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郑爷爷,您又怎么会担不起了,说起来若不是郑爷爷您的话,本宫也不会想出水车这东西来,再说了,郑爷爷,这点功劳说实话,对本宫这个太子来说真的没什么,若是郑爷爷真的不想接受的话,那就将这一条收回去吧,至于这爵位您接下便是。”李承轩看到郑元守如此说话,倒也不打算强拉硬拽的,顺着郑元守的话便说了下去。
到了这,郑元守才脸色稍缓下来,接过李承轩递来的圣旨,带着些严肃感的说道:“太子殿下,老夫知道殿下的意思,但是该是老夫,老夫自会接受,但不是老夫的,老夫还拉不下脸来接受,这是做人的底线,希望殿下能够好好思量。”
李承轩郑重的点了点头,郑元守的话不单单是在说自己,同时也是在告诫自己要学会赏罚分明,不能因为亲疏远近而乱了根本。
到了这里也该到了李承轩完成自己许诺的时候了,郑元守也派了人将参与到水车制作的工匠召集到了一起,大家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过李承轩,但是李承轩以太子的身份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还是第一次。
“草民见过太子殿下。”
“好了,大家且先起来吧,本宫曾经说过等到水车大获成功之后,本宫亲自来为大家庆功,今天,本宫就是来兑现诺言的,来人宣旨。”
一听到李承轩的话,大家也是惊喜非常,这些人里面最高的也不过是一届农户的身份,还有的还是工匠的籍贯,平日里别说接到圣旨了,就是听都没听说过,好在郑元守还是一个有见识的人,听到宣纸的声音便赶紧叫着下人来摆上香案贡品带着工匠们躬身站好,等着有人来宣旨。
看到接圣旨的东西已经准备齐全了,宣旨的太监也不拖拉,走上前,从袖子里取出圣旨宣读起来......(这里省略,免得有水字的嫌疑。)第一封便是册封郑元守爵位的圣旨,不过因为有先前郑元守的话的原因,其中一些东西自然是省略了下来,第二封便是李世民赞赏工匠的圣旨了,圣旨里虽然没有给这些人授官封爵的东西,但是李世民还是下放了不少赏赐的。
圣旨宣读完毕之后,宣旨的太监今天来此的目的也就完成了,将圣旨交到郑元守的手里之后,便向李承轩请辞了,毕竟他还是要回去复命的。
等到大家从兴奋中恢复过来之后,李承轩这才笑着说道:“现在圣旨也宣读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给你们赏赐的事情了,小宝,去让人将赏赐带来,下发给他们吧。”
看到小宝走了之后,李承轩又笑着说道:“水车的制作关系甚大,你们每个人的功劳都是不小的,所以啊,除了父皇给你们的赏赐之外,本宫也给你们准备了东西,届时会一起发放到你们的手里。”
“多谢太子殿下赏赐。”虽然已经有了皇帝陛下的赏赐已经足够满足了,但是太子殿下的赏赐也是要接下来的,既然太子给了赏赐,那就是看得起你们,这是一定要接下来的,否则要是拒绝了,那就是对赏赐不满意的表现了。
不多时赏赐便都下发下来了,不过经过这么一折腾,因为要返回长安,李承轩也就没有参加大家的庆功宴。
临走时李承轩特意将蓝田县县令叫到身边,同时来的还有刚刚封爵的郑元守。
“郑爷爷,周明府,其实本宫今天来,是还有另外的事情的,不过时间上的原因,这件事就要拜托二位费力了。”
“太子殿下尽管说便是,下官自然是倾尽全力。”
李承轩点了点头说道:“好,有周明府的这句话,本宫就放心了,你们也知道这次的旱灾波及甚大,惟愿二位能够将这水车推广出去,时间不等人,还望二位多多尽心。”
李承轩的话让二人脸色也严肃了起来,都是站直了身体对着李承轩躬身行礼,说道:“殿下仁德,此事下官自是不遗余力。”
郑元守自是不用说了,至于周义李承轩也是了解过的,是个干实事的官员,只不过有些书生气罢了,不过这不是问题,只要有能力将事情做好,李承轩这里有的是赏赐给他。
到了这个时候,李承轩也就要打道回府了,不过刚刚一转身,就看到了放在一边的曲辕犁了,李承轩一拍脑袋,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想了想,李承轩转头有些尴尬的说道:“咳咳,那个还有一件事情,看来今天是走不了了。”
虽然李承轩自己感觉挺尴尬的,不过郑元守和周义到时没有笑话李承轩的感觉,倒是开始为怎么安排李承轩头疼了,毕竟李承轩是太子,先不说安排的地方好不好,单单是安全就值得他们忙活一阵了,好在李承轩特意将太子仪仗打发了回去,还能够轻松些。
李承轩倒是没有麻烦到人的觉悟,亲自上前将曲辕犁拎了起来,放到三人中间,指着曲辕犁说道:“二位请看,这东西本宫叫它‘曲辕犁’是根据现有的直辕犁改进过来的,耕地时不但省力,耕出来的地也比直辕犁耕得更深,本宫知道有些东西空口说来很难让人相信,所以本宫特意将它带了过来,找块田地咱们试试,若是可行,这天下的农户也能轻省些不是?”
刚开始听到李承轩的话,郑、周二人并没有在意,直辕犁用了数百上千年也没见过有什么改变,怎么可能说改进就改进,不过李承轩后面的话倒是让两个人有了些想法,去试试不就好了么,即便是没什么效果不也是没什么影响不是?权当是陪孩子玩了。
说干就干,三人一商量,就从工匠中找了几个会耕种的人出来,田地也是现成的,郑家虽说不是什么显赫的大家族,但是几亩闲田还是有的。
加上其他的工匠们也是好奇,所以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一起去了郑家的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