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国际关系通识
更新时间:2025-03-27 18:43:59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本书展示了国际关系学科已取得的成就和最新研究成果,将理论与事实联系在一起,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和研究国际问题的多种视角。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邢悦 詹奕嘉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非洲农业的最新发展与内生动力”,从大陆内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外来援助、投资与商贸合作分析以及不同层面的创新实践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为“新兴市场国家对非农业南南合作”,主要讲述了巴西在安哥拉、莫桑比克和马拉维进行农业合作的不同情况;第三部分为“中国对非洲农业合作的新型实践”,中国对非农业合作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末完全不求经济回报的单纯援助,援建大型农场,到目前的援助、贸易政治23.9万字
- 会员当前中东正处于新旧秩序转换之中,其持续时间长短、前行方向皆是未定之数,而这一转换必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其实质是权力的调整与再分配。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美国、俄罗斯、欧盟、印度、日本等域外大国或组织以及土耳其、伊朗、沙特、以色列、埃及等域内大国,各自将扮演何种角色?作为新兴大国的中国将在新中东秩序构建中发挥何种作用,如何参与中东事务的解决?未来的新中东秩序又将是什么样的面貌?本书精辟分析了中东秩序政治20.9万字
- 会员中国倡导的文明交流互鉴基础是中华文明中的和合文化,超越了西方的“文明冲突论”等,既是中国作为世界性大国的道义担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客观需要。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更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是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实践,文明交流互鉴则是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人文基础与重要环节。政治11.9万字
- 会员本书从丝路地缘环境切入,对丝路绿洲地带、丝路草原地带、丝路海陆交会地带等三个不同区域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梳理丝路不同地带的商路或古道、驿站或古都等的地缘环境变迁的内涵、方式,分析丝路不同地带间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的规律、特征,以及廓清中国西部周边地区间在辟路交往、靠路发展、借路繁荣的文明成长中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经验与教训等,为建设中国西部周边地区“丝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历史依据与现实基础。政治14.8万字
- 会员宋代东亚秩序错综复杂且风云变幻,海上丝路空前繁荣并发生了深刻变革。该书探讨宋代东亚秩序和海上丝路的若干问题,讨论了宋朝对国际局势的判断与应对、对国内社会和少数民族的控制措施、宋代海上丝路新格局、福建和浙东地区海洋性地域特征的形成、海洋知识与海洋意识的新变,以及海洋贸易时代的确立等问题。该书对推动宋史和海上丝路的研究抓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政治24.1万字
- 会员德国与中东欧国家同属中欧地区,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德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千丝万缕,层层交错。冷战后,在全球化潮流的裹挟下,地缘因素变得十分活跃。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曲折,也使得欧盟的中东欧新成员对其邻国德国抱以更多外交和发展期许。本书不仅从历史、地缘和文化角度对“中欧”概念做了追溯和分析,而且深入探讨了冷战后德国与维谢格拉德四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波罗的海三国共九个中东欧国家的关系政治31.5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员为纪念学会成立40周年,以及纪念韩振华先生诞辰100周年的学术群体的论文结集。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外关系史学科建设与理论构建;韩振华先生的学术贡献;丝绸之路上的贸易、移民与文化交流诸问题;华侨华人问题与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外关系史其他领域研究等等。它对于促进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间的密切交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政治46.6万字
- 会员历史上黑龙江这条河从内河演变为界河,在中俄关系史中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见证着中俄关系的曲折变化。界河黑龙江曾是中俄(苏)两国利益碰撞的前线阵地,边界的属性明显,是双边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界河黑龙江在中俄(苏)关系中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为两国直接合作提供平台,随着边界问题的解决,黑龙江的河流属性得到重视,双边涉水合作不断扩大和提升,界河黑龙江逐渐成为双边关系中的积极因素。中俄关政治1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