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与社会工作介入
- 崔珂 沈文伟
- 1684字
- 2022-05-30 15:11:01
参考文献
Robert Heath:《危机管理》,王成、宋炳辉、金瑛译,中信出版社,2004。
白鹏飞、贾群林:《社会管理视角下我国地震灾害的应对处置策略研究》,《中国应急救援》 2013年第3期。
陈彪:《中国灾害管理制度变迁与绩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地质大学,2010。
陈世栋:《废墟上的契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农业大学,2014。
付林、周晶晶:《浅议我国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商业经济》2010年第1期。
高伦、翟亮智、杨子仪:《基层政府灾后应急管理研究——以陕西黄坝驿乡为例》,《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5期。
顾锦龙:《印尼防灾减灾做法及启示》,《中国应急救援》2009年第5期。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考察组、杨京平、刘瑞:《印尼、日本促进重大灾害恢复重建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17期。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2009年5月11日。
侯俊东、李铭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事实与价值模型的理论假设与实践检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华颖:《中国政府自然灾害救助局限性的分析——基于汶川地震救助实践的反思》,《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第2期。
黄明光:《借鉴国外防灾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防灾体系》,《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24卷第3期。
贾群林、宋劲松:《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灾害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中国应急救援》 2014年第1期。
李虹、王志章:《地震灾害救助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定位探究》,《科学决策》2011年第10期。
林闽钢、战建华:《灾害救助中的政府与NGO互动模式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2卷第5期。
刘波、姚清林、卢振恒、马宗晋:《灾害管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刘方金:《地震灾后重建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以汶川地震北川恢复重建为例》,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10。
陆嘉楠:《我国政府地震应急管理体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11。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0。
莫利拉、李燕凌:《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突发事件预警、应急与责任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彭珏琦:《我国灾后重建政策执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2。
史培军:《论政府在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基于中国的实践与探讨》,《中国减灾》2013年第11期。
滕五晓、夏剑霺:《基于危机管理模式的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滕五晓:《公共安全管理中地方政府的责任及其作用——以重庆市开县井喷事故灾害为例》,《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滕五晓:《试论防灾规划与灾害管理体制的建立》,《自然灾害学报》2004年第13卷第3期。
童星、陶鹏:《论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创新——基于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理念》,《江海学刊》2013年第2期。
童星、张海波:《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王飞:《台湾地区灾害防救体系》,《今日浙江》2011年第5期。
王瑞芳:《台湾灾害防救体制及社工介入灾后重建的模式》,《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年第2期。
王秀娟:《国内外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8。
杨思友:《我国政府突发性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1。
叶欣诚:《浅谈台湾灾害防救教育推动概况》,《教育学报》2012年第8卷第5期。
印海廷:《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探索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9。
游志斌:《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6。
张晗、罗勇:《台湾的防灾“国家型”科技计划》,《海峡科技与产业》2013年第7期。
张红萍、黄先龙、刘舒、何秉顺:《中国和意大利防灾减灾体系的对比研究》,《中国水利》2014年第23期。
张柯兵、李有发:《甘肃防灾减灾救灾的实践路径及体制机制探究》,《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第3期。
张新文、罗倩倩:《自然灾害救助中政府职能探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张杨:《乡镇政府自然灾害管理职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11。
United Nations.(2015).Sendai Framework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015-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