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阅读视野下的文类、空间和文学史:弗兰克·莫莱蒂文论思想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远距离阅读视野下的文类、空间和文学史:弗兰克·莫莱蒂文论思想研究

高树博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1.8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4 20:38:14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意大利学者弗兰克·莫莱蒂从自然科学中汲取营养,试图弥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裂痕,从而为文学研究带来一股新鲜之气。具体而言,他将文学与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统计学、哲学等等学科的知识资源整合在一起,提出了“远距离阅读”理论。远距离阅读就是系统地运用图表、地图、树型去分析文学现象的方法—图表来自计量史学,地图源于地理学,树型属于进化论领域。基于该理论,莫莱蒂致力于思考文学形式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文类与空间的关系以及文学史的书写问题。他的致思构架带有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特色。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所收论文涉及韩愈诗文创作与理论再评价、韩愈思想与韩愈文化研究、韩愈诗文版本校勘与流传、韩愈的接受史与海外“韩学”研究、韩愈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其与地域文化及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等诸多方面,汇聚了包括张清华、阎琦、曾楚楠等“韩学”研究专家和胡阿祥、郝润华、杨国安、刘宁等“韩学”中坚以及丁恩全、丁俊丽、杜学林等“韩学”新锐在内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说,无论是从研究视野的开拓、研究方法的运用,还是从文献
    王德保主编文学31.3万字
  • 会员
    本书所说“史传”,是用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中所说的“史传”概念,指先秦至晋宋(即《文心雕龙》论述到)的史书,包括《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传与文学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一,史传本身就是文学。史传是文学,首先是一种观念的认同,也就是早期人们对史学与文学同类、同体关系的一种认知。同时,史传蕴含着文学的性质、特点和韵味。其二,史
    邓裕华文学24.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中国现代散文艺术的本体论、流变论和传媒论为论述框架,运用历史主义和现代传媒的理论与方法,在古今贯通、中西融合、对照考辨的视界中,从现代性艺术品格、体式结构、美学特质等方面,对中国现代散文艺术的特质、形成与建构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与阐释。本书在借助原始资料文献还原现代散文的历史建构的基础上,注重将现代传媒理论引入散文艺术研究,对现代传媒与现代散文艺术之间深隐复杂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时代、不同类型
    王金胜文学19.4万字
  • 会员
    值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黄金时机,我们渴望为晋东南文学研究增添新气象。晋东南地区的文学创作如同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样迅猛,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涌现出了报告文学家赵瑜先生、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葛水平女士等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他们用自己的才华书写着晋东南地区的风土人情、自己童年青年的记忆和对当下生活的体验,而且在当地始终有一批在本地享有盛名的作家,诸如郭俊民、刘潞生、索鹏祥、聂尔、宋
    赵栋栋等文学11.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经典文学最后一位伟大作家契诃夫的创作思想为例,结合对他与同时代经典文学另一位伟大的代表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比较研究,阐述俄国文学与俄国思想的内在关系。表明俄国文学本质所固有的人民性、伦理性、批判性和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使俄国人即使在国力衰退的背景下仍然保持着文化自信。通过对生活意义的反复追问,契诃夫为人类打开了从闭塞狭隘通向辽阔远方的道路。在契诃夫无情地加以呈现
    徐乐文学23.3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对不同词学理论批评专题建构与展开的勾勒分析,努力摒弃以“名家叙论”遮蔽或取代词学理论批评多向度衍展与具体流程的做法,注重考察“承纳”“衍化”“创新”“发展”等环节,并将它们有机地纳入到一个系统中,寻求古今文论之“通”,探讨传统词学之“变”,以期补充民国时期词学研究中的一个短板。
    胡建次 邱美琼文学38.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新世纪乡土文学为研究对象,对社会转型中的农民现代体验进行探讨,深入新世纪以来农民的情感世界与文化症候,提炼出怨羡、焦虑、浮躁、疾病四种宏观现代心理体验,分析农民土地意识、性观念、人际关系、宗教信仰和乡村社会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知识观念、消费观念等,呈现新世纪以来农民剧烈的文化心理冲突、人格嬗变和乡村秩序变革,视野宏阔。全书始终贯穿历史意识,坚持人的观念的理解和把握,注重文学内外部结合、宏观
    廖斌文学40万字
  • 会员
    作家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由本文走向经典的阶段性过程,其起点在本文的经典性,此经典性融涵传统、开创、典范等多层面含义。作品的经典化,是读者不断发现、揭示本文经典性及逐渐确立本文经典地位的过程。曹植融汇其前文学传统而独创,兼备众体,集其大成,而其文学经典化的首要途径是创作型读者的学习。经由两晋、宋齐文人的创作接受,曹作经典系列基本形成,《文选》编入、《诗品》《文心雕龙》的批评使其经典系列显化。与其文的经
    王津文学24.2万字
  • 会员
    本书选择从家族研究的视角进入,将金代文学家族的命运和成就放在金代社会生活变迁、民族文化融合与文化形态转型的过程中加以考察,阐明了由北方游牧文化与儒家农耕文化间彼此交流与互动所引发的家族文学地位的转变,汉人家族文学观念和文学风格的转变,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学世家为金代文学的整体格局的形成和文化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杨忠谦文学2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