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大冰瀑
共和滹沱散人
瑶雪晶晶眠峦山,
鸣涛隆隆撼天偏。
流苏玉玉接霄汉,
银龙赳赳入湖滩。
(甘肃省ZY市肃南县的祁连山黑河大峡谷冰瀑,非阎家峡。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带声。千缕冰挂高,河飞鸟被惊。)
++++++++++++++++++++++++++++++++
(蛇盘山鹰愁涧:设,甘肃省ZY市高台县罗城镇天城村蟒墩阎家峡。其正西160里是JQ市、200里是JYG市。其东南400里是ZY市、500里是焉支山。)
【蟒墩阎家峡
黑河(中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大致从东南向西北蜿蜒流去。黑河小三峡,黑河流经的第一段为镇夷峡(或称石峡,建国后改为正义峡,若从西北向东南数,算第三段);第二段为阎家峡(明清镇守世家,世袭五千户白刚、千户阎维、安西提督阎相师。阎家峡若从西北向东南数,算第一段);第三段为赵家峡(汉朝镇守世家,白首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据说赵匡胤修族谱,认得第1世祖先造父,第23世祖先赵籍(战国七雄赵国的开国君主),第43世祖先为此人。)。《历史长河中的镇夷城》海枯石烂:在古时,这里恰如一把锁钥嵌在中原大地的西北咽喉上,素有“天城锁钥,要道咽喉”之称。是古时通往西域匈奴的唯一通道,俗称“龙城古道”。在抗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发挥了天险要隘的战略作用,英勇奋战,所以古人美其名曰“镇夷”,建国后方改为“正义峡”。《千古镇夷峡》田瞳:峡口外的山头上还屹立着一座座历经沧桑的烽火台,也形象地印证了这里确实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当地人把这些烽火台叫作烽墩,每个烽墩皆各有名,而且还伴有神奇的传说。
比如蟒墩,说是从前山中有一条大蟒,常于夜间出没,偷食庙中供品,甚而伤害人畜。烽墩守兵中有一勇士,经多次探察,摸清了大蟒穿行的路径,在一个深夜里孤身埋伏在一低凹处,等大蟒来到时,猛地跃身而起,奋勇挥刀向大蟒砍去。那大蟒中刀后疼痛万分,摆动尾巴猛扫,勇士躲闪不及,被扫倒在山石上,当场献身而死。那大蟒挣扎一阵后也死掉了,从此山中安宁。人们为纪念那位杀蟒英雄,便给那座烽火台命名为蟒墩。石峡中段的陡峭悬崖下边,湍急河水受崖壁阻拦,形成一巨大漩涡,水底也因此冲刷出一个深坑。传说这深水坑中有一轮金月亮,谁若看见了水底的金月亮,即可交上好运。
】
++++++++++++++++++++++++++++++++
鹰愁涧
(公元1157年1月,北风)
宋朝五众,一路西行。正是那腊月寒天,朔风凛凛,滑冻凌凌,这一段,悬崖峭壁崎岖路,迭岭层峦险峻山。宗皋在马上,遥闻水声哗哗,回头叫:“小戒,是哪里水响?”小戒道:“我记得此处叫做蛇盘山鹰愁涧,想必是涧里水响。”
说不了,马到涧边飞瀑,宗皋勒缰观看,但见:
瑶雪晶晶眠峦山,
鸣涛隆隆撼天偏。
流苏玉玉接霄汉,
银龙赳赳入湖滩。
++++++++++++++++++++++++++++++++
外西海龙王
宋朝五众正然看处,只见那涧当中响一声,窜出一条苍青色的巨龙。只见它,头角峥嵘,头上尾下,随云带雨、冬雷冷电,直直的飞上天。苍龙在天上盘旋两圈,化作一个头戴远游三梁冠、额生两角、青脸长须、身材魁伟的老年男子,落在了对面山头,一拱手,问道:“敢问是宋朝西游的高僧,释宗皋释大师吗?”
宗皋疑惑的道:“高僧不敢当,我正是宋僧释宗皋。您是?”
