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列仙全传
更新时间:2021-09-08 12:21:08 最新章节:历代笔记小说大观总目
书籍简介
《列仙全传》从编纂之初就是一部面向市场和民众的通俗读物。它在《列仙传》《续列仙传》《广列仙传》基础上收录了神仙581人,起自上古,迄于明弘治末年,是我国古代神仙传记中现存内容最丰富的一种。它的文笔简洁,细节生动,博采群书,对传说中的成仙者的生平事迹进行记载。《列仙全传》还有193幅插图,共绘制222位神仙,其线条劲健,气韵生动,结构关系准确,人物姿态活跃,属徽派版刻代表作,收入书中,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本书整理,以《中国古代版画丛刊》影印国图藏明初刻本为底本,校以现存多种明末清初翻刻本及和刻本,依本丛书体例,显著讹误径行改正,不另出校记。其中日本宽政间刻本新增淡海竺常一序,今亦据此补入。需要指出的是,中华上编版影印本对原书作了较大改动,将原来传记与画像穿插之顺序打乱,改为传记集中在每卷卷前,图像集中在卷末。后来的影印本或整理本多遵此体例,不仅容易造成误解,也不方便读者对照。今维持原书面貌,恢复其中传记与图像之顺序,便于读者图文共赏。
品牌:上海古籍
上架时间:2021-05-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古籍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明)王世贞辑 汪云鹏补 汤志波校点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具有开启智慧的作用。在孩子的成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听诵、读诵和诵行等方式,及时的从经典中吸取丰富的五德能量,培养高尚的道德品格,用道德的能量开启、保持心脑之间的慧性通道,成就具有道德心灵和智慧头脑的栋梁之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古籍18.3万字
- 会员《曾文正公全集》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作品全集,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清政府颁旨下諭,李翰章编撰,李鸿章校勘。此次采用的是经典版本——传忠书局刻本。同时为顺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全集均采用了简体横排的出版形式,装帧设计精美,可读宜藏。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号称清朝咸同“中兴名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是后人对曾国藩一生的总结性评价,古籍41.1万字
- 会员“中信国学大典”丛书,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丛书延聘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香港本地及海内外知名学者承担经典的选编和导读工作,确保丛书的学术价值。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大学》讲大学之道,虽远在先秦时代,但它的道理却有永恒而普遍的价值,值得现代人好好学习。它的教训可以用以下的话概括:“万丈高楼从古籍5.4万字
- 会员《曾文正公全集》为晚清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作品全集,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清政府颁旨下諭,李翰章编撰,李鸿章校勘。此次采用的是经典版本——传忠书局刻本。同时为顺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全集均采用了简体横排的出版形式,装帧设计精美,可读宜藏。曾国藩曾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号称清朝咸同“中兴名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是后人对曾国藩一生的总结性评价,古籍41.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国学小丛书-明清戏曲史》卢前著商务印书馆1924年卢前(1905年3月2日~1951年4月17日),原名正绅,字冀野,自号饮虹、小疏,江苏南京人。戏曲史研究专家、散曲作家、剧作家、诗人;词曲大师吴梅的高足。原南京通志馆馆长。卢前继承业师吴梅的衣钵,一生致力于戏曲史研究、诗词曲创作,成为曲学大家,著述丰富。主要剧作:《饮虹五种》、《楚凤烈》传奇十六出、《窥帘》或《女惆怅爨》、《孔雀女》国学普及读物66字
- 会员《国学小丛书-儒教与现代思潮》服部宇之吉著商务印书馆。服部宇之吉,日本教育家,哲学家。毕业于东京大学。历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东方文化学院院长。帝国学士院会员。服部宇之吉曾活跃在近代日本的学术界、教育界甚至政界。是日本宣扬孔子教最倾心、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儒教与现代思潮》注重探讨了中国儒教与现代之民主主义、功利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平和主义之区别。论证深刻、条理清晰,对当今的人们研究儒教文国学普及读物68字
- 会员《百科小丛书-诸子概论》陈柱商务《百科小丛书》之一名家论著,国学津梁,使读者置身于博大精微的古人智慧之中,获致心灵的文化滋养。《诸子概论》论述先秦诸子学说,以司马谈所论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法家、墨家六家为限。整理各家流派之起源、基本观念,详述各家代表人物的主要学说内容,并分析其在中国历史上经世致用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国学普及读物6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