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从来都不曾间断,自古以来,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总结了很多安全生产的经验,《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告诫人们平时要预判危险,居安思危,做到有备无患。东汉荀悦也曾说到防患于未然,“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明确提出,安全问题防重于治。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对高校实验室安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高校防微杜渐,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把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阶段。在此背景下,云南大学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编写《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基础》系列教材,包括化学类、物理与材料类、信息类和生物类等,本书即为该系列教材中的化学篇。

高等学校化学实验室是化学及相关学科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的摇篮,是化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基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开办化学专业的高等学校越来越多,绝大多数的理工类高校都开设化学及相关专业,很多学校也拥有独立的化学楼,化学学科蓬勃发展。然而,最近社会上对化学的偏见也大量出现和产生,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部分企业违规使用各种化学添加剂,加上自媒体的发展也导致了各种谣言散布,增加了民众对化学的抵触,某食品企业的广告中更是提出“不学化学”,以此宣扬拒绝化学添加;第二,近年来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更加妖魔化了化学这个专业,致使高等学校化学专业的报考人数在近几年呈现下降趋势。要改变这些偏见,一方面需要化学知识的有效普及,另一方面需要对高校化学实验室进行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最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

诚然,高校实验室人员流动大、探索性实验多、仪器设备多、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但只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化学实验室也可以是非常安全的。防患于未然需要什么?首先是安全意识,我从事化学相关工作60余年,见过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数十起,绝大部分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疏忽大意所致,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必定能把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其次是安全操作技能,部分事故的发生是源于实验人员操作技术欠缺,不能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或者违规操控设备,致使人员受伤或者设备损坏。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教育和培训必不可少,《高等学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基础》正是一本涵盖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技能教育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该书在出版之前已连续两年作为内部教材用于云南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安全培训和安全准入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非常高兴看到本书出版,希望这本书能对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起到一些作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众人合力,百花齐放,才能真正提高化学实验室安全,促进化学学科健康发展。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景

2.17年10月22日于云南大学东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