老年男子:“鄙人是外西海龙王敖广勇,我有一事”
(敖广勇:
地仙界,内四海龙王,也是内四海之王。外四海也有龙王,只是龙族之王,却并不是外四海之王,因为还有很多比龙族还凶猛的海族,而且海中还有些岛屿,有着一些猛禽。
)
++++++++++++++++++++++++++++++++
小白龙
正在这时,天空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孙哥哥、朱哥哥,我可找到你们了!”
大家抬头望去,只见一条小白龙在三里远处飞来。不一会,小龙就到了。恩,比刚才的苍龙小多了,好像一个鸡蛋、一个西瓜。小白龙三米多,苍龙百来米是有的。
小白龙落在地上,化成一个头顶冲天辫、额左右两小角、额正中一块美玉、两三岁大、眉清目秀、富贵逼人的小男孩。小男孩上下一身小武将打扮,银甲银枪,白面白袍,眼珠黑白分明、炯炯有神。
孙小圣、朱小戒一看就头疼了:认识,这是白龙马即西海龙王三太子敖敦烈的儿子,敖厚福,小名敖敖叫(孙小圣、朱小戒起的,因为每次一见面,老是缠着人,嘴里叽里呱啦,要求和他做各种幼稚的游戏。其实人家小名是敖小宝,很大众,但大家百用不厌)。纯种龙族本来就生育困难,而且成长期极长。他出生的晚,晚了三百年,现在才二百多岁,也就相当于人族的两三岁。
(龙族字辈:
按四川安岳龙台镇花沟的龙氏字辈:“天习乾治名荣,来玉朝纲廷,光昌邦泽远,世祖肇文明。家声宏犹祚,永兴定国正,道德承继广,敦厚庆繁祥。.”
)
小白龙敖小宝转身,对着苍龙敖广勇躬身一礼:“这位爷爷,谢谢您。要不是您飞到天上了一下,我看到有人,连忙奔了过来,否则,我还找不到我两位哥哥呢。我爹爹让我找到什么鹰山什么蛇涧,然后等着我两位哥哥,在什么西游中立些功劳,对以后有好多好多好处。我已经在这找爹爹所说的什么鹰山什么蛇涧,都找了好几个月了,干粮都快吃光了,再找不到,我就挨饿了!”
苍龙敖广勇感觉有些不妙,问道:“你莫非是白龙马即西海龙王三太子敖敦烈的儿子?”
小白龙敖小宝:“是啊是啊!龙爷爷,你认识我爹爹?”
苍龙敖广勇长叹一声:“是啊---”
++++++++++++++++++++
《书文山卷后》
宋末遗民谢翱
魂飞万里程,
天地隔幽明。
死不从公死,
生如无此生。
---------------
丹心浑未化,
碧血已先成。
无处堪挥泪,
吾今变姓名。
(参本小回末尾:亡国灭种的君民下场--皇帝颅骨被做成饮器)
++++++++++++++++++++++++++++++++
二龙相商
苍龙一个纵身,飞上高空,对着周围喊道:“某是外西海龙王敖广勇!不知敖敦烈是否在?能否出来一叙?某有事相商!”
话音落下,正北方向五里外,一个人影从一团巨大的白云中露了出来,躬身一礼:“之前看着像伯父,原来正是。不知伯父有何示下?若能做到,必当尽力!”
人影飞速接近,和苍龙敖广勇一同落了下来,正是白龙马、西海龙王三太子敖敦烈。
苍龙敖广勇对着白龙敖敦烈叹息一声:“哎,贤侄,不瞒你说,我这次来,是想在这次宋西游中尽些力、立些功。
想必你也知道,我们外海的龙族,比不得内海的龙族,苦啊!
