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未雨绸缪

  • 诛清
  • 一袖乾坤
  • 2063字
  • 2025-05-07 13:36:31

在那一瞬间李来亨稍稍有些慌乱,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因为他完美接收了宿主的记忆,也就是说他和这一世的李来亨融为了一体。

怎么会暴露破绽呢?一定是他想多了!

“咳咳,郝叔叔,我觉得是这样。文督师并不是一个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的人,他跟何腾蛟之流不同,也并没有歧视我们忠贞营。有些事情装是装不出来的。”

稍顿了顿,李来亨刻意观察着郝摇旗的表情变化。见郝摇旗表现的相对淡定,他便深吸了一口气接道:“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勇于去接纳新的事物。如果我们一直与文督师是一种貌合神离的状态,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肯定是不利的。”

“可是...”

听到这里,郝摇旗终于是面露难色。

“可是小老虎你要知道,我们毕竟是流寇出身,还和八大王他们大西营的情况不同。人家八大王最多不过是挖了老朱家的祖坟。闯王可是直接逼死了烈皇!”

郝摇旗虽然是一个粗人,但是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傻子。

事实上,郝摇旗是一个十分善于思考的人,他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很多问题,并且总结出一套看起来能够自圆其说的说法。

李来亨便知道郝摇旗是心里面膈应,好言安慰道:“事实确实如此,不过情况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如果当今天子是烈皇帝之后,我们的处境确实相当不利。可永历帝不过是崇祯的堂弟,这关系就差了好几层。何况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不管是咱们忠贞营的将士还是大西军,都是朝廷必须要刻意拉拢的对象。在这个时候,我是觉得无论如何也不用担心朝廷对我们下手的。”

这个时刻李来亨表现出了一种相当冷静的状态,这是郝摇旗所没有想到的。

他托着腮帮子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道:“原来小老虎你心里面已经有了计较,那就好,那就好。既然如此,我们就准备准备动身前往奉节吧。”

“嗯,我便是这个意思。”

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李来亨已经穿越到了永历朝,便要想着做点什么,总不能够混吃等死吧?

正如他之前所分析的那样,虽然现在的局势对于南明已经非常不利,但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只要通过一些合理的部署调度,那么就还有机会能够卷土重来。

永历八年,永历八年...

如果李来亨没有记错的话,用不了多久就会有著名的三王内讧。李定国会把永历帝护送到云南昆明。而失去对永历帝的控制后,孙可望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终于露出了獠牙。

在曲靖战败后,孙可望便会降清。

孙可望降清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转折点,因为这厮手中掌握着的是南明的西南军情。

四川、贵州、云南可谓是浑然一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孙可望虽然作战不如李定国勇猛,但是处理内政后勤是一把好手。

一旦他降清,对于南明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李来亨知道必须要尽可能的阻止孙可望降清,即便无法使孙可望放下成见,死心塌地的抗清,至少也不要成为抗清联军的敌人。

在这个平行时空,既然一切都还没有发生,那么就仍有可以挽回的余地。

李来亨也不会因为一些还未发生的事情对一些历史人物抱有成见,何况,之前孙可望也是对于抗清做出过贡献的。

只要还有一丝可能,李来亨还是会竭尽所能的争取。

但若是孙可望真的降清,那么李来亨就会毫不犹豫的向其对准矛头。

至于文安之...

文安之算是李来亨比较欣赏的一个南明的文官了。

明末的官员,自打万历朝之后其实是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断层的。

这一点,固然跟万历帝多年不上朝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明末的党争。

齐党、楚党、浙党和东林党在明末的政治舞台上你来我往,斗法斗的不亦乐乎。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明末的党争加剧了大明朝廷的内耗。

使得原本张居正给万历皇帝攒下的家底一招败光。

后来东林党渐渐起势,齐楚浙党渐渐支撑不住便投靠了阉党。

整个天启朝乃至崇祯朝,都是伴随着激烈的党争的。

时而东林党占据上风,时而阉党卷土重来。

整个平衡的打破大概就是崇祯帝诛杀魏忠贤,钦定逆案铲除阉党。

在李来亨看来,崇祯帝做的最大的一件错事并不是诛杀魏忠贤,而是诛杀了魏忠贤之后并不扶持一个新的“魏忠贤”出来。

他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裁撤厂卫,自断耳目。

这使得朝廷的平衡被彻底的打破,东林党上下完全占据了朝堂的要位。

崇祯帝能够用的只剩下了东林党,而这个时候东林党也对阉党成员大肆报复。

等到了崇祯帝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正因为到了明末文官们都把精力放到了互相倾轧上,所以内耗严重。就拿东林党来说,魁首也就是钱谦益之流。

对这厮,李来亨可谓是嗤之以鼻。

且不说这厮水太凉,头皮痒的典故。

单论其政治造诣就和万历朝之前的名臣有着巨大的差距。

至于崇祯朝最有存在感的两个官员温体仁和周延儒...

李来亨只能说他们实乃“卧龙凤雏”。

单论权术水准,他们二人的实力是相当强大的,可惜无论是军事天赋还是处理政务的能力,此二人都是下品中的下品。

而崇祯帝对此二人深信不疑,直至亡国才幡然醒悟,只能说明末的朝廷真的没人了。

文安之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东林党,但可以说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典范了。

不论是个人品格还是处理政务的能力,文安之都表现出了一种卓然超群的水准。

便是把整个南明的官员拎出来,能够与之相比的也少之又少。

在李来亨看来,文安之甚至可以算是南明的诸葛孔明。

而此时此刻,文安之正是以督师的身份总揽四川军务、政务。

其与当年诸葛孔明的境遇何其相似!

所以李来亨是一定要前往奉节好好会一会这位文督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