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正本清源 守正创新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每一个春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倡导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做好文艺评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艺评论工作进一步加强,机制更加健全。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于2017年成立后,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精神, 切实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团结凝聚文艺评论工作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基本思想和方法,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聚焦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文艺评论作品,在区内外报刊发表,产生了良好影响,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关注时代变革,一直是中国当代文艺最重要的审美品格。当前,推动文艺创作、关注现实、反映新时代历史巨变的呼声尤为强烈,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元文化背景和全球化语境中,文艺家们的创作姿态、方法和文体都在发生变化,多样化的书写会越来越常态化地出现在文艺家们的笔端。因此,正本清源地深化文艺评论工作,势在必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暖风送来春消息。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工作是把握时代精神,探讨文艺创作艺术方法和内在规律,激浊扬清,推陈出新,繁荣文艺创作的重要工作。提升和加强宁夏文艺评论工作,是当前及今后我们的重要工作。宁夏文艺评论家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把握守正创新的时代坐标,更好地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聚焦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现实主义精品力作。要有意识、有能力及时站在时代前沿,富有时代精神;要有理想、有文化匹配时代使命,富有专业精神与工匠精神。在思想上能明确辨别和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在实践中把脚板深深插入泥土,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取经,把握文艺表现生活的深层次规律,坚持现实主义批评方法,用真诚态度、真实原则,聚焦人民群众与英雄,聚焦典型人物,引导推动文艺作品增强中华民族自信自强意识,反映国家昂扬奋进的精神姿态和时代的伟大实践创新。

做好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工作,广大文艺评论家要紧密联系文艺发展实际,以理论的自信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自信,自觉深植于中华优秀文明、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思想、伦理、境界、形式、音韵、色彩、神韵等方面独有的美学价值,凝聚东方智慧与艺术精神,用担当的勇气和建构的热情重塑文艺评论公众形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谋划文化文艺发展的更好未来。

编辑出版《宁夏文艺评论》旨在加强和改进宁夏的文艺理论和文艺评论,掌握这个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守正这样一块阵地,有利于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发挥文艺批评对于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升审美、引领风尚的独特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专业优势,补上宁夏文联没有文艺评论期刊的短板,壮大文艺评论力量。

希望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定期出版的《宁夏文艺评论》越办越好,加大对优秀评论家,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发现培养,引导评论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重塑批评精神和品格,加强对现实题材创作的研究,切实担负起对良好文艺生态的培育和引领责任,为“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增光添彩,为宁夏文艺评论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是为序。

崔晓华

2018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