我们外西海龙族,本来在外西海还算中等海族,有个百来只纯种龙族,万余只混血龙族。这些年来,外西海龙族,算上纯种和混血,全族约莫七八成人口,被金翅大鹏雕一族吃了,只剩下二三成。再不舍命搏一搏,就会全族尽丧。
我们龙族天生被大鹏一族克制。我作为外西海第一高手,也是不济事。我这些年卧薪尝胆,苦练法术,现如今,可能相当于大鹏一族族长金翅大鹏雕的五成的本事,若是舍命一搏、自爆之下,金翅大鹏雕估计不死也得重伤,以后外西海龙族就好过多了。但大鹏一族背后有佛祖,咱们的本事和后台都差了一大截,怕就怕最后佛祖出手,关键时候被拦下,或者送金翅大鹏雕一个灵丹、转眼重伤痊愈,那我就白死了。
我听说此次西游,是鸿钧老祖钦点,只要事成,就是功臣,也算一号。我要的就是这个名义。我若是这宋西游功臣,到时与金翅大鹏雕摆生死擂。朗朗乾坤,佛祖也不好明着出手,就算出手,也不好偏帮太多,也要顾及鸿钧老祖一二。
而且鸿钧老祖随便赏赐点什么,比唐西游时佛祖的封赏可要贵重的多的多。到时候,只要有些许进步,不说超过金翅大鹏雕,就是达到金翅大鹏雕的七八成本事,拼死大鹏雕没什么问题,就算不拼命,也能让大鹏一族顾忌三分,有所收敛。我假以时日,还能进步些许,与金翅大鹏雕差相仿佛,那样更好。
”
白龙听罢,心情激动,一躬身道:“伯伯,你们的处境我也听说了,但咱们龙族确实不够强,小龙本领也委实摆不上台面。只能祝您成功!生死擂时,必到现场助威!”
一转身,对着小白龙敖小宝招招手:“过来小宝,咱们到一边去,旁观你龙爷爷和宋朝高僧们谈事情!”
然后对着孙小圣、朱小戒点点头:“小圣、小戒,待会咱们再聊。”
++++++++++++++++++++++++++++++++
龙虎斗
苍龙说:“我看,有一只母老虎怀孕了。神仙精怪生儿育女非常之不易,很多是想求一胎而不可得。黑虎马拖家带口,不如留在这里,保护母子平安,上好洞府,逍遥快活。我替它取经。或者哪天黑虎马安顿好了,再跟上来,龙虎共同取经,也好。”
宋其他四众点头应是。
(注:虎的怀孕期。
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千克,哺乳期5-6个月,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
设定地仙界虎精怀孕期为八年。)
黑虎马先是一喜,接着发愁,西游成功有大造化,大吼一声:“色,是温柔的乡、刮骨的刀啊,古人诚不欺虎!让我平白让出位置,我不甘心!最起码比过一场。若我败了,心服口服。若我胜了,大师大哥们,容我考虑半天行否?”
宋朝四人众:“行”“可以”“好的”“你安心打吧”
黑虎马嘴里嘟囔一声:“可我心里没底啊!”
苍龙飞上天空,苍劲的声音传遍四面八方:黑虎马,来吧!
黑虎马逼不得已,四下看了看,扭扭屁股,一个纵跃,跳上了蛇盘山山顶:天空是龙的地盘,山是虎的地盘,你有本事下来。
苍龙说:“好!”猛扑而下。
…..
