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微文案:直播、短视频、朋友圈、海报文案写作指南
更新时间:2021-02-22 15:50:18 最新章节:后记 信息大时代,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声音
书籍简介
这是一本专门介绍如何撰写微文案,以发挥短视频、直播、海报等产品价值的工具书。本书作者是微文案领域的专家,专注于该行业已有5年,本书中所有内容都是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全书共分为6篇21章:趋势篇:主要介绍了微文案的出现背景,以及微文案的主要特点,重点是让读者对微文案有一个整体认识。基础篇:是对撰写好微文案,个人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包括积累素材的能力、微文案思维、提炼卖点的能力)的介绍,同时对不具备相关能力的人给出了训练方法。方法篇:主要从短、准、精、活、感这五个层面介绍微文案的具体撰写方法。实战篇:以不同类型的微文案为例,具体介绍各自微文案的落地方法。场景篇:详细介绍在朋友圈、社群、海报、短视频、直播这几大场景中微文案的落地方法。辅助篇:主要介绍在短视频、直播时代,微文案在呈现方面的具体技巧,比如颜色、字体、位置等等。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1-0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流年小筑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内容新颖,案例丰富,既适合作为本科院校及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适合对短视频感兴趣或有意从事短视频行业的新手、想通过短视频进行营销的企业和商家学习参考,还适合拥有一定短视频运营经验,想要进一步提高运营能力的短视频“达人”、短视频运营机构管理人员阅读。管理12.3万字
- 会员本书依据新媒体营销与运营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要求,系统地阐述了新媒体营销与运营的基本知识和核心技能。全书共有7个模块39项任务,主要包括新媒体营销与运营基本理论认知、新媒体营销与运营通识技能认知、新媒体营销方式应用、新媒体营销工具应用、新媒体内容运营、新媒体用户运营及新媒体直播电商运营等内容。本书不仅着力帮助读者全面系统地构建基础知识体系,而且还通过学习加油站、知识拓展、直通职场、素养课堂、赛场竞管理17.4万字
- 会员每一个销售人员都应该翻阅10遍、摘录100段的经典指南!销售就是一场心理博弈战,如果你想成功地卖出产品,必须读懂客户内心和了解客户需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顾客已经变得越来越聪明!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往往不是因为他聪明,而是因为他精通销售心理学!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其实每个人都是销售员。画家销售美感、政治家销售政见、作家销售故事、发明家销售发明、男人销售自己的才华和魄力、女人销售自管理9.5万字
- 会员本书作者从2016年起对KOL和爆款内容做专项研究,于2022年起采访KOL,从中发掘真实,找到真正丰沛的个体表达。被采访者从事的职业各异(有医生、教师、程序员、销售等),下班后选择的自媒体赛道各异(有美食、体育、宠物、情感等),涨粉、变现的背后不仅藏着她(他)们的天赋、技术、认知、执行力,还有她(他)们的长期主义。全书分为七章,包括账号起号、技术入门、网感训练、自我管理、副业规划、博主专访和案例管理7.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就整体方法论而言,本书依旧遵循“从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的基本准则,在基本数据,比如需求历史的基础上,制定基准预测;根据销售、市场等业务部门的职业判断,比如促销计划、新品上市计划,来调整基准预测,制定最终的预测。本书更加聚焦“从数据开始”,通过一系列案例,更详细地介绍预测模型,包括预测方法的择优、库存计划的优化、新品导入的计划等。特别要说明的是,本书不是一本预测方法论的书。本书会探讨常用的预测方法市场17.8万字
- 会员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侵袭到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手机、PAD等移动终端设备上网娱乐、学习甚至工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颠覆了商业模式、思维模式、娱乐模式,毫不夸张地说,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一切,而且这种改变不可逆转。移动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着各行各业,如何利用新的营销工具,如何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如何让产品在手机屏幕占据一席之地,如何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如何让广告宣传裂变式传市场10.6万字
- 会员人力资源“三支柱”的概念源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的实践。1997密歇根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戴维·尤里奇在《人力资源转型》一书中提出四角色模型,经IBM的实践探索形成今天广为传播的“三支柱”。如果人力资源按照COE(人力资源策略)、BP(战略性人力资源)、SSC(人力资源组织)的方式分工协作,就能化解人力资源与商业需求结合不紧密的问题,重塑人力资源价值。本书从三支柱的理论出发,介绍三市场13万字
- 会员本书为畅销经典《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版)》后推出又一突破之作2.0版本,再原版基础上进一步更新了大量修订、注释和案例。作为一名资深的阿里产品经理,作者讲述了过去几年的经历与体会,以及做产品过程中学到的思维方法与做事方式。本书从用户、需求、项目、团队、战略、修养这几个角度,向产品经理这个热门岗位的新加入群体,阐述了“我们为了什么”“在做什么事”“解决什么人的什么问题”“何时,和谁一起做”“需要什么市场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