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四诊断生死
(一)华佗诊病判生死
1.华佗用饭断生死
县吏尹世,苦于四肢发热,口中干燥,怕听到人说话的声音,小便也不顺利。
华佗说:“做热饭试试看,吃后如果出汗,病就可以好。如果不出汗,三天后就会死去。”于是立即做了热饭给患者吃。
吃后没有出汗,华佗说:“五脏的生机已在体内断绝,可能会哭着断气。”果然,同华佗所说的一样,患者不久死去。
2.华佗辨色断生死
严所同几个人一起拜访华佗,刚到,华佗对严所说:“您的身体好吗?”严所说:“和平常一样。”华佗说:“从脸上看出您有急病,不要多喝酒。”
但严所晚上还是喝了很多酒,酒后与人坐车回家,走了几里路,严所突然头晕从车上掉了下来。人们扶持他乘车回家,第二天夜里就死了。
3.华佗判人行房事将死
前督邮顿子献患病已愈,又到华佗处诊脉。华佗说:“身体还虚弱,尚未复原,不要做过于劳累的事,如行房事就会死去。如果死去,会吐出舌头几寸长。”
顿子献的妻子听说丈夫的病已经好了,从百里以外赶来探望,夜晚留宿并行了房事。三天后顿子献就发病死了,同华佗说的一模一样。

4.华佗判扎针有误定生死
督邮徐毅得了病,请华佗前去看病。
徐毅对华佗说:“昨天叫医曹吏刘租在胃管扎针之后,便不时咳嗽感到难受,想睡也睡不好。”华佗说:“针没有扎到胃管,却错扎到了肝上,饮食会一天天地减少,五天后就会死,无药可救了。”
结果同华佗说的一样,徐毅五天后就死了。
5.华佗看病断生死
军吏梅平得了病,解职回家,他家住在广陵,还没有走二百里,住宿在亲戚家中。不久,华佗偶然来到主人的家里。
主人让华佗给梅平看病,华佗对梅平说:“您如果早些见我,还不至于到这种地步。现在疾病已成绝症,赶快回去还可以与家人相见,再过五天就要死了。”
梅平即刻回家,死的日期同华佗预计的完全一样。

6.华佗耳诊断生死
有一个农夫请华佗去给自己的孩子看病。华佗刚到他家门口,马上站住:“不用进屋了,你孩子没救了。”农夫听罢,哭着哀求道:“神医,请你进屋看看吧,我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华佗把他扶起来,惋惜地说:“你的苦处我知道,可是你的孩子患的是肺痨,已经到了晚期,从他的咳嗽声中听得出,他的肺已经烂尽了,无药可治,支持不到明天。”
当晚,那病孩就死去了。
(二)其他望闻问切断生死
1.扁鹊见蔡桓公,远望知病断生死
一次,扁鹊来到蔡国,被国君蔡桓公召进宫去。扁鹊见到蔡桓公后,仔细地察看了他的脸色,郑重地说道:“大王,你有病啊,病邪就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会加重的。”
蔡桓公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我身体很好,没有什么病呀!”扁鹊无语,告别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道:“这些当医生的,为了赚取诊金,总爱把没病的人说成有病。把没有病的人治好当作他们的功劳。”
过了五天,扁鹊第二次见到蔡桓公,察看了他的脸色,忧虑地说:“大王的病邪已经进到血脉里,如果不治疗,病将会继续加重。望大王赶紧治!”蔡桓公不高兴地说:“我并没有什么病,治疗什么呢?”
又过了五天,扁鹊第三次见到蔡桓公,发现他的病势已经严重了,便恳切地对他说:“大王的病邪已经到了肠胃之间,现在马上治疗还能痊愈,不然病情会恶化的,到那时就难以救治了!”蔡桓公不予理睬。
又过了五天,扁鹊硬着头皮第四次进宫。只望了蔡桓公一眼,便什么话也没说,退出宫去了。
蔡桓公觉得很奇怪,差人去追问扁鹊,为什么一见面就走?扁鹊叹息道:“当病邪在皮肤和肌肉之间的时候,可以用汤药和熨敷的办法治愈;当病邪进入血脉里的时候,可以用扎针或砭刺的方法治愈;当病邪发展到肠胃之间的时候,还可以用药酒来加以医治;但是现在病邪已经深入到了骨髓中,即使是神仙也无可奈何了。如今大王的病邪已深入骨髓,我还有什么办法呢?”
直到这时,蔡桓公对扁鹊的话还是不信。过了五天之后,他果然病倒了。这时他才着急起来,赶紧派人去找扁鹊来医治,可是扁鹊知道无力救活蔡桓公,怕受到牵累,早已离开了齐国。蔡桓公也终因讳疾忌医,贻误了治疗时间,几天后便不治身亡。

