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化学实验
- 柳玉英 王平 张道鹏
- 1253字
- 2025-04-16 21:17:25
实验5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甲醛法测定铵态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熟练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实验原理】
硫酸铵是常用的氮肥之一,是强酸弱碱盐,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氮含量。但由于的酸性太弱(Ka=5.6×10-10),不能直接用NaOH标准溶液准确滴定,生产上和实验室中广泛采用甲醛法进行测定。将甲醛与一定量的铵盐作用,生成相当量的酸(H+)和质子化的六亚甲基四胺盐(Ka=7.1×10-6),反应如下:
生成的H+和质子化的六亚甲基四胺盐,均可被NaOH标准溶液准确滴定(弱酸被强化)。
(CH2)6N4H++3H++4NaOH(CH2)6N4+4Na++4H2O
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由反应可知,N与NaOH的化学计量比为1∶1。根据下式可以计算铵盐中氮(MN=14.01g·mol-1)的含量:
该方法操作简单、迅速,但必须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否则结果易偏低。
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简写为KHP,MKHP=204.2g·mol-1)为基准试剂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cNaOH,用酚酞作指示剂。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仪器试剂】
1.仪器
电子天平(精度0.0001g),锥形瓶(250mL),碱式滴定管(50mL),容量瓶(250mL),移液管(25mL)。
2.试剂
NaOH(固体,分析纯),KHP(固体,分析纯),酚酞指示剂(2g·L-1,乙醇溶液),甲基红指示剂(2g·L-1,乙醇溶液),甲醛溶液(40%,分析纯),(NH4)2SO4试样。
【实验步骤】
1. 0.1mol·L-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配制 参见实验2。
(2)标定 用电子天平以差减法平行称量KHP三份,每份0.5g左右,分别置于三只250mL锥形瓶中,加约50mL蒸馏水溶解,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浅粉红色并在30s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三次,记录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计算NaOH溶液的浓度和相对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在0.2%以内为合格,否则需重新标定。
2.甲醛溶液的处理
甲醛中常含有微量的酸,应事先用NaOH进行中和。方法如下:取原装甲醛的上层清液于烧杯中,用水稀释一倍,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1 NaOH溶液中和至甲醛溶液呈微红色。
3.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1.6~1.8g的(NH4)2SO4试样于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移取25.00mL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稀释至约50mL,加1~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0.1mol·L-1 NaOH标准溶液中和至溶液呈黄色,以除去试样中的游离酸。加入10mL已中和的(1+1)甲醛溶液,再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充分摇匀,放置1min。用0.1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橙红色并持续30s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平行测定三次。根据三次滴定结果,计算试样中氮的含量。
【注意事项】
1. KHP使用前需在100~125℃干燥1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2.甲醛中含有的微量酸,是由甲醛受空气氧化所致,应除去,否则产生正误差。
3.由于溶液中已经有甲基红,再用酚酞指示剂,就存在两种变色不同的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时,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黄色(pH≈6.2),再转变为微橙红色(pH≈8.2)。终点为甲基红的黄色和酚酞微红色的混合色。
【数据记录】
【思考题】
1. NH4NO3、NH4Cl和NH4HCO3中的含氮量能否用甲醛法测定?
2.为什么中和甲醛中的游离酸使用酚酞作指示剂,而中和(NH4)2SO4试样中的游离酸却使用甲基红作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