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柳吉忱诊籍纂论
更新时间:2019-12-26 13:14:44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柳吉忱,上世纪50年代胶东名医,从医几十载,课徒十数人。吉忱公精通经史,熟谙岐黄之学,兼通诸子百家。其于医学,深究博览,采精撷华,独探奥蕴,卓然自成一家。先生立法谨严,通权达变,常出有制之师,应无穷之变。本书系其子柳少逸先生对吉忱公生平所治验案若干进行整理、编纂、释义、发挥而成,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领域。本书医案简洁精当,释案鞭辟入里,可以作为中医药从业人员及广大中医药爱好者的参考用书。作者简介:柳少逸,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理事、山东中医药学会民间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中青年中医读书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心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烟台市中医药学会理事、莱阳市中医药研究协会理事长。先后在栖霞县人民医院、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心脑病、肿瘤、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结石、妇科囊肿及肌瘤、脑外伤后遗症、风湿类风湿、周围血管病、神志病、老年退行性疾病、小儿舞蹈病及小儿脑积水等疑难顽症;又熟谙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精研药物外治法,熔内治外治于一炉。
上架时间:2016-0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重剂起沉疴》首版在学术界影响较大,多次重印,第2版沿袭了第1版的篇章结构,删除了首版内容的部分冗余,并对每篇内容进行了增加和调整,新增大量药物应用经验,突出了本书的实用性。上篇为对经方本源剂量的探索以及对重剂起沉疴临床治疗策略的研究;中篇为应用重剂治疗疑难重症的临床实践;下篇为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的经验集萃;附篇新增“十八反十九畏”的研究内容。本书紧密围绕中药量效关系这一临床关键环节做了深入阐述,医学47万字
- 会员全书共分四卷,首先总述儿科疾病理论、诊法及小儿初生时的疾病,次按五脏叙述。在病理方面,多为发挥著者个人见解;处方用药亦多半为其家传秘方,每病并附有医案。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五十四年保婴堂本为底本,经过校勘而成。本书在全面总结汉唐以来的中医儿科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临证经验,对小儿生理病理特征、儿科病证的诊法、儿科五脏辨证论治体系加以完善和提高,丰富和充实了儿科学理论内涵和实践依据,为中医儿科医学8万字
- 会员本书阐述了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白兆芝教授疑难杂病的临床辨治思路,包括治疗疑难病从肝论治、从毒论治、从瘀论治、从痰论治、从升降论治、从标本论治的经验,对胃癌前病变、反流性食管炎、顽固性口疮、顽固性呃逆、溃疡性结肠炎、肠粘连、肠梗阻、顽固性头痛、麻木、癃闭等病证的治疗经验。每篇内容均附有临证的典型病例,其后在按语中对辨治思路、理论依据、处方用药的经验加以详细阐发,特别重视病机医学33.9万字
- 会员《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该书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本书以明·赵开美刻本为底本,全书共十卷,卷一为平脉、辨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卷七至卷医学9.7万字
- 会员该著作遵循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方法论述了肥胖病辩证分型以及治疗、并介绍了常用中药30味。具有实际的临床治疗参考性,同时还包含了中药机理和疾病的现代科学分析研究,用现代医学的语言与西医对话交流。跨学科的翻译团队:三位翻译均为法语专业硕士毕业,长期从事专业的中医法语教学翻译,曾参与编辑和翻译过多本中医类法文版图书,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翻译经验,同时将与中文版作者团队密切沟通协作,以期对原文的理解到位,尽可医学17.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