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花不解语花颔首(2)

大山抹了抹嘴,一脸的意犹未尽:“舒倒是舒坦,可惜没酒,要是有两角酒,给个神仙都不换勒!”

“不错,没喝酒差股子劲,江湖上英雄都是大口喝酒,甚是雄壮!”

白少枕着一只手躺在地席子上,另一只手摸着肚皮,对大山的意见表示赞同。

“你娘的个腿哟,你一个人干了一半,还想喝酒?”宋不言瞅了眼郑大山,伸腿把自己的地席子踢平,也躺了下去。

几人扯着闲篇,宋不言脑子里却有一双嫩白的小手不停晃荡。

他想,如果没有那场混乱,自己和苏青青的婚事可能定下来了。

早些年为了给白少蒙学,白家武馆请了个先生,当初宋不言便是以伴读书童的身份进的白家。

再说郑大山,他爹是白老爷子收的徒弟,出师从军死在了外面,他娘把他往白家一送,带着抚恤银改嫁去了。

白老爷子也没多想,干脆让郑大山留下来干点杂活碎事,也跟着一起陪读。

还有一个叫赵小杏的小女娃,是白老爷子三姨太的一个远房亲戚,四个人差不多一起蒙学。

每天清早天刚透点亮,他们就要开始读书,这对宋不言来说自然是万分无聊的,开小差是常有的事。

他除了这个时空的历史和地理人文,别的毫无兴趣。

先生刚开始也觉得这个学生太不像话,抽冷子考过他几次,想着在宋不言答不上来时好好的教训一下,结果自然是没有成功。

几番智斗之后,先生也不再管他了,他的授学重点对象也不是宋不言。

只是偶尔感叹想学的学不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却不学自通,老天真是瞎了眼。

而苏青青过了几个月才来的,属于“插班生”。

苏青青的爹叫苏耀祖,畜禽行的屠夫,人称苏老四。

从白少记事起,白家每天采购的肉食都是他送到后厨,长年累月下来,和白家上上下下都能搭上几句话。

在宋不言的印象中,苏老四是个大嗓门的粗犷的汉子,就是不认识几个字,所以苏老四一直很崇拜读书人。

在他眼里,能读书写字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值得尊敬。

苏老四送肉很准时,每天送完肉食后,刚好是他们上学的时间。

那两个月,他经常在学堂外面鬼头鬼脑,宋不言和先生斗智斗勇的过程他都见到了,他的表现让苏老四惊为天人,于是暗撮撮的和宋不言套近乎,透露了想让自家闺女入学的想法。

宋不言帮他出个主意,让他趁着送肉食的便利,先让苏青青到后厨去打个下手,然后他寻机在白老爷子耳边敲了点边鼓,苏老四最终如愿。

苏青青便是从那时开始进入宋不言的生活中。

以后那几年,他们几个小伙伴相处的都很不错。

郑大山每天去帮忙清扫院落,苏青青每天去后厨帮忙,小杏在后院干点传话之类的轻松活计。

武馆则供他们读书,不但管饭,竟然还给点零花钱,真是抚水城良心字号!

宋不言和他们不同,做为专职人员,除了伴读,他也要和白少一起练练白家武艺的一些基本功,可两个人对这两件事都没太多兴趣。

当然,对宋不言来说,读书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读书,只能开小差。

至于练功,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是很感兴趣的,亲眼见过高来高去的神奇人物,因此对这个陌生领域好奇心十足。

后来他才知道,白家武馆的武艺是不入流的江湖把式,离“师兄”这种极别,至少还隔了七十九个“小师妹”,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沮丧的宋不言对练功也慢慢的失去了兴趣。