2.淳于意察色诊脉断生死
故事1
济北王府有许多女仆,一天,济北王召淳于意为府中的女仆来一次健康检查,看看她们有没有疾病。淳于意让王府中的女仆排队,按次序接受诊断。女仆们都一一排好队接受检查,大家都很健康,没有什么奇怪的病症。只有一个叫“竖”的女孩,淳于意认为她有病,不能过度劳累,一劳累就会吐血而死。
淳于意问济北王说:“请问王爷,竖这个女婢有什么本领?平常在王府中担任什么样的工作?”济北王说:“竖有许多表演技能,她非常能干,是我在街上花了很多钱买来的,莫非她有什么病吗?”
淳于意说:“竖不但有病,而且是绝症,一不小心就会丧命。”但是济北王把竖找来,见她脸色正常、精神饱满,因此不相信淳于意的话,所以在淳于意走后也没留意。
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某个晚上,济北王如厕,竖捧着一把剑在外面保护他,济北王从厕所出来之后,发现竖倒在厕所外面一命呜呼,而且是呕血死的。
淳于意察色诊脉,能预测人的生死,显得神妙无比,令人悦服。淳于意名气愈大,请他诊治的患者也愈来愈多,尤其是达官显贵,都争着请他看病。

故事2
齐国有一名叫成的侍御史自述得了头疼病。淳于意诊完脉告诉他说:“您的病情严重,不能一下子说清。”出来后只告诉他的弟弟昌说:“这是疽病,在肠胃之间发生的,五天后就会肿起来,再过八天就会吐脓血而死。”侍御史成的病是酗酒后行房事得的。成果然如期而死。
淳于意之所以能诊知他的病,是因为切脉时,切得肝脏有病的脉气。脉气重浊而平静,这是内里严重而外表不明显的疾病。脉象理论说:“脉长而且像弓弦一样挺直,不能随四季而变化,病主要在肝脏。脉虽长而直硬却均匀和谐,是肝的经脉有病,出现了时疏时密躁动有力的代脉,就是肝的络脉有病。”肝的经脉有病而脉均和的,他的病得之于筋髓。脉象时疏时密,忽停止忽有力,他的病得之于酗酒后行房事。
淳于意之所以知道他过了五天后会肿起来,再过八天吐脓血而死的原因,是切他的脉时,发现少阳经络出现了代脉的脉象。代脉是经脉生病,病情发展遍及全身,人就会死去。络脉出现病症,这时,在左手关部一分处出现代脉,这是热积郁体中而脓血未出,到了关上五分处,就到了少阳经脉的边界,到八天后会吐脓血而死,所以到了关上二分处会产生脓血,到了少阳经脉的边界就会肿胀,其后疮破脓泄而死。
内热就熏灼阳明经脉,并灼伤络脉的分支,络脉病变就会使经脉郁结发肿,其后就会糜烂离解。所以络脉之间交互阻塞,就使热邪上侵头部,头部受到侵扰,因此头疼。
3.张仲景诊疾料如神
张仲景遇见王仲宣时,王仲宣只有20岁。张仲景一看见他就说:“哎呀,小伙子,你身体可有病啊,如果不治,20年以后你的眉毛会掉光,眉毛掉光了再过半年你就死了。”
可是谁愿意让人一见就说有病啊?王仲宣想,我年纪轻轻的,你是咒我,还是忽悠我呢?张仲景接着说:“你要想免除这个病灾,需要吃我的五石汤。”王仲宣更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了。张仲景随后从药箱里把五石汤给了他,也没有收他的药费。王仲宣心里很不高兴,没有吃这个药,心想,我好好的,二十来岁吃你这个药干什么?