++++++++++++++++++++++++++++++++
黑虎马败。
不是战斗的太惨烈,是有些过于简单了,差距似乎挺大,也就八九个回合,黑虎马被扫翻了三次。
第三次,黑虎马不想起了,被几只母老虎抬着走了,外表没有大碍,心伤的太厉害。走之前,宗皋、孙小圣、朱小戒、赵雄,四人轮流对黑虎马进行了亲切慰问,勉励它败而不馁,失败是成功的阿娘,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阿娘多了,生出成功的几率自然会大大增加。八年后,等小老虎出生了,黑虎马还可以赶上西游队伍。
苍龙接着,问了各人喜好,拿出对应宝物搞好关系(贿赂宋朝五众):补偿黑虎马一座十丈金山、一座十丈银山、一座十丈珍珠山,给宗皋两卷真经,给孙小圣一身上等披挂,给朱小戒海中人参果,给赵雄一件上等护身软甲。为了让宋朝四众放心,还吐出龙珠,让孙小圣掌管,只要捏碎龙珠,苍龙不死也重伤。
宋朝新五众,宗皋、孙小圣、朱小戒、赵雄、苍龙马,继续西游。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没到八年,黑虎马赶上来,就继续西游了。)
++++++++++++++++++++++++++++++++
敦煌窟
宋朝五众,取出西夏国王的圣旨,给了看守的将领、凿壁的僧众,从中挑了几卷佛经,打算接着西行,
众僧想跟随,宋朝五众解释了几点,供众僧斟酌,考虑一天:
一、需要不怕死。
很多西天取经的僧人,最后杳无音讯、没回来的多,成功的少。
二、有特殊本事可以。
会法术,会打,打不过,会逃。
有能驱邪的。重复,和宗皋
赵雄,是云霄大神的丈夫,有随身法宝。
而且,西方佛法日渐衰微,东方佛法昌盛,在东方大有可为,也不比急着去灵山。
三、我们有其他的任务,去灵山不是主要的。
四、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意义。
在敦煌窟做的事,也有意义。如今,佛法在西方式微,这里就是一个佛法保存、东山再起的重要之地,在这同样非常有意义。而且,还可以保存一些诸子百家的重要书籍,免得类似焚书坑儒的事情发生,很多宝贵的资料没了。至少要保存蚕桑、农耕、鲁班术、针药等学问,将前人衣食住行病等造福百姓的心血经验传下去,东西方都不能断了根。
第二天,有个叫做释普安僧人,仍然坚持要去。
原来,僧人中有两个修成罗汉境界的,还是释宗杲的别宗上两辈前辈,分别是释普甘、释普安,已经一百多岁了,只是外表看着像三四十岁。别的僧人也不知道他俩个多大,只知道在敦煌窟的时间,比目前窟里的所有僧人都更早。僧人平时也不喜厮杀。平时两人不显山不露水,其实是默默的保护着大家,多次救大家免于陨落之灾。
两个罗汉商量了下,决定抽签定去留。抽签完毕,其中一个僧人,留下护卫石窟,另一个僧人,打算跟着护送个两千里、月把天数,到时候去不去再说,到时候可能回来继续守护石窟。毕竟独自一人把守,确实有点捉襟见肘。结果,释普安中了签。
宋朝一行六众,宗皋、孙小圣、朱小戒、赵雄、苍龙马、释普安,继续西游。++++++++++++++++++++++++++++++++
(亡国灭种的君民下场--皇帝颅骨被做成饮器
元世祖的时候,江南释教总摄西僧杨琏真伽与演福寺僧允泽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1284年),挖掘宋会稽皇陵(宋六陵),以遗骨修建镇南塔,并将所得金银、宝器用于修建天衣寺。谢翱协助会稽山阴人唐珏、温州平阳人林景熙伪装成采药者,冒险用他人骸骨暗中换取宋高宗、宋孝宗遗骨,又以重金请渔人网获被元兵抛到湖中的宋理宗颅骨(杨琏真伽截宋理宗颅骨为饮器“骷髅碗”,可能颅骨其他部分扔到了湖中。后来朱元璋翻元建明后,找到“骷髅碗”并葬之),将之转至绍兴兰亭山安葬。
宋孝宗:史称“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他不仅使得南宋累积起一定的军事力量和物质力量抵御金朝的侵扰,也为南宋后期的抗蒙斗争奠定了物质基础。后人说“高宗朝有恢复之臣,无恢复之君。孝宗朝有恢复之君,而无恢复之臣”,且二十七年皇帝,前二十五年太上皇高宗赵构一直健康的活着,对他持续施加影响,同时遇上了对手金世宗这样的明君。当然,是人就有缺点。
宋高宗、宋理宗:毁誉参半。
位高权重对应责大:大司马田穰苴《司马法》:先王之治,顺天之道,设地之宜,官司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国辨职,以爵分禄……王霸之所以治诸侯者六:以土地形诸侯,以政令平诸侯,以礼信亲诸侯,以礼力说诸侯,以谋人维诸侯,以兵革服诸侯。同患同利以台诸侯,比小事大以和诸侯。….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