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鼓乐在线阅读
会员

绛州鼓乐

毛瑮 毛上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4.8万字

更新时间:2024-06-05 17:14:19 最新章节:二、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绛州鼓乐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据传绛州鼓乐源于先秦,盛于明清。绛州鼓乐素有“地动山摇”“闻声十里”之誉。演奏起来宏厚博大,气势磅礴恢宏,声韵铿锵,粗犷豪放而有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地方文化的喜爱也愈加深厚,绛州鼓乐逐步发展成为名城新绛的名片。本书用五章全面完善地诠释了绛州鼓乐,其中包括绛州鼓乐的历史地理属性、民间文学考证、艺术特点、绛州鼓乐的传承、社会影响等。
品牌:溪水文学
上架时间:2023-02-01 00:00:00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溪水文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毛瑮 毛上虎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襄垣炕围画涵盖传统重彩炕围画的全部结构和要素,2008年凭借其典型的全套型特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襄垣炕围画》从襄垣一地的文化生态入手,钩沉历史遗痕,讲述其独特的色彩、构架及制作工序,展现炕围画艺术的传承,以期解读影响襄垣一地乡村社会文化的密钥,进一步探索现代乡村建设背景下炕围画的未来发展之路。
    张翼非遗4.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传承人——郎志丽和她的父亲郎绍安——两代北京手艺人100余年的故事(从清末到现在)。本书在体例上与一般意义上的口述实录有所区别,内容来源由三部分组成:郎志丽、陈永昌夫妇的口述(笔者的采访)+郎绍安去世前的口述实录文字(郎家提供,子女和其他人的采访记录)+相关报刊书籍资料(笔者查找)。正文后附录5篇,包括《面人郎大事记》、《面人儿小春秋》(面人从古至今的缘起与发展
    郎志丽等口述 吴欣还撰写非遗20.1万字
  • 会员
    本书介绍了信息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回溯了信息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归纳了当代信息革命的影响;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情况、前沿技术及部分国家的战略规划;从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和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这3个层面,系统阐述了驾驭信息化发展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全书还介绍了在推进信息化工作中可资借鉴的做法与值得注意的问题。本书适合广大党员干部和互联网从业人员阅读,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信息化的了
    张传新 何扬非遗10.9万字
  • 会员
    “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系列教材”是一套适合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活动的辅导图书。该丛书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组织和指导下,由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实训基地——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编写而成,包括《校园舞蹈教学与编导》《少儿声乐》《儿童合唱与指挥》《创意儿童画》《四川非遗传统美术与技艺》《普通话与经典诵读》《乡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七册,为各地乡村学校少年宫从事文艺、德育、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非遗4.1万字
  • 会员
    起源于南美洲克丘亚地区的民间音乐《山鹰之歌》,曾被保罗·西蒙翻唱,收入他的专辑《忧愁河上的金桥》,为全世界所熟知;《山鹰之歌》也曾作为人类音乐的代表,被星际飞船“旅行者”号带入太空,传送给设想中的外星智慧。围绕它的版权之争纷繁复杂,被拍成了同名的纪录片,甚至引起了外交争端……在《制造非遗》中,民俗学学者哈夫斯泰因讲述了多个同样引人入胜的故事,它们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遗产保护有
    (冰)瓦尔迪马·哈夫斯泰因非遗14.8万字
  • 会员
    风筝是用线牵引,借助风力放飞在空中的一种人工制造的飞行物。风筝经历了上千年的不断演变,已经由早期单一的军事用途发展成为人们的娱乐玩具以及竞赛项目;由单纯的放飞功能发展成为集实用与欣赏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品,体现了独特的地域性和民俗性。风筝以它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民俗内涵、精湛的制作工艺、完美的艺术效果成为民间工艺中的一枝奇葩,是中国非遗宝库中的重要成员。作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不同流派的各式风
    任晓姝非遗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