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屈 Qū

姓为中国第180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7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55%。约38.7%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南3省(其中陕西省最多,约占40%),24.7%分布于四川、湖北、河北、山东4省(《中国四百大姓》,2013)。望出临海郡、河南郡、淮阳郡。

屈姓有渤海堂、丹阳堂、惇叙堂、敦睦堂、河南堂、淮阳堂、临海堂、汨罗堂、彭城堂、三闾堂、香草堂、新丰堂、肇锡堂、忠义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前340?—前278?)官三闾大夫,投汨罗江亡,屈氏家族以“三闾”“汨罗”为家族堂号;屈原作《离骚》,有“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之句,意为:“皇上根据我初生时的气度,通过卦辞赐给我嘉美的的大名。”屈氏家族或以“肇锡”为堂号。

屈氏家族为了缅怀屈原的忠贞义烈的爱国气节,或以“忠义”为堂号。

说到屈姓,人们自然会想到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远祖是楚武王时的“莫敖”(官名)屈瑕。东汉学者王逸在他的《离骚章句》一书中最早提出屈瑕为楚武王熊通之子的说法。唐代张九龄(678—740)根据王逸的说法提出了:“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所谓莫敖屈瑕是也。后因氏。”的说法。其后,唐元和中林宝的《元和姓纂》,北宋邵思的《姓解》、郑樵(1104—1162)的《通志·氏族略》、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以及明代董说(1620—1686)的《七国考》,清代张澍的《姓氏寻源》《姓氏辨误》等都采用了类似的说法。但是,《左传》等先秦经典文献中并没有屈瑕乃楚武王之子的说法,一般称之为“屈瑕”“楚屈瑕”或“莫敖”,并没有“王子瑕”或“公子瑕”之称。在《左传》中,屈瑕称武王为“王”,武王的夫人邓曼对武王讲话时提到屈瑕时称其官名“莫敖”,看不出他们的“父子”和“母子”关系。楚武王四十二年(前699)年,屈瑕率军征伐罗子国,大败,自缢于荒谷(《左传·桓公十三年》),也不像王子的身份。所以,王逸的说法一直遭到质疑。杜预(222—284)注《左传》就不采王逸之说。近代学者、诗人闻一多(1899—1946)先生认为屈氏的远祖是伯庸(《离骚解诂》)。1980年,赵逵夫(1942— )先生发表了《屈氏先世与句亶王熊伯庸—兼论三闾大夫的职掌》一文(载《文史》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1980),赞同屈氏源于伯庸之后说,认为伯庸就是楚武王7世祖熊渠长子句亶王熊伯庸。伯庸初封句亶王,其后子孙封屈侯,以“屈”或“屈侯”为氏;或者以“屈侯”为氏,后又改屈氏。根据赵逵夫先生的考证,屈国,就是麇国。“屈”本读jué,“麇(jūn)”“屈(jué)”乃一音之转。屈国的都城锡穴就在今陕西白河县东南。屈瑕可能为楚武王的族子(远房侄),句亶王熊伯庸的8世孙。屈瑕生屈边,屈边生屈朱,屈朱生屈荡,屈荡生屈到,屈到生屈建(子木),屈建生屈生。屈原可能是屈建裔孙。屈、景、昭三氏,为楚之强宗。汉初,迁豪族于关中(今陕西渭河流域),故今陕西多屈姓。

屈姓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即出春秋晋献公子夷吾(?—前637)之后。夷吾居于屈邑(在今山西吉县东北),以邑为氏。此说并无根据。夷吾,后继献公为晋侯,即晋惠公。在历史文献中,我们没有见到晋代或后来的韩、赵、魏3国有屈氏的记载。

《吕氏春秋》有夏王启伐屈骜,《淮南子》商纣王时有屈商拘文王于羑里。夏商时人名通常不冠姓氏,屈骜与屈商未必姓屈氏。

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也有屈姓,例如:

库莫奚族(奚族)屈突氏,本居今河北省围场满族自治县一带松林地。公元343年,为慕容皝所掳,徙居昌黎徒何(今辽宁锦州市)。公元395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伐后燕,后燕博陵令屈突遵归魏,拜中书令。其孙屈突垣(389—443),随孝文帝迁洛阳,太和十九年(495)改屈姓。垣子屈庆尚,黄门侍郎,北魏末徙关中,西魏大统十五年(549)复改屈突氏。庆尚子屈突长卿,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邛州刺史。长卿子屈突通(557—628),唐左光禄大夫,子孙融入汉族,复改屈姓。

屈男氏,羌姓,后省为屈氏。今陕西一部分屈姓即出古羌人之后。

有人以屈突氏、屈男氏为鲜卑族姓氏,是错误的。

还有人说西辽可汗屈出律(?—1218)的子孙,在元明时改了屈姓。屈出律,乃蛮人,答禄乃曼氏。公元1211年夺取西辽帝直鲁古位。1218年被蒙古军擒杀。屈出律有一子,名敞温;其子抄思(1205—1248),别号答禄子,幼归成吉思汗,以功授万户,子孙取汉名者以答禄为姓。抄思生别的因,别的因生不花、答禄文奎、答禄延寿。延寿生答禄守恭,其子答禄与权,元亡仕明,官翰林修撰,子孙居河南登封。这些在文献中都有明文记载。某些姓氏学者,不去认真地查考核实,而是单凭臆测,胡编乱造,将屈出律子孙改屈姓写进书中,谬说流传,致使许多不明就里的读者信以为真,真是贻害不浅。

现代一些少数民族也有屈姓,例如:山西凤翔县陈村镇紫荆村蒙古族屈姓,元太宗第四子、凤翔府达鲁花赤哈失之后。彝族屈姓,本属曲足家支(氏族)。满族屈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屈佳氏、八旗汉军屈氏。傈僳族屈姓,本姓蘖饶时氏,即雀氏族。裕固族屈姓,本汉族,后融入裕固族。回族、壮族、苗族、侗族、羌族、锡伯族、阿昌族、毛南族等民族也有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