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经小学
  • 刘纯
  • 5364字
  • 2021-03-30 17:10:06

药性指掌九十首。次见东垣《珍珠囊》,增六十三味(3)

羌活苦温散表风,利支节排巨阳痈,更除新旧风寒湿,手足太阳表里通。

升麻苦除阳明风,引石膏能治齿疼,挟诸药行四经分,升阳气于至阴(4)中。

柴胡苦寒除胁疼,更安潮热往来生,在脏调经内主血,在肌主气上行经。

白芷辛温去面风,阳明经药引能通,治及痹疼肤燥痒,止足阳明头痛攻。

防风甘辛气本温,明睛亦疗脑门疼,以其气味能泄肺,以全体用治诸风。

当归甘辛头止血,身还养血润于中,梢能破血流而下,全用能调荣气充。

独活苦甘风可除,更安颈项自难舒,疗风寒湿痹痿足,肾经药引得斯欤。

木香味苦气微温,和胃行肝气有功,调和诸气为神妙,泻肺无斯治不中。

槟榔苦辛气性温,滞气攻开又杀虫,坠诸药性若铁石,治后重时如马奔(5)

吴茱萸味苦辛热,除咽噫塞寒气噎,脾胃停冷冷闭胸,心腹作痛而不歇。

藿香叶甘气本温,温中快气治心疼,开胃口能进饮食,止霍乱除呕逆攻。

川芎气温味本辛,上行头角清阳经,止头疼能行血室,养新生血有神灵。

黄连味苦气寒沉,主治便澼混杂红,消痞泻心除目病,疗疮疡肿有深功。

黄芩苦味枯飘(6)者,泻肺除风热在肌,坚者大肠除热用,膀胱得助化源宜。

大黄味苦气寒沉,瘀血消之结热分,夺土涤肠通郁滞,令名因是号将军。

黄柏苦寒调痿厥,下焦伏火大能除,上安虚哕蛔虫出,下腹消疼补肾虚。

玄明粉有酸辛味,宿垢留肠用此蠲,软积开痰消癖瘕,大除胃热保神全。

白术利水味甘温,去湿强脾健胃经,佐黄芩可安胎气,君枳实能消痞膨。

人参甘温能止渴,甚生津液又和中,肺寒可服热犹忌,定魄安魂至有功。

黄芪甘温益元气,温肉分而实腠理,补三焦更托诸疮,虚劳自汗服即止。

甘草甘平生泻火,炙之健胃可和中,解诸药毒无争竞,养血通经更有功。

半夏辛温治湿痰,大和脾胃吐能安,寒痰更有肠鸣者,痰厥头疼并速餐。

陈皮味苦性辛温,留白和脾健胃经,去白消痰能泄气,膈开(7)痰热气须凭。

青皮苦寒攻滞气,削坚积治下宜良,厥阴经药斯能引,下食安脾得此强。

枳壳微寒味苦酸,消心下痞化痰涎,胃中宿食兼壅气,去逐仍消积聚坚。

枳实苦酸能削积,胸中虚痞又能除,心间宿水宜斯逐,日久稠痰亦可祛。

桔梗微温味辛苦,止咽痛治肺之痈,宽胸利鼻无壅塞,引药须知入肺中。

知母苦寒除肾火,能蠲有汗之骨蒸,补虚可疗阳明热,益肾滋源化气澄。

藁本微温味苦辛,治头痛于巅顶中,太阳寒客能消散,妇女阴寒痛可通。

生地黄寒甘苦味,瘀血衄血皆捣餐(8),凉血泻脾之湿热,清心乃治五心烦。

熟地黄温味甘苦,封填骨髓滋肾阴,疗伤寒后胫骨痛,除新产罢腹脐疼。

五味酸温滋肾水,更收肺耗散之金,消烦止渴生津液,益气充虚乃壮阴。

川乌味辛热有毒,浮也阳中之少阳,能开脏腑寒邪气,破诸积冷痛尤良。

白芍酸寒有小毒,扶阳气治腹间疼,堕胎通血强脾脏,能损肝经却缓中。

白茯苓温味甘淡,和中益气湿能行,安惊利窍生津液,白入壬癸赤丙丁(9)

泽泻甘咸性本寒,收阴汗乃止虚烦,去胞垢又生新水,湿肿淋癃作圣丹。

薄荷之叶味辛凉,新病痊时勿更餐,治热清阳于头面,除风痫证不能安。

麻黄甘苦性微温,发汗除寒去节根,根节将来还可用,止虚盗汗作汤餐。

厚朴用之随气味,苦除湿满胀而膨,性温益气能攻湿,散结调中可济生。

杏仁有毒苦甘温,定喘安惊气自任,大肠闭燥能通润,冷嗽投之散肺阴(10)

