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推进路径探索与内在逻辑研究
- 王筱萍
- 1455字
- 2025-04-08 07:17:18
第2章 CSR、融资约束测度及基于互联网跨界经营中小企业范围界定
2.1 中小企业CSR测度
中小企业具有自身特点,一般根植于特定区域,与社区联系密切。其良好的社会形象能够使企业积累丰厚的社会资本。中小企业规模小,非正式组织管理较为明显,更关心与自身核心利益相关的员工、客户建立良好关系(Fitzgerald等,2010)[90]。欧洲联盟将总资产不超过4300万欧元或者年营业额在5000万欧元以下、员工人数低于250人的企业界定为中小企业,并且强调中小企业要主动把环境和社会问题整合到自身的经营活动中,要与利益相关者保持互动(肖丽萍和孙艳玲,2015)[91]。
对于不同的行业,CSR侧重的活动不同。例如,制造业企业CSR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节能降耗。基于互联网跨界经营的中小企业更多地关注与客户、消费者的关系,注重售后服务和保障产品质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多地关注对科技优秀人才的吸引,关心员工健康和薪酬提升,提高员工认同感。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的阐释,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表2.1所示。
表2.1 中小企业履行CSR的目标

续表

对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包括内容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两种。①在内容分析方面,张兆国等(2013)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纳了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员工战略、社会投资、环境及顾客和供应商5个维度38个指标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98]。Sen等(2013)认为,社会资本理论更适合解释中小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的特征。由于中小企业的政策影响力较低,组织结构缺少现代企业特征,市场影响力小但对市场变化反应又较快,因此中小企业更应该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关注员工福利与技能培训,与上下游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社会责任有利于增强社区对企业的信任,提升员工忠诚度,获得长远客户,有利于积累企业社会资本[99]。项喧和熊伟(2017)则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不仅定位于实现投资者期待的股东权益最大化,遵纪守法、注重产品质量、足额纳税,还要致力于保障员工权益、保护生态环境、投身公共事业、维护客户权益等,要为员工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避免对社区造成负面影响[100]。②在指标分析方面,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Torugsa等(2012)从经济、环境及社会三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阐释了中小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101]。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Battaglia等(2014)认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涵盖5个维度:责任管理、工作场所维护、与客户相关的市场责任、社区责任、环境责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含16个题项的测量量表[102]。陈承等(2015)基于中小企业的独特性,认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双赢,承担包括与核心利益相关者责任、管理过程责任及社会公众责任3个维度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及实践过程[103]的责任。
高凡雅等(2017)根据和讯网对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整理了一、二、三级共55个指标,如表2.2所示[104]为主要的37个指标。
2013年年底,我国首次出台《中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指南》,主要内容如表2.3所示。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能够将资源集中于核心事项,因此在处理与员工、顾客的关系,遵守和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环境,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更易于有效推进。
表2.3 我国中小企业CSR的内涵

《香港中小企业——企业社会责任指引》规定,中小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管治、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任的采购、关注消费者的关注、社区参与及发展六个方面。
第三方机构的综合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因此本研究按照《中国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指南》中衡量中小企业CSR的四个指标,采集和讯网各上市中小企业各指标得分及综合得分,反映上市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