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未来:热点、难点和增长点
更新时间:2019-11-21 18:24:47 最新章节: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扩大升级的政策建议
书籍简介
《中国经济的未来:热点、难点、增长点》是中国知名经济学家魏杰对中国经济热点和走势的观察,聚焦中国新经济周期(2012—2035年)中国经济的热点、难点、增长点。主要内容有:中国经济新周期的三大任务、中国经济进入全面调整期的3个基石、全球贸易与中国应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落实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中国改革开放的回望与再起航,以及对第三次全球化与中国开放新阶段政策的建议。魏杰教授精耕经济学研究与实践长达50年,在书中,作者剖析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思路及轨迹,阐述中国经济如何走来,把脉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前瞻未来经济的新机遇。这本书有助于帮助帮助各界人士发掘增长动力、提高商业决策的准确性、破解投资迷雾,同时增强理论性,是一堂系统的经济学案例课。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1-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魏杰
最新上架
- 会员本研究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以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沿着产品质量提升的出口增应——贸易利得效应——工资溢价效应的脉络,从微观层面考察了产品质量提升对企业出口规模、成本加成以及工资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首先从产品质量动态演变的量变质变规律着手,界定产品质量提升与产品质量升级的内涵,构建产品质量提升的测度指标和产品质量升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刻画中国工业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和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现状。其次,从理论经济11.4万字
- 会员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确立未来五年发展目标,推动改革与创新,不断实现预期的宏伟目标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本书系统介绍了“十五五”的痛点难点,规划理论、规划架构、规划前期研究及规划编制、具体案例、行动方案等。本共二十二章,各章节层次推进,相互衔接,前后呼应。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以模型和案例等方式,首次权威、系统地解读“十五五”规划编制模型与编制实践,预判了我国“十五五”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依据、程序、经济22.6万字
- 会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企业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国资监管体制得到系统性重塑,企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约30万字,由主报告和20家中央企业分报告构成,遥相呼应、点面结合,全面展示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情况。分报告从多个角度展示中央企业近十年的成绩和发展,聚焦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产经济22.4万字
- 会员以“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继续以总报告统领,各城市报告支撑,通过北京、天津、石家庄、承德、常州、扬州、杭州、宁波、南昌、抚州、青岛、武汉、广州、重庆、贵阳、拉萨、西安、西宁等18个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反映全国总体情况。关注各城市如何通过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活化乡村文化资源,将乡土文创融入农村农业生产活动中,推动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详细阐述这些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创新模式与特点,总结文化创意经济33.2万字
- 会员本书是蓝迪国际智库每年度的平台企业发展报告,该报告内容涵盖全球贸及中国发展态势分析、蓝迪平台整合优势资源赋能济发展的模式、蓝迪关注的行业与企业、蓝迪国际智库合作城市等。报告旨在帮助企业了解当前的商业环境和趋势,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基于蓝迪国际智库在服务模式方面深入的探索与创新,形成了以“政企两手抓双”、“打键堵点”、“挖掘+培育+”为主要特征的服务模式。并以高层咨询会、研究报告、企业服务为核心内容经济23.7万字
- 会员本书从时序和空间的视角出发,对全国各省份2000—2019年的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水平、农民福利进行测算与分析,并对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本文以金融资源论及福利经济理论为基石,以金融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为支撑,构建本研究分析框架;其次,本文基于静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全国各省份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与农民福利的耦合协调水平,归纳总结近经济12.9万字
- 会员本书着眼于实现北京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出发,分析了科技支撑北京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机制;分析了北京市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路径和保障措施;分析了“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目标下的农业科技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等等。针对北京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收集整理其他地区的科技支撑典型案例,总经济19万字
- 会员本书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从1978年开始,每五年作为一个跨度,从不同的视角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历史脉络,陈列了详尽的历史事件和数据,对改革工作做出了详尽的分析与客观的评价。希望通过本书,可以进一步地展现我们中国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直观地呈现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更好地推进未来的改革事业。本书不仅能引起参与改革的改革工作者的回忆与共鸣,同时也见了新中国成立经济13.4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