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互设计的用户研究践行之路
- 陈抒
- 6924字
- 2021-03-30 21:59:44
1.2 交互设计师现状
交互设计师一职,在国内兴起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是转变却非常快。10年前正值互联网扩张阶段,交互设计是个刚被市场细分出来的新职能。而10年后,交互设计师的很多职能被产品经理或者视觉设计师慢慢分化,以至于大家对交互设计师一职,一度产生了争议。
一种现象是职位非常细分。以大型和成熟型互联网企业为主,产品设计的流程大致是:
(1)产品经理确定产品功能与主要流程;
(2)交互设计师以界面交互设计为主;
(3)视觉设计师则对界面的美观度、吸引力负责;
(4)用户研究专员则在项目前期做设计前调研(用户行为习惯的数据分析与调查,用户主观态度的访谈与研究等),在项目后期则需要进行对设计的验证和下次迭代的设计前研究。
交互设计师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是连接产品与用户的桥梁。在了解用户行为、习惯偏好等信息后,结合产品的功能,以用户的视角来设计产品的展现方式与操作流程,从而达到用户觉得好用,甚至爱用的目的。那么,为了达到以用户体验为目的的设计,设计师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用户研究理论,并且理解用户。
另一种现象是职位不细分。在一些中小型企业,并没有严格区分交互设计师、产品经理或用户研究专员,而产生了一个新兴的岗位,通常称之为产品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有需求分析、输出线框图,甚至做些简单的用户研究等。因为产品设计师的职能跨度非常大,故他不仅需要了解产品,懂得交互,更要掌握一定的用户研究知识。
下面,让我们来全面了解一下交互设计师这个职能:
- 交互设计师是做什么的?
- 交互设计师的核心职能是什么?
- 随着市场的变化,交互设计师会遇到怎样的挑战?
1.2.1 交互设计师是做什么的?
我曾经跟别人解释过我的工作,但是通常不太容易被理解,所谓隔行如隔山。后来,一次装修的经历,让我意识到装修这件事就好比完成一个设计项目。
以装修为例,用室内设计师的工作范畴来类比交互设计的工作范畴,如表1-1所示。
表1-1

如果把装修工程比作一个项目,按装修行业来划分,可以分为整装与局部装修。而互联网按项目类型,可以分为0-1和1-N的项目。0-1的项目好比整装工程,1-N的项目好比局部装修。
整装大多为毛坯房或旧翻新(所有空间、房间的全部翻新)等大型工程。这类装修往往更需要考虑预算、整体方案、设计风格及设计细节。一个0-1的新兴项目好比整装,交互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一样需要从整体到局部去考虑设计的方方面面。
局部装修以全屋粉刷、更换地板等非结构性的改造工程为主。这类装修如果需要设计师参与的话,首先需要考虑一些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设计上的优化与改良。一个1-N的项目就好比局部装修,交互设计师在这类项目中需要考虑项目的局限与限制。
不论大小项目,如果没有交互设计师的参与,那么需求方就需要直接与开发工程师沟通,这种情况通常也能够完成项目。但是,当用户真正使用产品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发生费力、体验不佳等问题,例如:
- “我想要找特价信息,但是发现没有明显的特价标识或者特价模块,需要我逐个阅读来判断哪些是特价商品,非常不直观。”
- “找不到相关的功能或者入口,看似内容很多,但是却有些混乱。”
- “为什么这个信息需要我反复填写呢?前面不是已经填写过了吗?”
- “我以为某个功能是用来解决问题A的,而实际使用下来发现不仅无法解决问题A,还导致了问题B。”
上述情况只反映了一部分体验上的问题,而交互设计师的职责便是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以下几个装修案例,让我们来看下设计师是如何通过解决用户使用上的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的。
案例一:设计方案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
这是一个关于梳妆台灯光改造的项目。为了节省桌面空间,项目需求是要在吊柜下方安装一个筒灯提供照明,如图1-14所示。

图1-14
设计师给的专业建议是:筒灯肯定可以做,但是需要在梳妆台上方的柜子里隔一层板,用于安装筒灯和为筒灯布线,但这样将会影响柜子的储藏空间。于是,想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既可以不占用柜子的空间,也可以达到照明的需求,即在镜子上方安装一条隐形灯带,如图1-15所示。

