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高校化学实验室人员基本要求

高校化学实验室不仅是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也是化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进入高校化学实验室的人员并不都是熟练的实验人员,比如很多大学新生在之前的中学教育中并未接触较多的化学实验,高校化学实验室才是他们化学实验学习之路的开端。因此,为了保证实验安全,对即将进入化学实验室的人员都应进行安全培训,他们应该熟悉一般的安全知识,掌握安全规范操作,具体来说需要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1)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

据调查,几乎绝大部分的安全事故均由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疏忽大意造成,本章开头所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女研究助理遇到的事故即是由于麻痹大意,未穿实验服所致。2005年1月,四川某高校博士研究生在夜间进行实验时,仪器设置错误,导致设备夜间起火,实验室整个被烧毁,这个事故的根源是该学生忽视了设备设置的细节,操作失误。2017年某大学化学实验室火灾,是由于插有天平、旋转蒸发仪和烘箱的插座开关没有关闭导致短路起火,共烧毁5间实验室,这些被烧毁的实验室内还存有废液,导致火灾发生时伴随小型爆炸,气味蔓延较广。经过数十名消防官兵、20多台消防车近两小时奋战,大火才被基本扑灭,但之后现场又发生复燃,消防再次出动才完全扑灭。这次事故中,夜间不关闭插座电源,不注意平时的电路检查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废液不及时清理、不单独存放也是本次事故损失较大、影响较广的原因,这些问题都表明该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因此,安全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牢记人身安全第一

安全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发生安全事故还会危及其他实验人员,使国家财产遭受损失,影响工作正常进行。但是所有实验人员应该牢记,在实验室中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一旦发生事故,难以控制或危险度较高时,应当首先保证人员安全。人员伤亡会带给家人长期的伤痛,而且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让“我不要化学”这样的社会偏见更加凸显,也让所在高校承担极其重大的安全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3)了解一般的应急救护措施

了解实验室中容易发生的各种人身伤害相关的简单急救知识,遇到问题不要惊慌,要立即向指导老师报告。在老师不能及时到位时,要学会简单的应急处理方法。比如酸腐蚀灼伤需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弱碱液清洗;如果碱液溅入眼内,应立即用硼酸溶液清洗,再用洗眼器放大量水冲洗。实验中各种情况都有可能遇到,实验指导教师更应该具备多种应急处理能力和基本急救知识。

(4)掌握一些实验室废弃物的基本处理方法

化学实验室肯定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液和废弃物,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处理方法,不仅要保持实验室不受影响,还要保证周边环境不受污染。很多实验废弃物是不能随意排放的,必须经过一定的前处理才可排放或者做进一步处理。2017年,某高校实验室,研究生在倾倒废弃试剂时将极少量硫酸倒入废液桶,由于短时间放热导致废液桶起火,幸亏多名师生奋力扑救才未产生更大灾害。所以实验人员了解废弃物的处理方法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