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转型
- 云亮 赵龙刚 李馨迟等
- 11字
- 2025-02-17 13:21:53
2 产业互联网化大潮已至
2.1 “互联网+”时代来临
2.1.1 “互联网+”从何处来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则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5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对经济社会的创新提出了建议和看法。他呼吁,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马化腾表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他希望这种生态战略能够被国家采纳,成为国家战略。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表明“互联网+”这一概念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015年7月23日上午召开了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国际高峰论坛,论坛围绕“互联网+”推动产业创新变革展开。总的来说,“互联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需要有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模式的创新、人才的集成,通过技术的继承、产品的创新、平台的搭建、人才的合作,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一定要结合一些有特色的产业,还需要通过金融资本的顶层设计和资本驱动才有可能取得快速的成功,才有可能做得更扎实。
2.1.2 “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的内涵主要包括“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渠道+”、“互联网平台(生态)+”和“万物互联+”四个维度。
1.“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的第一个内涵是“互联网思维+”,传统企业融合“互联网+”的第一步是了解互联网,所以了解互联网思维是基础。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长期发展中,很多互联网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及数据,足以让他们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就可以看作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要求传统企业先了解互联网思维,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
典型的互联网思维有雷军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也有其他的诸如生态思维、平台思维、免费思维、跨界思维等互联网思维。正是这些内涵丰富的互联网思维,构成了种类繁多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就如餐饮企业的标准化流程,其特点是可以快速复制,但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的,当前更多的所谓“粉丝”“迭代”等互联网思维是建立在产品运营、商业营销及用户服务的基础上的,而并非商业模式的具体体现。
2.“互联网渠道+”
“互联网渠道+”是“互联网+”的第二层含义。随着Web 2.0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互联网展示企业信息与产品信息,并冲破地域概念,取消各级代理,不仅削减了所有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营销成本,而且扩大了受众面,真正做到了低成本与高效率。典型的案例是小米公司的网络直销。小米公司通过互联网砍掉了店面、代理,并以大约同等配置的国产机一半的价格销售手机,大获成功。小米公司网络直销模式成功之后,通过互联网销售手机,利用“互联网渠道+”已成为手机销售的标配。其他各类公司也纷纷开展“互联网渠道+”以拓展线下渠道,开展产品营销。
例如,腾讯课堂与QQ结合,并且通过具有大用户基数的QQ提供方便快捷的教育内容传播渠道,最大限度地将入驻腾讯课堂的教育机构快速地推广开来,如图2-1所示。在推出后短期内,腾讯课堂入驻的教育机构超过千家,课程数量在11个月内增长了9倍。另外,从2014年5月到2015年4月,直播用户增长率达到原来的12倍。

图2-1 腾讯课堂网页截图
3.“互联网平台(生态)+”
互联网平台是服务于卖家与买家的网站或者应用,平台本身并不从事买卖,而是通过收取服务费来营利。目前,互联网平台有很多,既有电商平台、物流平台、社交平台、广告平台等,也有垂直细分的美妆平台、生鲜平台、鞋类平台等。这些平台本质上均是电商,但又融合了社交、物流、营销等工具,形成一站式服务平台。传统企业既可以自己做电商、做“互联网+”,也可以做平台或者加入已有的平台,形成“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巨头已拥有体验良好的视频基础设施,并有充足的现金流来保证视频带宽的开销,也有技术能力保证多人同时在线视频授课的流畅。欢聚时代(YY)、阿里巴巴(淘宝)、腾讯、百度、网易等,纷纷欲以“客户端、移动端的流量+视频直播授课的技术支撑+支付体系”分得一杯羹,搭建视频平台授课模式。
4.“万物互联+”
“万物互联+”也可以称作“物联网+”。虽然现在到处都是智能硬件,到处都讲物联网,要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未来的“互联网+”形态。“互联网+”被提出来,正是因为将来会是万物互联的时代,从商业到物、到人、再到事,都被联接起来,这一形态将会催生更多的商业模式,也是“互联网+”的最终目标。因为在那个时代,商业及企业已经不分线上与线下,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大一统”的状态,也就不会再有所谓的企业转型之谈,“互联网+”也就完成了其使命。
物联网已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utorGroup向它的英语学习者提供了TutorGlass课程,该课程的教师会佩戴谷歌眼镜在室外活动,同时跟学生进行英语会话。微软物联网也在北京引入了联网教室。位于首尔的SmartStudy正在利用物联网实现一些更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儿童教育内容,它提供的物联网设备和玩具可以连接到移动内容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