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经济的崛起
更新时间:2020-05-12 14:51:00 最新章节:10 结论
书籍简介
21世纪初,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发生了,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很多优秀的创意开始脱离实体形式,以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过去,车轮、陶器、蒸汽机都曾是杰出的创意,而现在最引人入目的价值的创意往往隐藏在软件研发、数据库集成、艺术创作、品牌建设,甚至业务流程的优化中。在美国、英国和瑞典,投资者对无形资产的投资规模也已经超过有形资产,比如市值逼近1000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其无形资产的价值就比实物资产多得多。可以说,一个无形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从高科技公司、制药公司到咖啡店和健身房,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无形资产所能创造价值也远远高于有形资产,如何把设计、软件融入一个品牌,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资产逐渐成为各类企业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在《无形经济的崛起》这本书中,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乔纳森·哈斯克尔和英国国家创新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斯蒂安·韦斯特莱克结合他们10年来在无形资产投资测度领域的研究,从无形经济的形式、特性、价值、影响等方面完整介绍了这一被很多人忽略的新经济趋势。
品牌:中信出版社
译者:谢欣
上架时间:2020-04-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乔纳森·哈斯克尔 斯蒂安·韦斯特莱克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把河南自贸区金融制度创新置于RCEP更广泛的框架下,分析了RCEP框架下价值链调整给河南区域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找出河南自贸区合理功能定位。在全面梳理和深入解读国家政策、其他自贸区制度建设经验、行业创新实践和业内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本着可复制、可推广的原则,对河南自贸区成立以来金融创新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对标RCEP新金融服务规则,提出河南自贸区需要大力拓展的新型金融业态和服务功能。经济12.9万字
- 会员探讨当前和未来的产业趋势、创新驱动力以及相关的理论框架,同时提供实践案例和验教训,为读者提供关于未来产业发展和创新生态构建的深入理解和指导。它突出了两个关键方面:一是研究未来产业,即那些具有潜力和前瞻性的行业和领域,以帮助读者洞察未来济和市场趋势;二是强调了理论赋能与实践启示,意味着不仅提供了相关理论框架和概念,还通过实践案例和验教训来指导读者如何应用这些理论于实际境中。因此,这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经济18.5万字
- 会员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概念内涵深刻,思想丰富,具有高度学理性,但由于提出时间不久,人民群众理解尚处于浅表层次。为了辅助大众准确、全面、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思想,我们经过充分酝酿讨论、经济12.3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作为政策执行转换研究的基础,透过分权视角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政策执行模式进行总结,通过三个社会政策的执行结果案例验证分析发现,在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在偏离与实现目标中通过政策转换不断靠近目标。因此,政策创新将是中国通过社会政策执行转换实现目标的主要方式。本书针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政策发展趋向、中国社会政策执行中呈现的新变化,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政策体系的发展历经济13.6万字
- 会员本书依托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19BGL141),在产业融合、条件趋同、技术效率、耦合等理论指导下,结合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从理论上阐释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提出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概念和评价模型,通过时空演化特征解析了两个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的现实,并借助空间溢出效应及驱动因素分析探究了两个产业融合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形成机经济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