图1-15
这个案例从室内设计师的角度来说,既需要考虑家具的功能设计,同时还要结合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以灯带代替筒灯的方式,显然对空间利用率来说是更优的解决方案。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使用场景的合理性,并给出专业可行的建议。
同样,交互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可以提升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顺畅感,如:
(1)考虑用户的操作浏览习惯,优化信息的展示与排布方式;
(2)梳理信息的层级,以凸显重要信息,弱化次要信息,使界面更美观易用;
(3)区分用户的使用场景,并针对不同场景考虑解决方案;
(4)熟悉各种交互控件,挑选最合适的控件来有效降低操作难度。
案例二:设计方案需要考虑落地性与可行性。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装修问题。我需要把电视背景墙与阳台门融为一个整体,因此考虑将阳台门做成“隐形”。这样,当阳台门关上之后,整个墙面会比较整体和美观。背景墙与阳台门的位置如图1-16所示。

图1-16
事情看着挺简单,于是我买了墙纸并预约了专业贴墙纸的师傅上门施工。但是师傅告诉我,这个工程的难度就在于这扇阳台门,因为漆面的门过于光滑,无法用普通的胶水贴墙纸,很容易造成翘脚和气泡。于是,这项简单的工程不得不以换门作为代价来继续完成。原本以为买个墙纸就能解决的事情,最终成本远远超出了预期。假如一开始有一位室内设计师参与的话,可能就会更早地提醒我项目的成本风险,或者提供一个更经济的方案。
因此,设计师可以提前与客户沟通设计方案,规避风险。其实,交互设计师除了需要对方案的可行性负责以外,还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
(1)用户操作界面的逻辑合理性;
(2)梳理页面的框架结构,页面与页面之间的跳转关系;
(3)不同设备的操作习惯,不同设备操作的差异性;
(4)考虑各种异常的状态,提供实时的操作反馈,提供某些限制来避免用户出错。
案例三:缺乏整体规划,变更和延误是家常便饭。
这是我的一位朋友装修时的亲身经历。由于考虑到房间的采光提升和空间扩大,朋友将飘窗外拓了,并改成了落地窗。从室内装修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问题,与施工队沟通后,工程也顺利完成了,整个房间看起来明亮、宽敞了不少。等到硬装施工结束后,开始安装各类家电了,空调安装师傅上门后,发现原本可以挂外机的飘窗外墙被业主改成了落地窗,然而也没有预留其他可以安装的位置。所以,如需安装空调必须更改内机的位置。此时,可安装内机的位置却没有预留空调插座,真是尴尬。但事已至此,朋友为了美观,只能重新开槽布线,重新粉刷内壁。误了工期不说,还多了一笔预算外的开销。如果这位朋友一开始就请一位拥有综合专业能力的设计师,也许可以避免这个尴尬。
因此,交互设计师也同样需要具备综合的能力。首先不单单是交互设计的专业技能,对于前端、视觉、用户研究等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的话,将会更具实力。其次,对于大型项目,全局的掌控能力也相当重要,例如:
(1)在项目初期,需要充分了解需求与目标,以便给出整体的、合理的、可行的设计方案;
(2)及早提出设计方案,可以更精准地预估工期、统一团队目标,并且能够有效地减少浪费和节约成本;
(3)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思考能力,结合过往经验与专业思维方法,从宏观和微观都能很好地把握各种用户体验。
依我所见,不管是室内设计师,还是交互设计师,两者的具体工作内容都可以整理如表1-2所示。
表1-2

