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案例——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8379人失踪,500万人无家可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和难以弥补的损失。面对地震灾害,各级政府在党和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从搜救被埋人员到进行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从重建住房、安置灾民,重建学校、恢复教育,到为灾区民众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恢复生计,从生活安排到情感关怀、心理抚慰,开展了很多及时有效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映秀镇作为“5·12”汶川地震的震中受灾极为严重,约9000名村民在地震中身亡,占震前村民总数的四分之三。在地震过去7年后的今天,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各级政府及时有效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映秀镇已经焕然一新,村民不再将悲伤写在脸上,大部分人也已经逐渐走出往日的阴霾。

近年来,随着防灾、减灾、救灾经验的逐步积累,映秀镇政府的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更重要的是,映秀镇政府的应急管理工作不仅重视危机爆发时的应对,还强调灾前准备和预防工作。也就是说,映秀镇政府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逐步摒弃了“重救轻防”的过时理念,加强了突发危机隐患的排查和预防。比如,每年汛期来临之前,镇政府都会组织疏通河道、安排专业人员定期排查泥石流隐患点,并结合当地实际地理、气候条件,联系群众共同编写灾害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这些都是其他地区基层政府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所欠缺的,也是学术研究领域提出的增强基层政府执行力的关键因素(巫广永,2011)。因此,本研究选择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为研究地点,主要分析映秀镇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状况,总结自2008年以来映秀镇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撑或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