巴豆大毒味辛热,脏腑沉寒坚积结,治之水谷道(11)能通,戒慎方中勿轻设。

黑附子辛热有毒,其性走而浮不沉,补三阳之厥逆证,除六腑之寒病深。

苍术气温其味甘,调脾更治湿之痰,宽中发汗功过白(12),除湿之功白术戡(13)

秦艽辛苦性微温,利水施之亦有功,疗遍体之金色疸,除风湿在四肢中。

白僵蚕咸更辛平,阴内生阳其性温,去肤风动如虫状,治黑皯(14)生于面门。

地榆酸苦性微寒,血痢投之即可安,入下部能消积热,更安不禁血崩难。

白豆蔻味本辛温,退翳还除冷在胸,上焦元气尤能补,却消滞气于肺中。

连翘微寒味苦平,消诸经热有深功,心间热与疮疡肿,功效柴胡粘子(15)同。

阿胶甘温能益肺,又能止嗽唾如脓,补虚更可安胎气,治痿强阴壮骨隆。

桃仁甘苦性还寒,润大肠经之秘难,破经久蓄之陈血,去滞生新治血干。

生姜辛制半夏毒,佐大枣有厚肠功,温经散表除风气,止哕之能效最工。

石膏甘辛性大寒,清金制火肺宁安,除头痛渴日晡热,更安胃热夺其餐。

官桂味辛热有毒,堕胎止汗补劳伤,用枝气薄能开表,用肉生温补肾良。

细辛辛温乃无毒,升也为阳有二功,除风数变三阳证,去首少阴合病疼。

栀子大寒其味苦,疗心胸闷不能眠,通脐下血滞便秘(16),象肺资阴降火炎。

葛根甘寒能发表,胃虚消渴服之安,解除中酒之苛毒,更止温疟之往还。

瓜蒌根味苦沉寒,止渴之功若圣丹,退热消烦清气血,补虚通脐月经安。

猪苓味淡更甘平,大燥功为治湿能,利小水还除湿肿,常人多服肾虚增。

干姜生辛炮则苦,利肺气入气血行,生逐寒邪而发表,炮除胃冷可调中。

草龙胆苦性沉寒,退散肝经之热烦,若病下焦之湿肿,服之即可得痊安。

苏木甘咸升可降,产停败血逐能行,疮疡死血用之散,散处还滋新血生。

杜仲甘辛其性温,壮筋骨脉强精神,止腰疼痛滋阴肾,酥炙除丝用自灵。

天门冬苦性大寒,保肺不得热相干,涸枯荣卫宜斯润,定喘宁神燥闷安。

麦门冬寒味甘辛,消肺隐伏之火禁,补金不足润燥渴,养气充虚热不侵。

木通寒泻小肠火,小便热闭大能通,通经利窍宜施用,导滞无他可比功。

地骨皮寒味苦平,除风无定表间乘,解肌退热能凉血,有汗传尸治骨蒸。

桑白皮寒其味甘,补虚益气保神全,有余肺气宜斯泻,嗽有痰红必此蠲。

甘菊苦甘除目疾,八风上注苦头眩,目疼欲脱连头痛,热拥睛红泪不干。

红花辛温能养血,腹停恶血又能除,止产败血血之晕,补虚少血血之虚。

赤石脂甘酸且温,固肠胃有敛收功,胎衣不下宜斯逐,顺落不为峻急攻。

通草甘通阴窍涩,更消水肿闭难行,用之涩闭俱通畅,因乃呼之通草名。

乌梅酸温收肺气,生津止渴更除烦,又安泄痢调和胃,去热其来在骨间。

川椒味辛热有毒,温中去冷服之安,上除两目之云膜(17),下治六腑之沉寒。

萎蕤甘除四末风,治目泪出烂而矇,男子湿流腰胯痛,女人黑皯面癍重。

秦皮寒苦治惊痫,女子崩中带下难,青白遮睛之幻翳,风寒湿痹治居安。

白头翁苦温无毒,赤痢衄血得效速,男子偏肿阴疝长,小儿膻腥头燥秃。

牡蛎咸寒治便滑,除荣卫虚往来热,女人赤白带崩中,男子梦寐精遗泄。

干漆味辛温有毒,削年深积破癥坚,更除秘结停留血,血气攻心亦可蠲。

南星有毒味辛苦,中风不省坠痰涎,破伤身强如尸状,服此回生致引年。

商陆酸辛微有毒,生之异者类如人(18),导疏肿气通胸腹,疗水功能效若神。

葶苈苦寒消水肿,膀胱留热更能清,肺家喘促宜斯用,积饮停痰得此行。

海藻咸寒通水道,能开透软结之便,气停水结通身肿,非此之功不得痊。

