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
- 孙璐
- 1387字
- 2025-04-03 18:51:50
第二节 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界定
1.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的贫困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王思铁,2014)。简单而言,精准扶贫就是瞄准每一个贫困人口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扶贫,即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相应就多。
精准扶贫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将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它是精准扶贫的前提,识别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为识别标准,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二是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实行精准帮扶。三是对扶贫对象以及扶贫绩效实施精准管理,一方面通过贫困户信息网络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跟踪监测扶贫举措与实施效果,实现扶贫对象的有效进出;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扶贫资金信息的披露制度和扶贫项目、对象的公示公告制度,确保财政扶贫资金能够正规使用。四是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成效的精准考核,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并建立精准扶贫考核机制。
2.扶贫项目
扶贫即扶持贫困,是以减少贫困为阶段目标、以消除贫困为最终目标的行为过程。我国的扶贫主要是指通过扶贫政策、扶贫计划和项目的实施,帮助贫困人口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培养自我脱贫和发展能力,并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尤其是在农村扶贫开发中,应用较为广泛。基于此,扶贫项目可以理解为“以减贫为目的能使贫困人口从贫困循环陷阱中摆脱出来的项目。它是一项集中使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针对贫困对象,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一定制度和程序进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陈杰,2007)。并且需要明确的是,本书所研究的扶贫项目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的项目,一般包括专项扶贫项目和综合扶贫开发项目。
专项扶贫项目,主要是指目前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由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在贫困地区采用单一的扶贫干预措施的活动。目前我国农村专项扶贫主要有整村推进、以工代赈、金融扶贫、产业开发、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异地搬迁等。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则是指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多行业协同,采用多种干预措施,在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吃、穿、住、行各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以区域总体发展带动局部稳定脱贫的扶贫活动。
3.扶贫瞄准
学者们对扶贫瞄准的解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其理解为一种政策或机制概念,即为有效实施扶贫计划,采取的确定扶贫区域和扶贫人口的政策或机制;二是指扶贫资源在扶贫区域、扶贫人口和扶贫项目上的分配。许源源等(2008)认为要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看扶贫瞄准,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扶贫瞄准是一个持续过程,包括选择、投入、管理和评估等多个环节,动态性的扶贫瞄准关注的是“如何瞄准”的问题;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扶贫瞄准是一种结果,围绕“是否瞄准”问题。他认为“扶贫瞄准是农村扶贫工作中,为选择和确定需要扶持的对象而进行的资金和资源投放的过程”。一次完整的扶贫瞄准过程是扶贫瞄准主体、扶贫瞄准对象、扶贫瞄准资金和资源以及扶贫瞄准环境等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书认为以上对扶贫瞄准的理解是较为合理的,符合当前精准扶贫政策的思想,对于扶贫开发瞄准实践的解读是较为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