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2015)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年鉴(2015)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历史地理31.6万字

更新时间:2020-02-21 18:03:35 最新章节:网络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书稿主要围绕学术界对“一带一路”“海丝”文化的研究展开,深入发掘和弘扬光大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提升人们对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海丝”文化的认知,并在大力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当下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也必将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3-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记叙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8个港口在历史中的形成与发展,也介绍了与港口相关的人物和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从3世纪30年代起广州黄埔港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泉州港作为东西洋国际贸易网的东方支撑点,曾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宁波港是中国著名国际贸易港之一;福州港堪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启泊地之一;扬州港凭借矗立大运河之畔的独特位置,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
    李一鸣主编历史12.8万字
  • 会员
    随着元代完成疆域空前广袤的大一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也迎来了一个人员、物资交往的高峰。本书以元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视角,对西域畏兀儿王国的王室亦都护家族、东迁内地的西域人家族、河西地区的元代文献与商品、元朝和安南的关系、元代中国与波斯湾地区及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关系等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由此推进对元代丝绸之路沿线史地的认识与考察。
    党宝海历史23.9万字
  • 会员
    吐谷浑是我国南北朝到隋唐初建立于西北黄河河源到洮水流域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之一,由于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置身于不同的地缘政治关系之中,从而交通格局始终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这不仅是其生存环境制约的结果,也是其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关系不断变化的结果。在十六国南北朝的特殊历史时期,吐谷浑虽然内部交通局促且集中,但其对外交通却是非常绵长广泛,这正是吐谷浑政权在河洮地区立足艰难的反映。特别是前秦、西秦、南凉、北魏等政
    朱悦梅 康维历史15万字
  • 会员
    《创意城市学刊》原名《杭州学刊》,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以及杭州市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的平台。改版后,学刊突出创意城市研究主题,致力于创意城市学学科建设,突破地域局限,集聚学术力量,为创意城市和创意文化建设做出积极努力。学刊主要设有特稿、创意经济研究、创意文化研究、创意社会研究、创意人才研究、创意城市研究、创意小镇研究、政务创新研究、治理创新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等栏目。
    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编历史19.2万字
  • 会员
    中国边疆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积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边疆研究经历了艰辛而又辉煌的演进历程,至今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诸学科中的一门显学。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学术研究史的视野回顾了70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前进的足迹,总结学科的成就和价值,展望学科发展的大势。全书分四篇、十八章。绪论两章,概述统一多民族中国与中国边疆,以及中国边疆研究的千年积累、百年探索;综论四章,从纵的方
    马大正历史62.4万字
  • 会员
    历史乡土地理研究,聚焦于历史时期区域地理之变迁,以县域为核心单位,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本书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即寒食节文化篇、政区与地名篇、聚落地理篇、灾害篇,分别从寒食节文化、政区沿革与地名特征、聚落构建与分布格局、历史时期灾害发生等多个方面对于介休地区历史地理之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其中,对于寒食节文化演变、城市灾害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诠释与解读,学术创新意义突出。
    安介生 李嘎 姜建国历史13.8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历史地理学的视阈,探究清朝对云南“掌土治民”深化的过程,通过对正式行政区划、沐氏勋庄、卫所系统、土司制度等不同土地人口管理体制变迁的梳理,揭示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体化演进态势。迄至清末,云南正式行政区划已经在除西南沿边半环地带土司区域以外的广阔地区建立起来,清朝在云南直接“掌土治民”的力量得到极大深化和拓展。“掌土治民”是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演进的基础,也是推动
    彭洪俊历史20.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运用历史、地理、考古等多学科的实证资料,以史前时期丝路源头为起点,到当代“一带一路”空间格局,论述了丝绸之路主要通道的形成、发展和贸易交往等内容。本书视野宽阔、时贯古今、学贯中西,是一部史实故事详实、笔锋生动、可读性强的学术著作。
    马曼丽 李丁历史32.6万字
  • 会员
    大同地处山西高原北部、大同盆地中心,因扼守晋、冀、蒙咽喉要道而有“北方锁钥”之称,自古以来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争夺要地。大同城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清代以前漫长的城市发展史一直在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政权交替统治下演进,具有鲜明的民族融合特征。大同城市发展历史是我国北部内陆边疆城市的典型,本书通过历史地理视角对大同城市变迁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其呈现以北魏平城“外城”为中心的城市
    赵淑清历史2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