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享受恬静,但我却害怕孤独。
无数本书齐刷刷地向前翻去,在我中学生活之初驻足。
刚入学时,周围充斥着热闹与激情,似乎与一切新鲜的事物相应衬相贴合。
我坐我属于我的位置,默不作声。静静地看着他们的快乐。
夏天的热还没散,树上蝉鸣还没停,篱下的菊花还没开,我就迈入了新的学习环境面对新的生活。离开了爷爷奶奶,失去了最坚实最温柔的臂膀,我心里忍受离别默默坚强,用我认为最冷酷的神情礼待各方。
我应当为那时的自己而骄傲,不在意喜欢,没有暧昧,更别谈虚荣。那时的我,如果爷爷骑着他那破旧的自行车把我接回家,我就能高兴一整天!
我就坐在那儿,望着天空。看着那些飘泊无依的云朵,我想我就是想象中的那个无家可归的少年。
儿时的场景闪现在我的脑海,像电影里的情节。
昏黄的路灯下站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她东张西望,焦急的等待着、等待着。从日落到傍晚,从绚丽晚霞到一轮高月,她一直在等。站累了就蹲着,蹲到脚发麻就站起来绕着路灯走走。她一直盯着来往的车辆看,生怕错过来接她的爷爷。她努力地看着街道,她太累了,从下午放学一直等到晚上的霓虹灯亮起,她有些乏力。她再也忍受不往,大声的哭了。泪水模糊了视线,过往的路人偶尔会指指点点,小卖部的玩笑话不时响起……她仿佛什么也没听见,泪眼婆娑间,爷爷终于来了……
老师的话语声把我从往日的梦境中带到了现实,我巡视着周围,还是当初那新鲜又富有激情的一切。
我告诉我自己,我将在这个地方,遇见一些人,经历一些事,完成我的学习。我无意理会任何一个人,甚至可以说是漠视。我的格格不入,仿佛宣誓着我与生俱来的孤独。我无意听老师讲课,也很少与同学打招呼,我认为繁琐的礼仪只是人们带上的虚假面具。他们以笑迎人,是希望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更好的活下去,可是我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