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沉默与语言: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研究
更新时间:2019-08-16 18:35:45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文发掘梅洛-庞蒂变化、发展幅度很大的哲学思想的内在脉络和动力,认为从知觉世界到文化世界的过渡问题,使表达问题成为其哲学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从而为把他的哲学理解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提供一个思路。以此为基础,本文通过阐述他早期身体姿势表达理论、中期言语现象学和表达的文化现象学以及晚期存在论通过可逆性概念对经验自身表达问题的重新论述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梅洛-庞蒂的表达现象学。本文试图揭示梅洛-庞蒂表达现象学中蕴含但却未充分发展的那些思想要素,如从原初的表达现象出发,可以很好地说明思维与言语的关系及二者的同一性问题;从人类的视觉、触觉表达系统与言语表达系统的等价关系出发,为探讨聋哑人的思维和动物有无思维的问题找到一个着力点和指引的方向;言语表达是一个具有多方面综合功能的活生生的整体现象,对其做现象学的考察可突破意识哲学的樊篱,与先验哲学和实证主义相区隔。本文还试图将梅洛-庞蒂的表达现象学放入现代西方哲学语境中加以审视,认为它回应了整个现象学运动对原初经验的关注,同时应和着分析哲学对日常语言和言语行为理论的探讨,表明对言语表达的现象学分析可以克服将言语化简为语言,并单纯地对语言做结构和逻辑分析的不足。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3-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所选录的文章集中呈现出当前中国学界关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的学术热点、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这些文章选择了不同的视角、主题、内容,深化了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之间辩证关系的讨论,在哲学基础、学术脉络、现实批判、未来旨趣等维度相互关联、彼此支撑、互为补充,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中社会加速批判理论研究的整体状况和最新成果。哲学17.6万字
- 会员在我国,对地学哲学的思辨一般遵循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及其方法论角度,去探讨分析地学思维及其方法,或是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考察地学自然科学。本书融合了上述地学哲学及其研究的主要思路,精选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及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等专业自1998年以来的地学、哲学与社会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对地学科学思想、地学史及其渊源、地学科学哲学、地学科学方法论和地学与社会关系等,做了全哲学24.7万字
- 会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以及欧洲几个国家兴起了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左派运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早期科学左派的代表人物有贝尔纳、李约瑟、穆勒以及奥本海默等。其中,贝尔纳被公认为理论上的灵魂人物,他不仅系统批判了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制度,还提出对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张,与波兰尼等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后期科学左派运动则是更广泛社会运动的组成部分,以英国的激进科学运动哲学18.3万字
- 会员本书试图摆脱学界在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学科特征问题时所存在的“哲学一科学二分”的理论预设,立足当前学科发展的新特征(互涉、跨界、融合),从“学科互涉”这一视角出发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解读。这种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研究活动,进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特征问题作出现代性解读的尝试,不仅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能够引导大学生正哲学21.1万字
- 会员民族本是人文社会科学乃至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主题,不同学科的民族研究有必要相互参照。得益于国家近年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视,近年来兴起了一波多学科及跨学科的民族理论研究,哲学学科也积极参与,本文集即荟集了一批哲学学者有关民族与中华民族研究的论文,涉及文明论及其比较、现代性、民族性与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及其认同建构等多个论域,应有望拓展和深化民族理论研究。哲学39.4万字
- 会员追寻政治的“是其所是”既是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学的理论旨趣,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作者认为,一种好的政治通常被设计为:能够找到一种快速创造财富并合理分配财富的经济组织方式;能够创制一种令每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充分且公开表达其意志的制度安排;令每个人过一种整体性的好生活。而这一切均奠基于每一个人都拥有完整的道德人格之上。本书即是对这种政治构想的完整表述。哲学3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