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研究年度文选(2017)在线阅读
会员

运河研究年度文选(2017)

宫辉力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集29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07 18:29:09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其历史文化资源尤为重要。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有关运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研究视角和领域不断拓宽。本书对2017年大运河的相关研究进行摘选,分别从总论,河工与漕运,运河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运河城市,运河遗产与大运河文化带五部分进行整理和收录,从一个新的视角,呈现运河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宫辉力主编
主页
  • 会员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其历史文化资源尤为重要。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有关运河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重视,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研究视角和领域不断拓宽。本书对2018年大运河的相关研究进行摘选,分别从总论(运河学与运河文化)、河工与漕运、运河文学与民俗文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当代运河、世界运河六部分进行整理和收录,从一个新的视角,呈
    宫辉力主编社科总论34.3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北大文研院举办的“传承”系列讲述活动文稿的合集,来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26位北大学人,分享他们在不同时代与北大的缘分和故事。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编文学11.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青年学生的亲身经历和视角出发,以身边人、身边事作为切入点,其中不乏生动感人的事例。书中文章实践与思考结合,体现出青年学生向光荣的先行者学习、向崇高的信仰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陈宝剑主编文学13.3万字
  • 会员
    《范阳水响》是作者的一部文集,里面收入了辞、赋、序、跋、记、行等多种体裁的文章三十余篇。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与细腻的笔触,对范水流域的景致,以及发生在范水两畔的诸多文化现象,进行了由今及古、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探索。以不同的形式,多元的视角,鞭辟入里地阐释了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对古老传说、历史遗存、文章典籍、先哲足迹皆付以悉心。对人间冷暖、道德风尚、文化传承、自然景物皆倾情关
    童音文学2.8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多元并存的五四时代、两代人的合力、五四的阐释和传播史等六部分,收录了《为何不断与五四对话》《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危机时刻的阅读、思考与表述——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新文化”如何“运动”——关于“两代人的合力”》等文章。
    陈平原文学14.2万字
  • 会员
    《笔记小说精粹》是一部精心编选的古代笔记小说合集,汇聚了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最富想象力与趣味性的短篇故事。这些故事或记录奇闻异事,或描绘市井百态,或抒发人生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韵味。书中既有惊心动魄的志怪传奇,也有细腻入微的情感描绘,每一篇都是对人性、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洞察,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与智慧。
    李上卿编文学28.9万字
  • 会员
    《怡园艺话》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之一种,收录了作者郭怡孮有关回忆画家、记录写生、谈论画艺的37篇文章,书题取自作者画集的一篇自序。郭怡孮先生为著名画家郭味蕖之子,自幼受父母熏陶,耳濡目染,继承家学,擅长花鸟画。作品淳朴含蓄,富有生机。回忆画家部分,作者主要回忆了自己的父母师友,他们多为画家,对作者的绘画生涯有深刻的影响。记录写生部分,作者以游记的方式,主要记录了前往巴黎、琉球、非洲、漓江、
    郭怡孮文学22万字
  • 会员
    有两种民国扬州地方读物,知其名者甚多,经眼过目者却寥寥。一是《扬州续梦》,是洪为法在《申报》副刊《春秋》上开辟的专栏,连载于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八年间,未结集出版,其追忆扬州风土掌故,市井风情,一时脍炙人口,被誉为这一时期《春秋》副刊上最受欢迎的专栏。二是《闲话扬州》,于1934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曾引起一时争议,然其谈扬州的生活和风景,亦有可观之处。本书将两种合编为一册,以飨读者。
    王稼句编文学7.5万字
  • 会员
    作家范烟桥熟悉上海的城市精神和社会生活,曾为《夜上海》《花好月圆》等电影插曲填词,经周璇演唱后风靡一时,且传唱至今。本书分两辑,上辑《街头碎弦》,乃《机联会刊》专栏文章,凡二十五篇,反映了上海的街市营生和民生百态;下辑《海上游尘》,选自《万象》《新上海》等报刊,凡二十三篇,记述了上海的四季风情和日常琐碎。
    范烟桥著 王稼句整理文学5.2万字
  • 如今的时间危机并非加速。加速的时代早已过去。目前我们认为的加速,只是时间涣散的症状之一。今日的时间危机源于一种导致各类时间障碍和错误感知的时间紊乱。时间缺乏有序的节奏,陷入失调状态。这种紊乱让时间仿佛在飞驰。这种时间紊乱并非强制加速的结果,其首要原因是时间的原子化,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感觉时间的流逝比以往快得多。时间涣散导致人们不可能去经验何为持存。没什么能让时间驻足。生命不再被嵌入能创建持存的秩序体
    (德)韩炳哲文学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