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教育: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转型
- 云亮 赵龙刚 李馨迟等
- 1184字
- 2025-02-17 13:21:52
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传统教育产业下,如何帮助学生高效获取知识,最大化挖掘他们的潜力,让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是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责任。但受限于教育工具和模式,传统教育始终面临效率低下、针对性低等难题,培养智慧型人才的教育产业却并不智慧。
随着产业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互联网悄然向传统产业渗透,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推动了教育模式的转型,丰富的教育互联网化应用大大提高了知识传递的效率,更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强化了学习的效果。自此,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教育互联网化工作者的目标,是“互联网+教育”大生态圈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各方协力共进下,教育开始真正趋于智慧化。
有关产业趋势研究的书籍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有前瞻性,否则就失去了编写的意义。为了全面展示智慧教育产业的最前沿,本书全体作者在内容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内容布局上,全书第1章以简洁明了的文字阐释了智慧教育的内涵和全球智慧教育发展概况,使读者对智慧教育有初步认识。第2章分析了产业互联网对教育产业产生了哪些影响,从而为下文深入分析智慧教育最新技术、应用、实践等做好铺垫。随后的第3~6章则分别从新技术、新应用、代表企业的新实践等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产业互联网影响下,智慧教育所呈现的趋势与特点。最后一章结合国外专业机构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智慧教育产业特点,对未来的智慧教育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与判断,也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智慧教育中长期发展路径图,期望引领读者随着笔者的文字进一步思考与想象。
全书体现了以下特点: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了适应不同领域读者的阅读需要,本书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替代晦涩难懂的技术用语,站在用户的角度利用实际体验和感知说明新一代智慧教育的特点。
社会意义与商业意义并重。教育本身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智慧教育服务商需要有利益才有创新和发展的驱动力。因此,本书在分析智慧教育带来效率、效果提升的同时,分析了智慧教育的商业模式及其利弊、前景。
热点与难点相结合。本书旨在客观分析智慧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不会歌功颂德或者报喜不报忧。例如在第3章中,分别对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与智慧教育相结合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说明,在第5章和第6章代表企业实践中,客观展示各服务商的智慧产品和服务体系,在第7章展望智慧教育未来时,也对智慧教育面临的来自资源、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挑战进行了明确提示。
本书是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教育产品线各位作者通力合作的成果,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各位编辑在编写的组织和内容优化上,为本书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学识和时间的限制,书中一定会有不少瑕疵,甚至错误,衷心希望得到专家、读者的批评指正。
作者
2015年9月于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