竹叶性寒其味苦,风邪烦热服能除,上冲气胜(19)令人喘,进此安宁气自舒。

葱白辛温能解表,阳明头痛急投之,伤寒下痢服之效,止痛除风又自奇。

天麻辛治惊痫药,风热头眩得此蠲,麻痹不仁风可疗,语言不遂痪能痊。

大枣甘温可壮神,又能助脉健天真,大和脾胃安中脘,中满之时忌入唇。

威灵仙苦温无毒,疴痒皮肤风可消,冷痛膝腰痰出唾,腹中新旧滞皆调。

鼠粘子辛消疡毒,盈肌瘾疹主风湿,退诸风热咽不通,利凝滞气入腰膝。

草豆蔻温其味辛,补虚进食疗心疼,胃脾积滞寒能逐,心腹久新痛可攻。

玄胡索温味苦辛,破血又治小肠疼,活精血疗产后疾,安胎调摄产前经。

雄黄有毒性平甘,息肉喉风用最堪,能杀精邪蛇虺(20)毒,妊娠佩带转生男。

广州出产石硫黄,治疥坚筋去img1(21)疮,逐冷壮阳阴痃癖,老人风秘是仙方。

水银本是朱砂液,取置炉中煅养成,消化五金除疥虱,妇人难产用催生。

砒霜有毒仍酸苦,治疟除齁(22)效若神,膈内风痰堪用吐,若还多服必伤人。

牛膝为君味苦酸,主除膝痛及拘挛,月经若闭能通利,精髓如虚可补填。

蒲黄无毒味甘平,行血如何又治崩,炒过用之方补涩,若还生用即通经。

香薷下气除烦热,消肿调中暖胃家,霍乱转筋心腹痛,佐方煮饮服之差。

前胡下气更消痰,推致陈新用最堪,主疗伤寒寒热病,安胎止嗽治儿疳。

泽兰甘苦能行气,痈肿疮脓可内消,更治损伤并打扑,并除身面四肢浮。

三棱专主消癥癖,更治阴入血不通,治气削坚除(23)扑损,产余腹痛亦能攻。

肉豆蔻温能止痢,解酲(24)消食更调中,主除霍乱心膨痛,益气消脾虚冷攻。

补骨脂名破故纸,主攻血气理劳伤,阳衰肾冷精流出,研烂胡桃合服良。

缩砂下气能消食,主疗虚劳冷气频,暖胃温脾能止利,炒除腹痛保妊娠。

蓬莪茂治心脾痛,消血通经理内伤,痃癖奔豚诸积聚,得同酒醋用为良。

莎草根名香附子,主除胸腹热无时,妇人得此为仙药,下气宽中用最宜。

常山味苦性微寒,治疟功多大吐涎,黄细形如鸡骨胜,苗名蜀漆一般看。

赤皮甘遂能消水,利饮宽膨更破癥,主疗四肢头面肿,若逢甘草便相刑。

白及主消痈肿毒,性同白蔹反乌头,去除白癣并破裂,更疗邪风缓(25)不收。

大戟苦寒除蛊毒,专工利水治诸风,苗名泽漆同消肿,甘草逢之必反攻。

牵牛名以牵牛得,下水消膨利小便,专治腰疼并脚痛,更消水肿落胎元。

马兜铃子如铃状,根即名为土木香,肺热咳痰成喘促,瘘疮血痔用之良。

白附子能除带下,更行药势主心疼,去除面上诸般病,又治风疮及中风。

酸枣仁平安五脏,除风去痹骨能坚,补中益气宁心志,更治虚烦不得眠。

丁香除肿消风毒,治气温中用最堪,非特益脾能止呕,更攻齿痛病风疳。

沉香疗除风水肿,顺气调中用最良,又止转筋心腹痛,去除恶气壮元阳。

檀香不特消风肿,抑且能收霍乱功,肾气上攻心气痛,浓煎服饵即能通。

乳香止痛消风肿,邪气能除补益精,主疗诸疮收泄澼,又调血气又催生。

苏合香油能辟恶,去虫杀鬼达神明,更消蛊毒除温疟,久服令人梦不生。

没药止痛仍破血,主除折跌治金疮,更宜产后诸余疾,推致陈新理内伤。

山茱萸主通邪气,逐痹除风疗耳鸣,妇女得之调月水,男人补肾更添精。

大腹皮功专下气,健脾开胃更通肠,气因冷热攻心腹,煎用姜盐入药良。

密蒙花主能明目,虚翳青盲用最宜,若是小儿麸豆毒,热疳入眼亦能医。

益智和中仍暖胃,主除虚漏及精遗,若人夜起多便溺,捶碎盐煎效便奇。

紫草苦寒通九窍,腹心邪气疸皆医,消膨治胀利水道,豆疹疮危用最宜。

紫菀苦辛除咳逆,热寒胸结气皆消,疗唾脓血止喘悸,婴稚惊痫亦可调。

