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航空和航天
更新时间:2021-10-29 23:36:28 最新章节:延伸阅读
书籍简介
数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着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本书展现的正是人类如何将这个梦想变为现实的历程。航空和航天技术的首次突破发生在18世纪,当时法国的蒙格菲兄弟第一次让热气球飞了起来。随后出现了固定翼飞机和内燃机动力飞机。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航空和航天技术发展的脚步明显加快,喷气动力飞机以超声速飞行,强大的火箭使人类登陆月球,甚至在不远的未来,人类可能登陆更远的星球。精美的文字、易读的文风、丰富的信息图、珍贵的照片,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浩瀚的科学图书馆。小到小学生,大到高中生,这本书会伴随孩子们一同成长。
译者:李岩
上架时间:2021-10-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Brown Bear Books
最新上架
- 会员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月球的好奇与向往从未停息,古有嫦娥奔月传说,今有嫦娥探月卫星。本书系统地讲述了我国嫦娥探月卫星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科学知识。全书共分为5章,第1章回顾古人观月历史,介绍了月球的基本情况和探测月球的意义;第2章揭秘月球探测卫星的探测方式、组成、研制及任务过程;第3章放眼世界,介绍国外月球探测历程;第4章回顾我国探月工程任务的实施过程,详细讲述从嫦娥一号卫星到嫦娥五号探工业8万字
- 会员本书以各种航空模型的设计和放飞为主,包括手掷飞机、橡筋动力飞机、电动飞机、旋翼机和特种飞行器等模型,融合了各种飞机的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无线电遥控、气象等航空知识,有着完备的课程体系。全书共6章,以每一类模型为一章,详细讲解其原理、制作、放飞和竞赛,并将模型的飞行原理和调整原理融入各种实验和飞行的探究活动中,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旨在帮助学习者成为一个优秀的飞机设计者和飞行员,提高竞赛水平。关工业9.7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5章,系统深入地描述了空间站的发展历史。第1章回顾了国际空间站的发展,并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第2章概述了发射载人飞船阶段、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与发射空间实验室阶段、建造空间站阶段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研究,阐述了每个阶段的重要进展和取得的成果。第3章对中国空间站进行了详细解读,既有空间站构型,各舱段的主要功能、任务和指标,也有天地往返飞行器,包括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运载火工业6.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以多旋翼飞行器为载体,全方位系统地阐述了产品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其中,“市场之需”分析了细分市场发展的行业空间及趋势,以及当前发展受限的瓶颈;“科技之真”概述了多旋翼飞行器设计的总体技术、部件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文之善”论述了人文关怀与科技的结合在具体多旋翼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艺术之美”阐述了多旋翼飞行器关于造型美学、交互美学和色彩美学等设计内容;“商业之作”阐述了多旋翼飞行器进入市场发展服务于航/航天7.4万字
- 会员《战机模型改造技术指南》旨在为广大静态飞机模型爱好者提供改造方面的经验和技巧。重点介绍战机模型改造可能用到的部分工具、结构的建设、管线的添加和取舍、改造内容的选择以及周边配套内容的制作等。战机改造的环节相对比较枯燥,为了不让大家觉得无从下手或者一开始就希望把整个模型都大改一遍而造成烂尾,本书把改造过程分为初、中、高三个难度等级,每个等级介绍不同的改造内容和技巧。希望大家能从不同的难度中选择适合自己航/航天5.8万字
- 会员本书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在火箭和航天器技术发展为主线,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该所在探空火箭、长征1号运载火箭、返回式遥感卫星及其回收技术、神舟号载人飞船及其应急救生技术和回收着陆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史及取得的成就。本的出版,对于宣传我国火箭和航天器技术取得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增强“四个自信”,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中国航天技术和航天史的普及也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航/航天20.5万字
- 会员本书详细介绍了航天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空间站的结构、机械工作原理、动力系统、电子系统、通信与遥感系统等,使读者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工作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本书较详细介绍了美国的航天飞机和阿波罗飞船以及前苏联的空间站的结构和运行情况。本书适宜一般航天爱好者使用。航/航天11.6万字
- 会员本书共分6章,详细介绍了推弯成形技术与管材胀形技术及其专用装备,旨在解决航空难变形导管连接构件小弯曲半径管与三通管件制造中存在的难题。书中介绍的技术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轻了管路系统重量,同时还缩小了管路结构体积,在保证管路应有强度的基础上,提高了管路的抗冲击能力。本书可供塑性成形领域的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航/航天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