过了三天以后,张仲景又遇到了王仲宣,就问他:“我给的药你吃了吗?”王仲宣吞吞吐吐地说:“吃了吃了。”张仲景说:“看你的气色,就知道你根本没吃我的药,你这个小伙子啊,对自己的健康,对自己的生命这么轻视。”王仲宣没有听张仲景的话。过了二十年,他的眉毛真的掉光了,眉毛掉光了之后过了187天,他就真的死了。
王仲宣是什么人?此人名粲,字仲宣。他开始的时候投奔刘表,刘表没有重用他,后来又转投曹操,曹操对他很器重,后来他一直做到侍中,即皇帝的贴身随从,是皇帝的秘书,可以出入宫廷,可以参与政事,是一个重要官员。
曹操为什么重用他呢?因为曹操是个文学家,他很爱有才华的人,而王粲是东汉末年一位很著名的文学家,是“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之一,他和曹植并称为“曹王”。王仲宣生于公元l77年,比张仲景小27岁,所以张仲景当时说,小伙子,你身体有病。王仲宣不敢当着张仲景的面直接发作,因为他比自己大很多,是父辈。王仲宣死于公元217年,死的时候真的是41岁。
4.张文仲诊病断生死
一天,武则天在神都洛阳宫中召集大臣议事,宰相苏良嗣因跪拜突然栽倒在地,不省人事,武则天立即令张文仲马上到苏宅对其实施救治。
张文仲认为苏的病是由于长期聚积忧愤、邪气冲激引起的,病情十分危重。如果疼痛扩散到胸胁,那就很难治了。不一会儿,果然痛冲胸胁。张文仲说:“若痛入心,就无可救药了。”稍迟,苏良嗣果真心痛起来,无法吞服药物。到了傍晚,苏便不治而亡。
朝廷上下对张文仲的料病如神无不赞叹。
5.傅山观字诊病断生死
傅山在一次酒醉后作了一幅草书后便睡了。
他的儿子傅眉也善于书法,看见父亲的书法作品就模仿了一幅,悄悄地把父亲的书法换走,想看看父亲能不能分辨出来。傅山醒来后,看到桌上的书法,心情闷闷不乐。儿子见此情形,便问父亲为何不高兴?傅山叹了口气,说:“我昨天醉后偶书,今天起来看了看,中气已绝,大概我不久于人世了。”傅眉听了,大惊失色,就把自己换掉书法作品的事告诉父亲。傅山听了,更是难受,叹口气说:“如果真是这样,恐怕你等不到新麦上场了。”结果真如傅山所言。

作为中华文化代表之一的书法,书写时需要投入全身心,自然和人的身体状况有关,人体的各种信息自然在其作品中有所反映。但是,各种信息不是显露地那么明显,要做到观字诊病,更非常人所能。必是精通医理、精通书法,更要有长期的历练、深厚的修养,还要有过人的聪明才智,才能见微知著、明察秋毫。
6.黄元御断生死
有一年盛夏,黄元御外出行医,有几个人见到他,相互商量着:“既然黄元御号称为一代名医,我们不妨试探他一下,看看他的医术是真是假?”
于是其中一人故意扑倒在地,其他人赶紧喊黄元御过来诊视。黄元御看后说:“这个人太可惜了,只能再活一会儿!”众人嗤之以鼻:“怎么可能呢?我们不过是试探一下你而已,他好着呢!”黄元御回答:“你们原本只是想和我开个玩笑,但不曾想过现在是夏天,湿热交蒸,他扑到地上的时候,热毒之气已经从口鼻吸入,原本的胃肠疾病被触发,来势汹涌,药石不可以医治。”众人不信,黄元御便离开了。
没过多久,躺地之人果然腹中绞痛,不一会儿暴毙身亡。人们均叹息不已,并称颂黄元御医术如神。
7.察言观色,知疾深浅
唐玄宗开元年间,吴地有位名医叫纪明,他曾传授秘诀给隐士周广。学得秘诀后,周广察言观色,谈笑之间就能知道病患的程度,说得非常详细具体,无须诊脉检查。

玄宗听说周广的大名,征召他进京,并召集宫中有病的人到宫中偏房等候,让周广试验一下。
有一宫人,每天午后就又笑又唱又啼号,好像中邪得了狂病,并且脚还不能着地。周广看后说:“这人一定是因为吃得太饱,紧接着干了重活,不一会儿又跌倒在地而引起的。”周广给他服用云母汤,不久这个人就停止癫狂。周广使他熟睡,睡醒后,就没有了以前的痛苦。周广问他病因,他说:“曾因大华宫主人摆生日宴会三天,宫中布置大型歌舞乐队,我是主唱,声音不响亮,常吃猪蹄羹,吃饱后就去宴席上唱歌,唱完后就觉得咽中特别热。我们几个人就去高台上玩耍,从上面往下跳。我还未跳到一半,后面又有一个人跳了下来,撞着了我,因此跌倒在地,很长时间才醒过来。醒来后就得了这狂病,脚也不能着地。”
正如周广所诊断一样,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