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梁武帝为何“禁女人”

在中国古代皇帝中,有一个虔诚狂热的佛教信徒,他一面贪恋着九五之尊的权位和荣耀,占有着三宫六院众多妃嫔和无数的财富,一面又痴迷于佛事活动和教义,实行“戒肉”和“禁女人”,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就是曾经三次舍身寺院的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生于宋大明八年(464),卒于梁太清三年(549),终年八十六岁,属于历史上的高寿皇帝。他在东晋南朝270年间,在位长达四十八年,是统治时间最长、比较有作为和富于特色的一位皇帝。粱武帝博学多能,有文武才干。史书说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诀,并悉称善”。在学术和文才方面,梁武帝都很突出,这对他接触宗教活动,了解佛经内容,领会其中精髓提供了方便条件。他在早年信奉的是道教而不是佛教,不久,与沈约、谢月兆等人同被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召为西邸文学之士,在这段时间接触了佛教典籍和一些名僧,引起了他对佛学的极大兴趣。齐中兴二年(502)四月,时为梁王的萧衍在建康(今南京市)南郊称帝,两年之后正式宣布舍道皈佛,这年萧衍四十岁。

梁武帝皈依佛教是真心诚意的,他尤其看重佛家的戒律。据史料记载,他在即位后第十八天就急忙忙跑到无碍宝殿受戒,法名冠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佛教徒皇帝。

这时的萧衍,脑袋里充满了这样的幻想:自己由一名普通官员变为皇帝,看来没什么稀奇,那么,也完全有可能由皇帝而变为菩萨,永生不灭,照耀万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准备吃苦,戒肉食,禁女色,严格要求自己。此外,他特地要求文武百官和平民百姓,都要像他那样虔诚信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的诗句写出了当时佛事的兴盛,梁朝成了佛的国度。

梁武帝的信佛不只是真心诚意,而是达到如痴如狂的程度。他以皇帝之尊,甘心到寺院为“奴”,以现身说教的方式做给臣民们看,起到了很重要的示范作用。

比如“舍身”,这样滑稽可笑的做法竟有四次之多。按照佛教的说法,舍身有两种做法,一是舍资财,即把个人所有的身资服用无偿交给寺院;二是舍自身,即自愿人寺院为僧众执役。从史料记载看,梁武帝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为“奴”。分别在大通元年(527)、大通三年(529)、中大通元年(546)和太清元年(547)。舍身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开始是三四天,接下来是十五六天,最长的达三十七天。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在梁武帝的授意下,“公卿以下以钱一亿万奉赎”,把他这个“皇帝菩萨”一次次请回宫里,然后他再次舍身让大臣们去赎。这种自编自演的游戏,不仅使同泰寺发了大财,同时又检验了公卿大臣对自己的忠诚程度,还借以推动了全国性的佛教信仰,一石三鸟,梁武帝很是自鸣得意。

既然到同泰寺舍身,就不可能把一大群花枝招展的嫔妃带进寺院。梁武帝只好把这群越女吴娃留在宫里,坚决奉行禁女人主义。据《南史·梁本纪》:梁武帝“自五十外便断房事”,从此不近女色,弄得嫔妃宫女怨声载道,有的竟偷偷使用“媚术”,妄图使这位“皇帝菩萨”回心转意,哪怕来个雨露均沾,总比守冷宫的滋味好受些。

梁武帝既然决定献身佛教,当然顾不上这些只添乱而不帮忙的后宫佳丽。最起码一点,他要坚持佛教的基本戒律。佛法中的修行,不论深浅,必以归戒为根基,皈依、受戒,才能成为佛家的真正弟子。众所周知,佛教从东汉时期传人中国,教义发生了多次变化,但独身灭欲是一直不变的。这一点,得到了广大僧众的一致认可。如果不禁女人,就难以做个和尚,梁武帝当然要带头遵守这一戒律。另从“五戒”和“五常”关系来说,佛教与儒教有异曲同工之妙。禁色淫合于儒家之“礼”,最易得到知识分子阶层的认同。同时梁武帝还借以向全体臣民表白,自己毫不留恋皇帝的荣华富贵,比如断绝房事这一条,你们谁能做到?

