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调查与分析(慕课版)
- 黎娟 石林 杨阳主编
- 1623字
- 2025-02-18 00:57:30
1.3.2 非全面调查
与全面调查相对的是非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仅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进行调查,主要包括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3种组织方式。
1.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指调查人员在全部调查对象(即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对象进行调查,以取得调查结果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虽然重点对象是总体的一部分,但它们在总体中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对它们进行调查就能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1)重点调查的应用。
一般来讲,在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而部分对象又能比较集中反映调查结果的全貌时,就可以采用重点调查。例如,只要对全国几家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就可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要了解某市商品零售的基本情况,对其中几家大型零售企业进行重点调查即可。重点调查可以是一次性调查,也可以是连续性调查,能达到掌握总体的基本情况的目的即可。
(2)重点对象的选取。
选取重点对象时,一般要求重点对象的数量尽可能少,而重点对象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应尽可能大。
(3)重点调查的优缺点。
重点调查的优点是企业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少,调查速度快,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总体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缺点是由于所选择的调查对象只是总体的一部分,调查结果难免会产生误差;同时如果将非重点对象作为调查对象,而将真正的重点对象排除在外,就不能如实地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也就达不到调查的目的。
2.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是指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调查人员有意识地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借以认识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
(1)典型调查的应用。
典型调查适用于总体中各对象差别不明显的情形,同时它要求调查人员对总体比较了解,从而能准确地选择出典型对象。例如,某企业在全省有9家工厂,为了解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后产品生产的变化情况,该企业将新设备占比达60%的工厂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典型调查。
(2)典型对象的选取。
典型对象的选取应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一是选取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二是要根据调查目的选取对象,例如,调查目的是总结先进经验,就应选取先进的对象,调查目的是分析异常情况,那就应选取那些显示异常的对象;三是要根据调查对象的数量多少、差异大小来选取,如果调查对象少,差异也很小,那么选取一两个典型对象即可,反之则需多选取几个典型对象。
(3)典型调查的优缺点。
典型调查的优点在于调查对象少,可方便企业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并且省时、省力。其缺点在于典型对象的选取依赖于调查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难以避免主观臆断等问题的发生,如果典型对象的代表性不强,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特征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3.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指从全部调查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和推断总体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以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与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不同的是,抽样调查抽取的对象一般不由调查人员决定,而是随机抽取,因此调查结果的精确度、可靠性较高。并且,抽样调查可以根据样本数据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做出估计推断,而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侧重于定性研究,多用于了解总体的大致情况。与全面调查相比,一方面,抽样调查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全面调查受调查规模的影响,调查范围更广,调查持续时间更长,调查管理工作更为复杂,相比之下,抽样调查可以做更为深入和细致的调查。
但是,抽样调查对抽样方案的设计要求高,一般人员难以胜任。且如果抽样方案设计存在严重缺陷,往往会导致抽样调查失败。
综上所述,不同的调查组织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调查人员要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调查组织方式。总体来说,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市场调查时,都采用抽样调查这种调查组织方式。抽样调查能够帮助企业经济、有效地收集市场资料,它也是本书重点介绍的市场调查的组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