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奇:云住青山水到渊(幽韵雅集·古诗词选)在线阅读
会员

山水奇:云住青山水到渊(幽韵雅集·古诗词选)

孟祥静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古诗词2.1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16 11:55:03 最新章节:◎白云泉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这套丛书一共十八本,从香、酒、琴、棋、剑、塵、月、竹、杖、花、石、雪、僧、美人、山水、书史、金石这十八个方面将古诗词集结成册。分类思路来自明代陆绍珩《小窗幽记》中的一句:“香令人幽,酒令人远,茶令人爽,琴令人寂,棋令人闲,剑令人侠,杖令人轻,麈令人雅,月令人清,竹令人冷,花令人韵,石令人隽,雪令人旷,僧令人淡,蒲团令人野,美人令人怜,山水令人奇,书史令人博,金石鼎彝令人古。”中国文人钟情于山水,山水也因有了文人的行吟题咏而更加壮美清灵。“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文人雅士吟咏的山水,以山水而礼赞自然、礼赞生命。本册精选近百首与“山水”相关的诗词,当你品读这些山水诗词之际,不难发现其中表达的正是中国文人的人格精神。
上架时间:2020-09-01 00:00:00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孟祥静编著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经典诗词中的经典名句为解读对象,徐徐展开。这些动人的名句,要么是因为内容的厚重,要么是因为形式的特别,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前者勾连起作者的经历、情感,往往是一生的沉浮起落、慷慨悲欢凝聚在一句诗中,这样的诗句解读,就是梳理作者的故事,本身就足够动人。而后者,则体现着天才诗人的艺术创造力,在艺术特色,表达技巧方面璀璨动人,这一类诗句的解读,可以扩大读者的知识面,提高对诗句的艺术鉴赏力。本书分为
    赵震文学9.5万字
  • 会员
    《唐诗二十讲》(原名《唐诗概论》)是苏雪林创新运用现代文艺理论来观察唐诗,研究唐诗史的力作,被学界称作“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本唐诗学专著”,也是我国第一本断代诗歌史。苏雪林打破历代学者惯用的文章学、考据学等传统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以文学史家的学术眼光与视野审视纷繁复杂的唐代作家作品,率先运用流派与风格等现代观念,突破前人视野,把唐诗的繁荣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考查,辨析、梳理出唐代诗歌承绪与流变的历史
    苏雪林文学8.7万字
  • 会员
    葛兆光先生以自己对于诗史的深刻洞察及对于唐诗的细致体验,从浩瀚的唐诗中精选78位诗人的282首诗。其中既有好诗名篇,也有在诗史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作品。小传中关于诗人风格的描述,前人品评之汇总与作者的的创见有机融合;注释广征博引,具体而微,有助于读者加深对诗意和技巧的理解与感受。作者善用比喻,语言通俗易懂,适合普通读者作为诗词入门读物。
    葛兆光文学20.7万字
  • 会员
    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元、明两代的式微和求索后,在清代华章重现,铸就了追步唐、宋的又一个诗歌创作高峰。文坛宗匠的高歌,寒士布衣的苦吟;易代之际的故国之思,身处末世的忧生之叹,这些都使清诗在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期大放异彩,独为局面。本书由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初版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清代诗歌研究专家为选篇注释,为广大读者了解欣赏清代诗歌提供了最佳门径。后经修订,更加完善。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文学24.9万字
  •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与诗学审美的源头,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气味的起点。本书为《诗经》做详解通释,先以阐明读诗基本方法的绪论为引领,再收录《诗经》全文,每首诗下又包含原文、诗旨、注音、词义、章句解说、旧注考辨、文学赏析等内容,注释详尽,可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用作阅读、学习与检索的参考书籍。《诗经》存世悠久,注释版本众多,前人讲解中多有分歧之处。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在2
    王静芝文学39.7万字
  •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与诗学审美的源头,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气味的起点。本书为《诗经》做详解通释,先以阐明读诗基本方法的绪论为引领,再收录《诗经》全文,每首诗下又包含原文、诗旨、注音、词义、章句解说、旧注考辨、文学赏析等内容,注释详尽,可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用作阅读、学习与检索的参考书籍。《诗经》存世悠久,注释版本众多,前人讲解中多有分歧之处。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在2
