣选编,称《小戴礼记》。《周易》也称《易》《易经》,《史记》称周文中国哲学13万字
- 会员《周易》为六经之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易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同的易学家和易学派别从各个角度对《周易》一书进行解说、诠释,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本书共收易学及相关论文20余篇,为易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了解易学研究前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哲学3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