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连接成就了互联网

在电气时代到来之前,人们只能通过纸媒接收信息,印刷术的发展为报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保障,读者通过阅读报纸了解新闻时事的同时,也能够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征婚、寻物等一系列关键信息。

但通过纸媒接收信息的方式不仅低效,时效性也大打折扣。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电报、电话、电视相继发明并普及,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迅速增加,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从地球另一端发来的情报。

早在1968年10月,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就开始研制适合计算机通信的网络,并在1969年6月组建了包括4个节点的网络,同时将其命名为阿帕网(ARPAnet),它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组建的网络,如图1-1所示。

图1-1 阿帕网结构图

万维网即WWW(World Wide Web),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方式的信息发现技术和超文本技术的综合,它可以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利用链接从一个站点跳跃到另外一个站点,这样就可以彻底摆脱此前查询工具按照路径一步步查阅信息的限制。

由于早期的互联网是政府拨款建设,所以最初只服务于政府单位、研究部门或者学校。1991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才开发出第一个连接互联网的友好接口。

近来,随着各种连接方式的不断升级,同时也让互联网的范围不断扩大。世界文明发展迈向一个新的台阶,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速度大幅度提升,连接的范围覆盖全球。图1-2所示为信息连接的进化过程。

图1-2 信息连接的进化过程

互联网设备在改良换代的升级中,逐渐能够计算、储存和交换海量的数据。信息交互方式从文本、图片,再到音频和视频,交互的成本在不断降低。

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聊天、娱乐,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进行生产和制造,人类活动正在逐渐从线下转换为线上,这是科技造就的一种趋势。在不少先行者的眼中,元宇宙正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