赤芍酸寒攻血痹,消癥破血逐经良,止疼解热除痈肿,益血荣脾白芍强。

芒硝苦寒消积聚,蠲痰润燥性伤胎,胃中食热血结闭,大小便癃涩尽开。

蘹香子是小茴香,开胃调中得酒良,主治腹疼并霍乱,更通肾气及膀胱。

防己除风温热邪,四肢拘急口斜,足疼水肿并风肿,湿嗽痈疮肿亦佳。

姜黄烈似郁金功,理损消痈止暴风,主治癥瘕兼下气,月经壅滞亦能通。

甘松无毒味甘香,浴体令香可作汤,下气更能除恶气,腹心痛满是奇方。

阿魏无真却有真,臭而止臭乃为珍,杀虫下气除癥积,及治传尸更辟温。

远志苦温除咳逆,益精补气壮心神,祛邪利窍止惊悸,强志聪明智慧人。

五倍一名文蛤是,主除齿img2及疮脓,更攻五痔多便血,洗眼犹能去热风。

菟丝子味辛无毒,驻色延年治热中,主疗虚寒余沥病,添精补髓去腰疼。

蝎即蛜蜥宜紧小,主除瘾疹疗诸风,小儿惊搐方多用,酒服尤能治耳聋。

龙骨涩精收泄痢,本功主治女人崩,缩便收汗阴疮蚀,齿疗颠(26)邪又镇惊。

麝香通窍攻风疰(27),有孕催生救产难,杀鬼辟邪除腹痛,更安客忤(28)与惊痫。

牛吐生黄味苦平,主除狂躁治天行(29),安魂定魄除邪恶,更治风痫及热惊。

羚羊角苦寒无毒,益气安心辟不祥,明目祛风兼易产,更宜时气治惊狂。

犀角苦寒能解毒,驱风明目镇肝家,并除心热狂言语,又治时行辟鬼邪。

虎骨主除邪恶气,伤寒湿气用尤良,更攻风毒拘挛痛,治产安惊去恶疮。

石蜜甘平安五脏,补中止痛养心脾,调和百药兼益气,止痢须知蜡更宜。

龟甲破癥除漏下,小儿合囟治头疮,更攻疟痔并阴蚀,劳复伤寒用作汤。

斑猫(30)主治疮疽沥,堕胎通淋破血癥,入药要知当熟炒,令人吐泻只缘生。

真珠润泽安心志,傅(31)面令人好面容,粉点目中磨翳障,裹绵塞耳可除聋。

鳖甲治崩仍疗疟,癥瘕痃癖用尤奇,又除骨节间劳热,鸡子同餐却不宜。

灵脂治产昏迷证,通利阴入血不行,更治肠风并逆气,若还炒过可除崩。

瓜蒂除浮仍治疸,欲消息肉鼻中吹,有人胸腹中间病,此药犹能吐下之。

假苏本即名荆芥,下气除(32)劳治血风,疮疥伤寒为要药,更除血晕与头疼。

紫苏下气仍开胃,治胀消痰利大肠,煮汁饮之除蟹毒,若安喘嗽子尤良。

芫花去水消浮肿,咳逆喉鸣必用之,痰唾腰疼心腹痛,恶风痹痒亦能医。

诃梨勒苦能开胃,冷气奔豚是本功,消食化痰并止痢,更除崩漏及肠风。

枸杞子功能补气,去风明目益元阳,根名地骨皮堪用,寒热虚劳各载方。

琥珀元来是木脂,千年入地化而为,镇心定魄仍消血,若治诸淋效更奇。

草果味辛消气胀,主除湿胜治脾寒,解瘟辟瘴化疟母,散逐寒痰及吐酸。

牡丹皮能凉骨热,肠胃积血亦能平,止吐衄衊(33)泻阴火,无汗虚劳之骨蒸。

麦芽甘温消宿食,破癥结益气虚人,上焦滞血能行散,心腹满胀宜此伸。

滑石利窍能泄气,利水通津入太阳,大肠与胃有积聚,推荡重令化气强。

艾叶生寒熟则温,灸除百病可延生,温中暖胃和肝气,调血能令下吐平。

贝母寒平咳逆气,主除烦热疗伤寒,更消腹结心下满,止汗和中解郁烦。

茶茗苦消痰热渴,清神能治卒头疼,瘘疮可疗兼下气,利小便令化气澄。

醋敛咽疮消肿毒,治黄疸病破坚癥,妇人产后血虚晕,熏鼻收神保十全。

酒通血脉厚肠胃,消忧发怒大扶肝,滋形辟恶养脾气,痛饮伤神损寿元。

蓬砂消痰能止嗽,甘缓之功破结癥,喉痹初生宜进此,阴阳气散自无凝。

灵砂性温通血脉,安魂养气益精神,止阴烦满杀邪魅,主五脏之百病迍(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