既为佛教徒,理所当然禁绝女人,皇帝也不能例外。这没有什么疑问,不必为此多费口舌。

但有人不这么看,认为梁武帝禁女人是个特例,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要说清这个问题,必须先说说梁武帝的后宫生活。按照周礼规定,“王者立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汉代以后,又“加以美人、良人、八子、七子之属”。后来又将后宫分为14个等级。到了魏晋之后,仍遵汉制,然而“自夫人以下,世有增损焉。高祖(梁武帝)拨乱反正,深鉴奢逸,恶衣菲食,务先节俭,德配早终,长秋旷位,嫔嫱之数,无所改作”。

从上面这段话里,可以看出梁武帝不满前朝后宫的混乱状况,决心拨乱反正,确定后宫编制。加上他有“深鉴奢逸”的习性,在元配夫人去世之后,以致“长秋旷位”,而“嫔嫱之数”也“无所改作”,说明这位皇帝对于女色并不上心。据史书记载,萧衍的结发妻子是郗徽,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人,相貌一般,但有才华,善隶书,读史传,闲习女工,是很有名的大家闺秀。宋后废帝刘昱欲纳为后,齐安陆王萧缅也想聘娶,但都被郗家拒绝,却看上了当时尚无多大名望的萧衍。齐建元四年(482),十四岁的郗徽嫁给了十八岁的萧衍。当时上层社会纳妾成风,萧衍也不能免俗,齐永泰元年(498),他又娶进了十四岁的少女丁令光。可是转过年来,郗徽就病逝于襄阳,年仅三十二岁。齐永元三年(501),萧衍在攻入建康时又纳了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妃子阮令嬴,此女时年二十四岁。同时还把一个姓吴的宫女收为小老婆。从史书中看,萧衍一生中为他生育儿子的女人还有董昭仪、丁充华、葛修容等,关系很密切的女人也就是十多位。他当了皇帝之后,才追谥发妻郗徽为武德皇后,丁令光、阮令嬴、吴氏分别册立为贵嫔、修容和淑媛。在以后长达四十七年的时间里,梁武帝再也没有册立后妃,所谓“长秋旷位”并非夸大之辞。前面已经说过,梁武帝禁女人时,正值五十岁的虎狼之年,作为一个有正常生理欲望的男性,面对美女如云的后宫,真正不近女人也是很困难的。可能正是这种神秘的佛教力量,使得这位盛年皇帝禁断房事,清心寡欲。就算是装装样子,也得需要一定的克制力。

也有人认为梁武帝禁女人,与他的发妻郗徽有关。这个女人给他的刺激太大了,以至于在其死后多少年内,梁武帝仍然不得安宁,不得不为她在佛的面前求情讨饶,从此对女人彻底失去了兴趣。

郗徽出身高贵,父亲郗烨,官至太子舍人,母亲为宋文帝刘义隆女寻阳公主。在这种家庭氛围里长大的郗徽傲视一切,性情酷忌。可是偏偏她的肚皮很不争气,一口气生了玉姚、玉婉、玉夗三个女儿。这让有心做皇帝的萧衍很不满意,于是纳了丁令光为妾。丁氏性情仁恕,为人宽和,居宫接驭,颇得人心,很快使得郗徽妒性大发,对待丁令光极为刻薄,每日让她舂米五斛(每斛十斗),不许他人相助。这对一名十四五岁的少女真是一种残酷折磨。萧衍惜香怜玉,多次调解妻妾关系,郗徽总是鼻孔朝天,根本不予理睬。当时萧衍的职务是雍州(今湖北襄樊)刺史,四品官衔,面对水火不容的妻妾关系,他感到束手无策。一个是结发妻子,夫妻情分一直不错,而且郗家很有势力,这个女人得罪不得;一个是心爱的小妾,眼看受到虐待,作为丈夫而无力阻止,这让萧衍伤透了脑筋。多亏这种局面不长,妻妾相处不到一年,郗徽病逝,丁令光获得彻底解放,萧衍也真正松了口气。

可是,萧衍并未摆脱郗徽的阴影。据《释氏通鉴》记载,郗徽死后阴魂不散,其妒性不仅未改,反而变本加厉。她看到丈夫居然登基做了皇帝,后宫又填塞了那么多天姿国色的美女,令她一刻也难安宁。不料郗徽遭到佛的制裁,使其变为巨蛇,面目狰狞可怕,郗徽这才知道佛法神通广大。于是她迅速来个转变,入后宫托梦给梁武帝,求丈夫替她忏悔,并为她大修功德,以求尽快脱离苦海。梁武帝看在结发夫妻的份上,昼夜披阅佛藏,制定《慈悲道场忏法》,请了许多和尚不停地拜诵,为郗徽忏罪祈福超生。果然郗徽化为天人,在空中感谢丈夫梁武帝。通过这件事情,梁武帝进一步认清了佛法惩恶扬善的重要,真切地感受到妒恶女人的可怕,他下决心不再册立皇后,宁可让后宫这个最重要的位置空着。他在四次舍身佛寺期间,远离任何女人,被赎回宫后也自觉实行这条戒律,使得众多后宫佳丽长吁短叹,春梦难寄,白白守了个只当摆设的皇帝。

