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体系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02 10:18:29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结合区域公共产品融资理论、基础设施融资方法理论和开发性金融融资理论,在分析“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及融资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从国际援助融资、开发性金融融资和私人资本融资三个融资渠道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融资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采用相关数据和模型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结论显示国际援助在基础设施融资中的重点在于对较不发达国家基础设施的率先支持和对具有瓶颈作用的基础设施的精准支持,而不在于为基础设施提供大量资金;开发性金融的主要作用是动员其他资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发挥融资组织作用。同时从动态视角提出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融资体系,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项目选择、评估、孵化阶段)应该以国际援助融资为主,开发性金融为辅助;而在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国际援助资金和开发性金融资金应该适时撤出,以私人资本融资为主。在“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前期,基础设施融资应该以国际援助融资和开发性金融融资为主,而中后期应该以私人资本融资为主。
品牌:西南财大
上架时间:2024-08-01 00:00:00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西南财大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俊
- 会员《黄鹤楼童话故事——一个产生实效的讲好“中国城市故事”的创新模式》由多篇中德各界人士对《黄鹤楼童话故事》的分析、看法、感想组成,全方位介绍了该项目的具体运作模式、理念、成功经验以及社会反响,让读者对《黄鹤楼童话故事》这个项目有了全面的认识,并给寻求中外文化交流对话的政府、组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纪实文学7.6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则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要和优质医疗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均衡,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公平正义的严重制约。医疗服务的提供通常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约,因而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可及性问题突出。从地理的角度,运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医疗资源配置展开经济10.8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部分以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判断为主题、具有代表性的原创文献,反映了作者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基于少数民族地区济发展约束条件,对少数民族地区济发展问题的深层思考。作者提出的协调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争取民族教育与济发展的衔接、建立济发展对“生态源“的利益偿机制、推动西部边疆地区济双向发展等措施已在我国发展实践中得到验证,提出的双向开放、生态偿等构想已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经济18万字
- 会员“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创新论坛”系列书籍的出版,为培养学生掌握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以理论和方法创新为主题,普及和推广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兴趣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书遴选了11篇优秀经济学研究成果,研究主要聚焦“一带一路”、减税降费、中国制造业、产业扶贫、人工智能等相关热点经济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经济12.5万字
- 会员本书记录了一家传统的全球ATM龙头企业——广电运通是如何通过自我革新获得新生,顺应时代并勇敢拥抱人工智能大潮谋求发展的历程。广电运通面对质疑笃定、面对风险坦然、面对成就淡然,勇敢地向人工智能转型,厚积薄发,用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来赋能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成就行业新的高度并树立新的标杆。在这一过程中,广电运通一直恪守“专注”“专一”“专业”原则,因专注而专一,因专一而专业,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经济13.5万字
- 会员数字经济是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本书遵循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与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基于中国数字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促进农村数字金融有效普及、推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依据。具体地,在深入分析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历程及结构变化、数字金融的特征事实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经济16.1万字
- 会员这是一本为陷入货币之网的我们,揭开货币与资本神秘面纱的经济通俗读物。从金银到纸币,从货币时代到信贷时代,从大通胀到魔法货币,货币与资本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的周期,它们在经济萧条与繁荣之间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究竟怎样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为什么面对货币的谜题,无数经济学家对其如此着迷而又忧愁满腹?本书以新颖的方式讲述了与货币相关的故事,通过不同经济学派关于货币的认知探索了货币的本质。作经济8.7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发展和国际比较两个维度分析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演变路径和内在逻辑;第二部分基于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结合我国金融市场化与金融创新的背景,分析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微观作用机理并构建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的评估体系。第三部分创建能反映我国央行多工具组合特色的货币政策冲击,研究我国利率体系在金融市场传导的有效性;第四部分从银行的视角,考察央行政策利率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经济1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