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偏见和标签决定你是谁(套装共五册)在线阅读
会员

别让偏见和标签决定你是谁(套装共五册)

(美)戈登·奥尔波特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114万字

更新时间:2022-09-09 17:06:41 最新章节:出版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偏见的本质》:本书深入洞察了人类经验复杂性的核心话题“偏见与歧视”,是人格心理学之父戈登·奥尔波特的里程碑式著作。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刻板印象:我们为何歧视与被歧视》:《刻板印象》揭露了一个事实: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偏见。斯蒂尔教授解释了在每个人生活中因身份认同感而产生的两难窘境,证明刻板印象和负面标签显著限制了人们的表现。本书深入剖析了身份认同感的形成因素和过程,展示了小小的标签如何发挥了强大的力量,最后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应对计划,帮助你摆脱刻板印象的陷阱,重塑自己的身份,充分且自由地发挥天赋。《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等级是刻意忽视也无法否认的现实存在,不仅体现在容貌、衣着、职业、住房、餐桌举止、休闲方式、谈吐上,也不仅仅是有多少钱或者能挣多少钱。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敏锐的观察、鞭辟入里的分析、机智幽默的文笔,将美国社会中的社会等级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三六九等人的品味作了细致入微的对比,引人发笑又富于启发性。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因此本书也可作为观察中国社会的一面明镜。《恶俗:或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本书延续了《格调》的毒舌写法,通过无情的揭露和入骨的批判,展现出现代文明社会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业欺诈时代最大的特点——恶俗,并剖析了恶俗的本质、根源和未来,尖锐刺耳又不失幽默有趣。虽然极尽嘲讽之能事,作者之意却不在于讽刺挖苦,而是希望借此唤醒大众、反省大众文化,本书因此称得上是一部警世诤言。《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反智”不仅仅是理智一时受到蒙蔽的现象,而是更多反映出长久以来不同群体出于各自利益诉求,对知识分子和智识呈现出的复杂心态。在本书中,霍夫施塔特按照不同领域对美国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反智”态度及其演变作了系统性梳理,依次讨论了福音派宗教运动、“专家”时代之前绅士阶层在美国政治领域的衰落、美国商人始终贯彻的实用主义理想,以及教育方面的变革。他的观察细致,研究扎实,叙述生动,重温此书,我们会看到隐藏在“民主”“平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美国价值观和美国政治实践之下的另外一种我们不太熟悉的美国历史和文化。
品牌:后浪出版
译者:凌晨等
上架时间:2022-09-01 00:00:00
出版社: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后浪出版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戈登·奥尔波特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旨在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四部主要代表作品里的消费主义。本书侧重运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异化理论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等进行研究,揭露并批判20世纪20年代真实的美国社会。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与其强烈的历史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世态,生动地再现了
    谭佳社科11.2万字
  • 会员
    过去,日本凡有狐狸栖居的地方,必然流传着许多“狐狸骗人”的故事。除了狐狸,偶尔也会出现狸猫、貉、黄鼠狼等戏弄人的逸话。然而以1965年为界,此类故事突然在全国上下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很多人会问:“人被狐狸骗的故事都是真的吗?”而我的回答是,这些故事是否属实并不重要,唯有探寻“人为何不再被狐狸骗了”,才能得知更多真相。日本人会被狐狸骗的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时的人拥有怎样的精神世界,又是如
    (日)内山节社科5.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史蒂文·塞德曼的著作,梳理了从社会学成立伊始至21世纪初期的社会学理论。在清晰明确地概括每个社会理论家、社会理论流派的学说之外,作者还结合写作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对各个理论进行了评述,将道德维度加入社会理论,将社会学的种种承诺、概念和知识相对化,试图以此将社会理论带入公共生活的讨论中,融入有关社会世界当下与未来面貌的持续对话和冲突之中。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
    (美)史蒂文·塞德曼社科31.8万字
  • 会员
    现代人即便有伴侣或家庭,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正在推动消费的增长,特别是在追星活动、美容、喜剧、昭和复古等方面。人们对新商品的兴趣减弱,二手商品的消费增加也是一种重要变化,二手商品使得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加强。作者经过大量调查分析,得出“消费行为的深层一直与孤独有关”的结论。本书包含日本消费社会的前沿趋势,是认识现在的日本和展望未来的日本的必读之书,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
    (日)三浦展社科8.7万字
  • 有些人口惹悬河,舌灿莲花,却只是表面热闹,成不了事;有些人虽然话少,却字字珠玑,句句在点,令人信服。所以不管口才好不好,掌握了技巧,都可以提升沟通效果,让个人的能量得到放大,让事情朝着自己的想法推进,拥有更舒适的人际关系,实现职场进阶。在《说到点上》这本书中,作者王专基于自己的长期培训实践和成长经验,总结出由“利益三角”“内容三角”“表达三角”构成的“会说三角”沟通模型,用幽默轻松的语言,将复杂的
    王专社科14.5万字
  • 会员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是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意在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全书着重阐述社会学兴起的背景、社会学的使命,探讨和分析经典社会学家的现代社会思想、社会发展的脉络、民族国家的特征、现代城市和家庭特征等重要内容。本书不仅在吉登斯本人的思想发展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推动20世纪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综合介绍了社会学领域内的社会理论和经验研究的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科10.3万字
  • 生育率的降低、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家庭结构的改变,让养老成为当下中国老年人和中年人必须应对的一大难题,一场“银发海啸”呼啸而来。这是一部针对中国养老机构的民族志调查报告。作者将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与照护理论相结合,从时间维度描述中国经历的养老形势变化,从空间维度展示不同形式的养老机构,分析当下养老困境,剖析老年人、家属及照护人员面对的衰老、死亡和照护难题。基于在云南昆明历时13个月的实地调查和采访,作者
    (美)葛玫社科10.5万字
  • 清华大学社会学家严飞,以“附近”作为研究框架,通过8个典型案例真实记录进城务工人群的生存现状,穿插以社会学学者的分析与反思,呈现出一幅“悬浮社会”的现实图景。书中的被访者小区保安阿微、菜场商贩红芹姐、水电工人小傅、家政阿姨小萍等人,都是生活在作者“附近”的普通人,也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身边的陌生人”的缩影。作者认为,关注身边的小世界,关注数量庞大但鲜有发声机会的进城务工人群,关注当下社
    严飞社科14.3万字
  • 会员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线城市中个人、社区、政府、企业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与此同时,住房保障、公共空间、社区营造、公私合作(PPP)等问题的讨论也愈发激烈。纽约作为全球闻名的国际都市,是城市发展的“超级试验场”,也有着种种可供参照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背后都有一个城市独特的发展模式。本书以一系列独立成章的短文组成,串联描绘出纽约种种独特或奇异的城市发展现象(比如公共空间的打
    罗雨翔社科2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