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么学习,GREAT!让知识产生复利的学习法
- 芭蕉
- 2065字
- 2025-04-05 05:46:10
前言
我正式动笔写本书的时候,刚好是2020年的高考放榜季。网络和各大媒体又被各地的高考分数线和状元们的新闻霸屏[1]。除寒门贵子、人穷志不短的励志故事外,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学霸们的学习心得。可令人“失望”的是,每每问这些状元们为什么能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并不能给满怀期待的家长们带来什么惊喜。因为他们的学习秘诀里既没有秉烛夜读的坚韧,也没有背书刷题的刻苦,甚至连老师们都说这个孩子平常无奇,并没有天赋异禀(当然肯定不笨)……本想拿学霸们的励志故事去教育孩子的家长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霸们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学习方法得当!
“高考状元”文化盛行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式家长的焦虑与不安。很多家庭,从孩子刚刚会说话开始就报班,如早教班、英语班、琴棋书画兴趣班……久而久之,大家就会看到一种现象:小学的知识幼儿园就学,五年级的知识二年级就学,初中的知识小学搞定,甚至小娃娃们都开始学编程和人工智能了……家长们都抱定“抢跑”的信念——提前学,抢占先发优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芭蕉我也是一个10岁孩子的妈妈,纵然再有定力,偶尔也会被这种抢跑式学习的焦虑乱了心绪。然而,在抢跑式学习的思维模式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弊端。时不时会有一些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变得抑郁、自闭,甚至做出跳楼等极端行为。还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就开始报复式地打游戏、旷课,试图弥补多年来因为学习而错失娱乐的遗憾。每每这时我都会问自己:“学习于我们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60多岁的班主任有天开班会跟我们说:“早晚上床,一起天亮。不要太急,反正都是同时到终点。” 要知道,我们可是传说中的“江苏考生”,在那么残酷的高考环境下,班主任竟然跟我们说那么“佛系”的话。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老头儿”真是有大智慧。99%的孩子都是在12年后进入大学的,既然都是同时抵达,为什么不让一路的风景和体验更美好呢?与其抢跑学习的重点和深度,不如抢跑学习的效率和广度!
在20年的企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生涯中,芭蕉发现了两个有意思的现象。第一,一路抢跑的学子们,在步入大学或职场以后,学涯反而止步了。在步入职场后,绝大部分人的学习生涯就基本宣告结束,他们此后只工作不学习,或者说不再主动和专门地学习。第二,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并没有为成年以后的人生沉淀下有意识的学习方法。
我曾问及很多职场人士:“你是如何学习的?”一种人给出零散的回复。例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总结规律、举一反三、巧记巧背、多跟别人交流、实践出真知……这些都对,但都没有总结系统的方法。另一种人直接回复:“就这么学呗,看看书、听听课,关键是哪有时间学习啊!工作和生活的事情都忙不完。”有意思的是,上述两种现象就发生在抱有“抢跑式学习”观念的焦虑的家长自己身上。
以上这些现象,促使我最终决定通过此书为大家分享GREAT深度学习法。我想与所有的伙伴共勉——学习是终身的修行,与其快速抵达终点,不如始终与高效的学习方法相伴(我将它称为“学习的算法”)。同样的知识摆在我们的面前,学习算法不同,学习的结果也大相径庭。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社交的任何场合中,一旦遇到新的信息和知识,我们就可以立刻触发这套算法机制,使每个学习步骤都在前一个步骤的基础上产生学习的复利效应,层层叠加。
GREAT深度学习法就是可以立刻触发上述这套算法机制的一套方法,这套方法既适用于普通学习者的个体学习,又适用于企业和组织开展团队学习;既适用于成年人,也适用于孩子。它简单、易复制,可以打破个体学习的习惯局限,跨越团队学习的差异壁垒。作为一个狂热的学习者,芭蕉对这套方法亲测好用;作为服务了很多企业的培训师,我也见证了这套方法给很多团队带去的学习快乐和成效。
在你阅读本书前,我想说以下几点。
关于内容:前两章会为大家解密一些学习的底层原理和奥秘,这是GREAT深度学习法背后的力量,会让你更清楚人是如何学习的;随后,我会向大家逐一解析关于GREAT深度学习法的Get(获取新知)、Reflect(反思联结)、Exchange(跨界交互)、Assimilate(吸收重构)、Transform(转化输出)这5个学习步骤;最后我会分享这套方法在日常的读书、团队学习、学习项目设计等多个场景中的应用,并配有具体的实例。
关于形式:除文字叙述外,为了方便大家更直观地理解,本书还配有很多芭蕉手绘的插图。此外,本书的最后还有一个提炼了全书重点内容的手绘导图。希望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充分激发你的左右脑,让你愉快地阅读下去。我极力建议你一边读一边在书上涂鸦、画圈、画杠等,不用太爱惜书本身。可别说你不会画,谁的小学课本上还没画过几个小人呢?
关于过程:本书每章的最后都有总结(“敲黑板”)和练习(“想一想”)部分,强烈建议你将它作为阅读的一部分,参与进来,写一写、想一想。用GREAT深度学习法学习GREAT深度学习法,效果绝对GREAT!
现在,拿起一支笔,开启你的阅读旅程。不带任何想象、预设、评判,甚至期待,尽管去读吧……
[1]为了真实呈现互联网语境下的语言表达习惯,书中的部分词汇,特别是在新媒体中常用的各种形象化词汇,本书尽可能“原汁原叶”地保留约定俗成的术语,文中不再赘述。——编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