1.2.2 交互设计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了解了交互设计师是做什么的之后,我们再看其核心价值就容易多了。交互设计师为什么要在设计过程中做表1-2中的这些事情呢?我们一个个来阐述。
1.设计沟通
交互设计师的最终产出物是界面线框图,也就是将产品功能转化为用户可操作的界面。而有经验的设计师一定不会在接到需求的第一刻就开始着手设计,而是会经历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了解项目的背景、目标、定位、用户群体、现有数据(如果这个项目以优化为主)等信息;
第二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快速确定一个设计方向,例如通过分析过往的数据、做一些用户调研等方式来产出一份研究报告,以最快的速度得到需求方的认同。这非常有利于项目在实施阶段的效率及质量提升;
第三步,有了一定的目标方向,再开始构思具体的解决方案(线框图)。
增加了上述第一、二步的思考和探索过程,其实好处多多:
1)建立信任感
一旦建立起了信任感,双方的沟通会变得更顺畅,交互设计师给到的建议也容易被接纳。拥有更多话语权的方法,源于你的专业性。
2)一开始就明确方向和目标,可以提升团队的整体效率
有效把控设计的基调和实现方式,让项目组在一开始就达成共识,可以避免因可行性的问题而导致的重大修改风险。
3)奠定产出优质设计的基础
设计是否优质最终取决于用户的使用感受。搞清楚用户是谁、理解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和目标、知道用户习惯在什么场景使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以怎样的形态(App、网页、H5、自媒体、公众号等)展现都是需要注意的。交互设计的五要素(6)与你的设计质量息息相关。以方法论结合适当的用户研究,明确项目的设计指标,才能提出更好的设计策略,并为产品带来切实的利益。
2.梳理页面关系与架构
当明确了目标之后,就可以开始梳理页面关系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绘制sitemap。如图1-17所示,是某会员手册的页面关系图。
交互设计师需要梳理整个网站的框架以及信息架构,它是用户体验设计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其好处有:
1)梳理主功能导航的结构
通常一级页面就是我们在网站首页看到的网站导航,而如果需要展示二级导航的话,可以在页面关系图中,以二级页面为参考对象进行梳理。

图1-17
2)梳理页面的关联关系,确保每个功能链接都有可以承载的页面
通常我们在设计页面的时候,需要展示很多功能按钮或者文字链接,那么这些跳转关系,就需要在梳理页面环节的时候提前考虑到,这样可以避免遗漏页面,以及提前规划好逻辑跳转关系。
3)梳理用户在界面的复杂操作流程
有了页面关系图,并不等于就有了用户操作的流程,因为用户在一个页面可能有多个操作。但是有了页面关系图,可以帮助交互设计师更清晰地梳理出用户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流程(包括跳页和不跳页)。因此,页面关系图和用户操作流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4)提供框架结构的延展性
当我们要增加新功能的时候,可以参照原先网站的页面关系图,按功能的相似程度和重要程度来判断新功能的页面层级。整个网站只要以统一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页面的跳转关系就会井然有序。
3.界面布局与展示设计
在落实到具体页面设计的时候,设计师还需要考虑页面的结构布局。怎么理解布局呢?简单来说,就是以模块化的方式思考哪些信息应该聚类,以分组的形式在页面上进行有序展示。例如,商品详情页是所有商品都要套用的页面,但是每个页面因为商品属性以及状态的不同会有所区别,例如有货和无货、套装和单件、有优惠和无优惠等。所以在设计之初,对页面内容进行分组,并且定义每个模块的大体位置,这对页面布局的合理性和信息阅读的便利性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在考虑信息模块化的时候,掌握以下原则,就可以把页面布局做得比较合理化:
(1)相似相近原则;
(2)关联信息就近排列原则;
(3)区分信息层级,突出重要信息,弱化次要信息。
以上方法比较容易掌握。但是除了内容信息需要整理以外,还须考虑页面的类型,如图1-18所示,页面类型主要分为分流类、功能类和列表类三种。