以上所说梁武帝禁女人的理由,似是而非,让人觉得难以信服。民间有种传说,倒是可以破解他的禁女人之谜。萧衍早就想做皇帝,暗中制造好了兵器,伺机准备起事。永元二年(500)冬天,以长兄、尚书令萧懿无罪被杀为由,公开举兵造反。他率军进攻建康,同守城将领展开厮杀,不想那人处于高处,一条长枪如翻江倒海,萧衍有些力不能敌。他收紧马镫,想要起身直刺那人心窝,不料一支冷箭飞来,一下射飞了萧衍的两个睾丸,还带走了半条阳根。多亏他的副将及时赶到,将其带到一位老僧处包扎,这才捡回一条性命。老僧见萧衍两骨夸骈骨,顶上隆起,生有奇异之相,断定他大福大贵,而且与佛有缘。一边给他疗伤,一面对他开导,使他成了日后的“皇帝菩萨”。萧衍登基之后,决心报答老僧,派人到寺院寻找,不想老僧已经坐化归西。登基后的梁武帝这才决定要为佛舍身,他舍身的地方正是当年疗伤的同泰寺。此后,男根不全的梁武帝遂对女人失去了兴趣,然而为了报复齐东昏侯,又抢了他的宫女吴淑媛。后来吴氏生下豫章王萧综。当时,梁武帝已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位萧综本是齐东昏侯的遗腹子。其后吴氏向儿子道出这个秘密,萧综遂同梁武帝离心离德,不久,萧综就背梁投魏了。

这个传说像是确有其事,但正史不载,查无实据,而且也经不住推敲。如果真如这个传说所讲,梁武帝受了这么严重的箭伤,应该失去生育能力,但事实上他在攻下建康并称帝之后,还生了好几个孩子。比如,后来的梁简文帝萧纲是梁武帝的第三个儿子,他生于攻占建康两年以后的皇宫,母亲是丁贵嫔。又如,后来的梁元帝萧绎是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生于攻占建康以后的第八年,即天监七年(508)八月,其母是阮修容。这是正史记载的梁武帝的第三子和第七子。此外,还有第八子萧纪。这样看来,梁武帝登基后至少生了六个孩子,怎么会没有生育能力?传说中的豫章王萧综是梁武帝的次子,据《南史》记载,吴淑媛“七月而生综,宫中多疑之”。显然萧综出生时月份不足,他到底是不是梁武帝的孩子,实在不好判定。后来,萧综也果然投魏,以不得志郁闷而终。这个传说有真有假,若说梁武帝因箭穿男根而禁女人,实在不足为据。

还有人说,梁武帝是个伪君子和色迷,因惧于郗氏之威,尚不敢过于放肆。他在进攻建康时,得了齐东昏侯的余、吴二妃,左拥右抱,朝夕不离。此事惹起一些人的怨愤,多亏将军王茂劝说,萧衍才放了余妃,只留姿容姝丽的吴妃供自己享用。他在登基当皇帝后仍热衷于搞花架子,一方面是所谓克己,一方面却放手纵奢,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他提倡节俭,不用锦帐用棉帐,不穿绸缎穿布衣,一条被子盖两年,一顶帽子戴三年,不准宫女穿华丽衣服,裙裾的长度不能拖至地面。他自己的饮食也很节俭,专门撰写《断酒肉文》,害得中国的汉族和尚从此不能喝酒吃肉,而他自己不减口福。其诀窍是,素食一瓜变为数十种,一种菜成了几十种口味,而且样样都很精致,实际上梁武帝节俭不了多少。最可气的是他对于皇亲国戚纵容贪欲。如他的弟弟萧宏,积存的金银财宝塞满上百间库房,仅现钱存量就在三亿以上,萧宏的宠妾一双鞋子价值超过一千万钱。梁武帝的儿子萧纪在四川做刺史,搜刮黄金达一万多斤,白银五万多斤。竟陵太守鱼弘,娶了一百多房小老婆,珠宝、服饰、车马皆“穷一时之绝”。这些梁武帝不是不知道,可是从来没有认真管一管。他自己虽然坚持“辍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可是对这些腐败分子却听之任之,仅此一点来说他也不是个称职的皇帝。由此联想到他的禁女人问题,也多是摆摆样子,走走过场。从史料记载看,梁武帝四十岁信佛,并很快受戒,可是他照样过着有女人的生活,直到五十岁了才禁断房事,这一拖就是十年。可是作出这个重要决定之后,“嫔嫱之数,无所改作”,后宫佳丽依旧,人数没有减少几个,还要那么多宫人干什么?况且,梁武帝舍身最长的时间是三十七天,相当于独自出去游玩一次,回到后宫禁不禁女人,那只有佛知道了。

梁武帝禁女人的事情,放到平常人身上,没人当回事情,何况又是佛教徒?可是因为他是皇帝,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这种属于个人私生活的事,也无说三道四的必要,糟糕的是梁武帝把佛事、国事搅和到一起。自日是皇帝,却不于皇帝应该干的事,后来错误接纳了大野心家侯景,不但使梁朝遭到毁灭性的浩劫,他自己也被活活饿死。后人谈起他禁女人的事来,大都看成是历史上的笑柄。好心不得好报,这恐怕是梁武帝没有想到的可悲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