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沙与世界:二十首现代诗的细读
更新时间:2025-04-24 20:02:18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对当代诗歌的中坚力量,如北岛、昌耀、于坚、韩东、臧棣、蓝蓝等十五位诗人的十五首诗作,以及卡瓦菲斯、豪格、谷川俊太郎等五位外国诗人的五首汉译诗作进行了详尽、细致的阅读分析。这些细读文字融鉴赏、解释、阐发为一体,结合作者自身的创作体会,可说是独出机杼。本书的写作时间超过十五个年头,由作者锱铢积累而成。一如书名所言,希望能够带领读者透过一粒“沙”看到一个“世界”,也期等能够带给读者更多阅读、欣赏的示范与启发。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宋宁刚
最新上架
- 会员《宋代湖湘诗人群体与地域文化形象研究》从诗人群体与地域文学的角度展开论述。对于诗人群的研究,重点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这种关系下进行的诗歌创作,将诗人置于具体的时空当中,考察其与周围的人及环境产生的联系,而非孤立地静态地描述诗人个体与作品。著作从地域文学的角度立论,探讨宋代湖湘文学的独有特色,上编通过隐士、僧人、学者、迁客等不同身份类型的诗人群体对湖湘的书写来展示宋人笔下的湖湘,下编从“潇湘八景”文学21.8万字
- 会员本书从纵向和横向上对象征主义展开深度研究。前四章历时性地梳理象征主义流派发生、演变、衰落的历史,描述象征主义在欧美的影响。后四章偏重共时性的、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探究象征主义的神秘主义、音乐美学、自由诗理论和文化背景。文学39.8万字
- 会员本书以颓废主义的诸多关键问题为依托,在话语建构、范式方法、理论视域等层面展开系统研究,指出其作为在工业革命后遽然加速的西方社会现代性历史进程的产物,既是对这一社会历史进程的反映,更是对社会巨变的反应;既是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艺术表现,更是对社会巨变的精神-心理补偿。文学28.2万字
- 会员本书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观点,分析了中西生态女性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态、发展特征、精神内涵及其内容和主张方面的不同。生态化特质首先表现在当代文学的“自然性”,自然被“返魅”、重新获得灵性,那种将自然视为资源与获利工具的观念受到了批判;物种间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从自然规律与保持自然节制等生态主义的核心信念也渗入当代文学中。其次是人的自然性/感性与社会性/理性的关系得到了重整。作者认为,生文学15.5万字
- 会员本书是杨义先生的论文集,包括杨义先生对部级干部讲的《重绘中国文学的历史地图》及关于《论语》、诸子、李杜、苏轼方面的新稿等,是对杨义先生一向主张的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理念的深入和发展。文学33.4万字
- 会员《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学科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学科主办,以组织、发表学科内各类学术评论(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或特藏文献等)为基本方式,致力于追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前沿状况、反思学术史经验、前瞻未来动向。本书是第二辑,分为特稿、专题:纪念孙楷第先生120周年诞辰、沧海遗珠、专题:《文选》研究新收获、特约访谈、会议纪要、资料文学22.5万字
- 会员本书是作者以新世纪以来的陕西诗人及其创作为对象,所写的诗歌论评文章的结集。其中既有对陕西诗歌过去60多年发展的综论,也有对陕西从“50后”到“90后”的几代诗人与诗作的专论。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在概述陕西诗歌近60多年发展的基础上,分论新世纪以来沈奇、阎安、周公度等代表诗人的诗歌创作;“下篇”在概述新世纪以降,陕西“80后”诗人诗歌创作概貌的基础上,分论秦客、子非、袁源等“80后”和“90文学13.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文艺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中国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些文艺论争对当时的政治走向的影响,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进入到思想文化领域的核心地带的状况,到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对推动意识形态转型的重大意义,再到新世纪头十年文艺学研究在当代社会文化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本书都作了认真的研究。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并不是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七十文学理论96.8万字
- 会员“中西文学文本理论范畴比较研究”,属于比较文学中的“理论比较”,文学理论中的“比较研究”。以“细读”为特点的文本分析包括语词分析、结构分析、语境分析三大步,本书从中西文学文本理论中提炼出涉及这三个方面的八组具有可比性的相关范畴,即:“细读”与“熟读”,“至言”、“不落言筌”与“朦胧”、“张力”、“悖论”、“反讽”、“本真的语言”,“隐喻”与“比兴”,“构架——肌质”与“形迹——神理”,“犯中求避”文学理论19.3万字
- 会员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格萨尔史诗》被称为当今世界仍被传唱的最后一部史诗,传播范围遍及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由当代研究格萨尔史诗的学者、作者共同完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牵头,集中了天津大学、南文学理论3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