    王静芝文学17.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图说天下·典藏中国”中的一种。本书以清代蘅塘退士孙洙所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为底本。注释简洁明快,使读者可以迅速把握诗歌大意;赏析细致缜密,将诗歌的艺术魅力娓娓道来。本书图片精美,与诗歌意境相得益彰;装帧清雅,能让读者耳目一新。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读物。
    潜堂编著文学14.4万字
  • 会员
    本书利用原始文献资料,考察了元代同题集咏在多族群诗人之间精神建构的过程,深入分析了多元文化下同题集咏发生的原因、类型和对元诗风貌的影响,全面论述了同题集咏在元代诗学中的重要地位。
    李文胜文学36.3万字
  •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与诗学审美的源头,也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与气味的起点。本书为《诗经》做详解通释,先以阐明读诗基本方法的绪论为引领,再收录《诗经》全文,每首诗下又包含原文、诗旨、注音、词义、章句解说、旧注考辨、文学赏析等内容,注释详尽,可供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用作阅读、学习与检索的参考书籍。《诗经》存世悠久,注释版本众多,前人讲解中多有分歧之处。本书作者王静芝教授在2
    王静芝文学18.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体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楚辞》问世后,模仿者众多,代表性的有宋玉、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而研究者更是不计其数,代有大家,最后形成了一个研究学派——楚辞学。本书收录屈原(计8篇)和宋玉(计2篇)的作品。
    丁鲁 吴广平译古诗词6.4万字
  • 会员
    乐府学是与诗经学、楚辞学、词学、曲学并列的古代文学专门之学。《学府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国家一级学会“乐府学会”主办,研究对象远涉先秦,近及当代,囊括了中国本土各个区域以及日本、韩国等地的乐府歌诗艺术,研究领域涉及音乐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在乐府文献、礼乐制度、音乐形态、名家名作、乐府歌诗的制作与时代关系、海内外相关学术动态等方面都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 吴相洲主编古诗词18.2万字
  • 会员
    魏晋六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对后代诗坛影响很大。《汉魏六朝民俗与诗歌》就是一部对汉魏六朝民俗与诗歌进行解读的专著,主要研究汉魏六朝诗歌中所体现的民俗文化现象和各个类别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以及信仰风俗。作者吕华亮、王政、侯晓珊等从民俗文化视角出发,结合其他文献和典籍资料,采用综合观照的方法,力图复原汉魏六朝诗歌中的民俗形态及特点,探讨诗歌中民俗描写的美学价值与艺术作用,
    吕华亮 王政 侯晓珊古诗词37.3万字
  • 会员
    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选本众多,其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本书以《唐诗三百首》为基础,加以详细注释,并组织兰州大学著名唐诗研究专家林家英、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薛天纬等相关领域专家,为每一篇诗歌进行解析评论,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欣赏唐诗的上乘注析本。此次列入“名著课程化·整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注析古诗词20.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青少年学国学”系列丛书中的一部,全书选取唐诗中最具代表性和最经典的诗篇,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多重信息,以诗写人,以人说史,以史赏诗,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唐词的田野中,采撷唐朝精华,直抵每个人心中的唐诗梦。同时,对中国历代诗词、唐代作者生平、古典文化变迁的一个梳理、一个小结,在为青少读者带来审美的享受的同时,拓展青少读者在古诗方面的知识面,提升青少读者在古诗方面的修养,使读者在唐诗阅读和品
    李颜垒古诗词6.7万字
  • 会员
    晋宋以后,自然山水逐渐成为中国诗歌中的一种独立主题和重要元素。与《诗经》《楚辞》等早期作品中山水仅作为诗人表达情志的手段不同,谢灵运、鲍照等诗人开始持续正面描写山水。随着时代的推移与文化的积累,中国诗人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感受和表达也不断丰富,形成一株绮丽多彩的中国古典文学山水美感话语之树。关于自然风景的许多话语和观念都率先在诗中出现,而后方衍至绘画,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表达。
    萧驰古诗词30.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