图1-18
不同类型的页面在考虑布局的时候需要注重以下原则。
1)分流类(首页、landing page等)
页面布局常用于引流用户,更加注重页面的整体性、模块化和平衡性,强调品牌形象与用户需求。
2)功能类(流程页面、功能提交页面等)
页面布局更加强调主流程的顺利完成,不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所以更加注重聚焦和合理的留白。
3)列表类(产品列表、搜索列表等)
页面布局多用于展示产品或订单,依靠产品本身或附属操作等吸引用户的视线,具有随机性,所以对用户视线流和平衡性要求不是很高。
4.平衡业务与用户需求
这其实更是UED部门的核心价值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业务需求如果不以用户的思维方式呈现,就容易形成用户使用上的代沟。设计师是做什么的呢?设计师就是要将设计有效地传达给用户,换言之,设计师的使命就是减少甚至消除业务与用户之间的代沟。
平衡这个词说易行难,我们可以这样做:
(1)首先还是要了解用户是谁。例如他们的性格如何,年龄如何,收入如何。通过了解用户是谁,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方向的确定。
(2)了解了用户之后,设计师可以告知业务方我们的用户类型,而业务方就会告诉设计师可以为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或产品。业务诉求明确后,在接下来的设计中,就可以带着两个问题去进行下一步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及“用户为什么要用这个”。这两个问题,指导着设计师的工作不偏离方向。设计师也会为了平衡业务和用户之间的差异点,做出努力。
(3)当业务与用户诉求无法平衡时,我们应该告知业务方。例如用户会对哪些部分产生反感,或者推给用户的是他不想要或者不需要的信息等。让业务部门进行评估,尽量减少业务与用户之间的代沟。
5.细节设计
当页面基本形态和内容确定后,设计师还需要补充一些细节的设计,例如反馈、限制、状态等。这些信息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无时无刻都会感知到的内容,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很多时候设计是否细腻,是否有高品质,在这些细节处就会见分晓。
举几个例子:
(1)操作类反馈,指的是界面元素在用户进行点击、鼠标悬浮、鼠标移入、鼠标移出、移动端手势等操作时,元素的反馈变化;
(2)状态类反馈,指的是产品在运行时需要用户等待的反馈或系统出错时的反馈,让用户明白当前的状况;
(3)限制,是指有一些操作会容易让用户产生错误,为了尽量避免犯错,可以增加一些限制,让用户无法进行错误的操作。但是要注意,一些容易让用户产生误解的操作,需要向用户解释清楚限制的原因。
1.2.3 随着市场的变化,交互设计师会遇到怎样的挑战?
在如今这个时代,工作的分工达到了细分的极限。产品经理、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用户研究、相互瓜葛也相对独立地存在于互联网职业分工中。
经常能听到产品经理说自己是设计师出身,也经常听到产品经理抱怨某个设计,更有甚者在PRD(product requirment document,产品需求文档)中直接画出低保真原型图。交互设计作为一个夹在产品经理和视觉设计中间的相对新兴的职业显得非常有危机感。
那么作为交互设计师,如何在这职业的缝隙中生存,如何更好地体现出自身的重要性和专业度呢?
很多人认为产品经理就是出PRD,交互设计就是画线框图,视觉就是填个颜色,做个样式,用户研究就做做调研问卷,问问用户问题。但如果真的这么简单又何必大费周章地设立这么多不同的职位呢?
事实上产品经理担负着从沟通规划到上线调整等一系列职责,相对来说更重视功能本身,以及功能带来的收益等,平衡开发、功能、业务和设计从而达到产品效果最大化。而交互设计则是从大功能的整体性出发,考虑用户的体验和使用感受,同时也可以创造一些酷炫的交互效果。
对于专业交互设计师来说,通过长时间观察数据和用户研究,会形成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够很好地指导交互设计师完成出色的产品规划和设计。而一些高阶的交互设计师,不仅能考虑到这些,还能指导、教育用户更好地使用产品或者功能。因此,我认为产品经理是在做内部的沟通和教育,而交互设计师则是在做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和教育。
无论如何,交互设计师如果要在这危机四伏的互联网行业求生存,还是必须多看多想多听:多看各行各业的交互设计,多思考自己能为产品功能做些什么,多听听用户的声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近年来,交互设计的职能开始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敏感的设计师,可以从一些互联网企业的招聘需求中看出端倪,如图1-19所示。

图1-19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司对于交互设计师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交互设计层面了,甚至要求其具备基本的用户研究技能。这个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针对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交互设计师与用户研究团队(以下简称UER)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
(1)设计师或产品经理提出要研究的需求;
(2)UER根据需求确定研究的方法;
(3)设计师或产品经理配合UER一同参与用户研究;
(4)UER在研究后形成一份综合研究报告;
(5)设计师根据研究报告来对产品做出调整的方案;
(6)设计师与UER一同检测研究结果与用户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交互设计师与用户研究员需要紧密沟通,同时交互设计师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用户研究知识,与相关人员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制订研究计划,才能让报告更具有落地性和实用性。
而一些小型公司可能根本不会有用户研究团队,为了节约成本,就希望招到的人才具备综合性的技能。例如,既能做设计,又有一定的用户研究经验。交互设计师很有可能会主导并完成用户研究的简单工作。
久而久之,随着市场与职位的发展,用户研究便与交互设计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综上所述,交互设计师本身的工作就会涉及与用户研究团队的协作,因此用户研究技能也慢慢开始变成了一种常规技能。尤其当设计师身处于没有用户研究团队的项目时,这个技能更能发挥作用。
从多年的设计经验来看,想要带着用户的视角考虑产品的结构、用户的流程、界面的展示等问题,真正本着以提高用户体验为目标进行设计,是需要具备用户研究思维的。并且这个技能对提高设计的质量和品质而言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