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在线阅读
会员

2015年度宁波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集

王海娟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18.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2-21 18:13:38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2015年通过结题评审的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为基础,选编成书。这些优秀成果具有鲜明的宁波特色,内容丰富,方法科学,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实地反映了宁波贯彻落实可行发展观理论探索。
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海娟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作者运用R语言,分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涵盖了初级的描述性统计、简单的回归模型、中阶的广义线性回归、二值型回归、泊松回归模型、高阶的匹配模型、主成分分析、机器学习等内容。本书通过可复制的代码、模型原理解读和丰富的图表,展现了如何将R语言应用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
    谢颖编著社科1.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我国人文社科研究领域首部以学术关键词为对象的年度报告,书中系统整理了2021年度法学、文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学、哲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文化与旅游等11个学科的学术关键词,并对之后的学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判研。通过对以上学科关键词进行的整理分析,可以帮助人文社科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快速了解研究领域的热点,及时把握学术增长点与前沿方向,从而为研究机构和
    张宝明主编社科10.3万字
  • 会员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是社会史和经济史方面的集刊,汇集了相关领域的大量优秀成果。本书为2017年卷,分为“税收与财政”“经济与社会”“文化与社会”“学术评论与综述”四个专题,主要收录了茶税和杂税征收、万历清丈,水利建设、戏曲文化、官学系统等方面的20篇文章,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陈锋主编社科26.6万字
  • 会员
    本书分析和归纳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地位获得的组成、内涵、本质及特点,提出了“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因素”地位获得研究假设,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658名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地位获得数据,建立“专业技术地位、职业地位、社会经济地位”三个地位获得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和讨论,试图探讨技术、资本、权力、信仰之间的关系,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繁荣提出建议。
    曹渝社科29.2万字
  • 会员
    社会共识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心理基础。促进社会共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深入分析社会共识的形成过程和作用机制。本书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出发,通过对主体间共识理论、社会表征理论和复杂性理论的梳理,提出研究社会共识的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进行研究,探讨了社会共识的特点、影响社会共识形成的因素、社会共识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共识分析社会问题等。
    高文珺社科16.3万字
  • 会员
    2018年是《江海学刊》创刊60周年。《江海学刊》是国内创刊时间最为悠久的人文社科理论期刊之一,多次荣获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江苏十佳社科期刊称号,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201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学术期刊资助,2015年入选全国“百强报刊”,2017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18年再次入选全国“百强报刊”60年来,《江海学刊》以“办传世名刊,
    夏锦文 韩璞庚主编社科58.5万字
  • 会员
    本书来自在厦门大学校园举办的跨学科活动——“芙蓉湖畔对话”。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与高校师生切身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嘉宾均为厦门大学著名学者,包括多位中科院院士、全国各领域著名专家。对话中,观点交锋,认识碰撞,拓宽了师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一经推出,即受到师生欢迎,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目前已成为厦门大学的品牌项目。为记录对话内容,扩大对话影响,传播科学知识,主创团队将对话进行了整理,形成此书
    詹心丽主编社科12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俄罗斯著名学者巴赫金的诗学理论。他是20世纪俄罗斯诗学发展中最重要的人物,对俄罗斯诗学做出多方面的贡献,也可以说是集大成的人物。本书分别对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语言诗学、体裁诗学、小说诗学、历史诗学和文化诗学等做了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巴赫金诗学是一种整合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的整体诗学。作者对整体诗学的历史针对性、研究格局和方法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程正民社科33.1万字
  • 会员
    土地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手段,是人地关系演绎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农业文明时期的乡土单一结构到工业文明时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再到生态文明时期的多元共生结构的转变正是目前世界各国土地开发利用正在经历的实践进程。鉴于中国的土地开发已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未来土地利用空间重组将面临改善和提升土地整体产出质量的巨大挑战,其中草地资源的有效开发是实现预期目标的一大关键,这正是本书撰写的
    张雷等社科1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