白少自小被惯着长大,性情跳脱活泼,忍受不了读书练功的枯燥,除了吹牛扯淡和听宋不言讲故事之外,就是跑出去疯玩,干些恶作剧是常有的事,闯了几次不大不小的祸。

客观上来讲,作为伴读,宋不言是有责任的。

宋不言觉得这样下去有可能会使自己失业,便设计了个改版“奶嘴计划”,用前世的小说故事、歌曲、游戏等等,来消耗他过剩的精力。

几年下来,效果显著,读书也各有长进,先生好些次高调的展开了表扬和自我表扬,让白老爷子老怀大慰。

每天苏老四送肉食到白家,苏青青也跟着她爹一起来上学,吃完晚饭苏老四来接,忙不赢的时候郑大山送她回家,都走不开就托宋不言送。

几个月后,苏老四也不来接了,郑大山也总找理由推给他,到最后每天由他送苏青青回家。

几年下来,苏青青越长越水灵,特别是一双巧手,天天揉面弹铮抚琴,却生得十指柔软白皙,如同纤纤玉。对比她还小一岁,天天送她的宋不言也越来越依赖。

苏老四是越看宋不言越喜欢,便想将苏青青许给他。

在他看来,宋不言无父无母,能说会道,眼明心慧,门当户对离得近,自己养老有保障。

本来就这么一女儿,现在等于白捞一儿子,必须是天作之合啊!

探过白老爷子的口风后,他这个想法更强烈。

有天送苏青青到家后,苏老四把他叫到屋里,两夫妻当着宋不言和苏青青的面说:“我瞅着你俩也不小了,要不把婚事先定下来?”

苏老四做为一个屠夫还是很合格的,平日里说话办事也比较直接,只要他觉得成,就不太喜欢拐弯。

这次也一样,把苏青青羞得直接跑出去了,把宋不言也一下问懵了,一时不知如何推托。

当时十二三岁的身体,大龄青年的心理,他或许把苏青青当妹妹甚至女儿,却从未想过苏青青会做自己的婆娘。

只是苏老四认定了这个女婿,就连苏青青也觉得自己早晚都是宋不言的婆娘,心理和行为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只怕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是她爹影响了她,还是自己之前就喜欢上了宋不言。

苏青青的娘在生她时落下了病根,身体一直不太好,自她到白家读书后过了两年,她娘身体慢慢的恢复了一些,给苏家留个后的心思又冒了出来。

苏老四犹豫很久,觉得可以试一试,经过一番努力,总算怀上了。

可惜天不从人愿,临盆时难产,加上一点小意外应对不当,孩子和大人都没保住,这时提婚事也不合适。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时隔不到一年,苏老四也撒手西去。

之后就是抚水城的那场大乱斗,白家说散就散了。

好在苏老四还留下了一点产业,苏青青至少还有个住处,不需要要投什么远亲,更不至于要像宋不言他们一样流落街头。

加上苏老四在畜禽行的兄弟叔伯照应,苏青青凭借在白家帮厨时学下的手艺,将卖肉摊改成吃食摊,算是安定了下来。

这几年下来,两人的事情再也没人提及,宋不言暗暗松了口气。

直到去年,十七岁的苏青青嫁给了城西码头的一个郑姓管事,令宋不言他们大吃一惊,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内情,令他感叹不已。

一个独身妙龄女郎支个吃食摊,虽然有她爹生前字号叔伯照应,但就凭这点想安心过活却是远远不够的。

更何况苏青青长得又漂亮,心灵手巧,自然会招来一些人觊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

而这一年多时间,正是白少和宋不言自已都在挣命的时候,苏青青不想在这个时候去添麻烦,而且也不全是坏人,总有一些人帮她的,那个郑姓管事就是其中特别护着她的一个。

人品相貌也还过得去,就是年龄大了一轮,一年多下来,苏青青也认命了,在两字号里的人牵线搭桥下,把自己嫁了。

见她嫁人后,郑姓管事待她还不错,宋不言就放下了心。

但苏青青心里却总住着一个人,这个人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还三不五时的饿肚子。

这一年多下来,宋不言没少得苏青青接济,银钱他是万万不要的,但吃食是只要去就有。

刚开始还好,时间久了她男人就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为此宋不言尽量不去打扰她的生活。

实在不行了,也得挑她男人不在的时候过去。

每每想到这,宋不言就觉得当初应该把裤衩套脖子上,自挂东南枝。

说自己是穿越之耻都特么属于过度夸奖,谁穿越十年了还在干泼皮?

这样狗血的剧情,不该是自己人生的桥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