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颂我魔说
- 综武丁春秋,开局截胡北冥神功
- 聂悲
- 2041字
- 2023-09-04 17:00:16
张翠山将几人救下,也没有继续插手。
老者心里庆幸,也不敢再招惹中原群侠,便退到虚空上等待着。
可是,月圆时分渐渐过去,却不见丁春秋出现。
“怕了吗?”
有人喃喃道。
“不对!”
一个格鲁派的喇嘛大喝一声。
他发现了什么。
“看月亮!”
听到他的话,所有人向着月亮看去。
“没有问题啊?”
只见月亮正在一点点被吞噬,逐渐消失。
与此同时,天空也在一点点黑暗。
显然,这是月圆时分正在过去。
“不对,不对,天暗得太快了!”
“不好,他已经出手了!”
有强者反应过来。
然而,随着月光的消失,他们的所有感应也消失了。
“这是什么功法,竟然能蒙蔽我的感知!”
他已经是天人强者了,想要蒙蔽他们,很难很难。
突然,一道白衣身影出现。
他身着之前出手的那位黑衣老者走了过去。
“噗呲!”
他的手掌洞穿了老者的头颅,捏碎了他的元神。
丁春秋张口一吸,将那道元神吞了下去。
随着他的出手,其他人终于能感知到他的方向。
“混账!”
黑龙潭的另外两位长老怒喝一声。
“诸位道友,一起诛杀此贼!”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几声佛号响起。
莲宗的和尚,格鲁派的喇嘛一起出手了!
和尚身上释放着金光,为其他人照亮了黑暗。
他们施展如来神掌,向着丁春秋拍去。
三个喇嘛不断敲着人头做成的木鱼,手中拍着人皮鼓,恐怖的音波袭向丁春秋。
与此同时,长白峰的三个老者也加入了战斗。
最后,三个天灾骑士举起了手中的符文长剑。
“沉睡在冰冷废土的战士们,起来吧!”
随着他的话音响起,黄河两岸,寒霜之下的冻土中,突然爬出了无数恐怖的尸体。
那是无数年来死在黄河的战士、武者,竟然都被神秘的力量复活了。
可是,他们都没有了灵智。
这些尸体中,不乏大宗师,乃至陆地神仙的强者。
它们还保留着一些生前的能力,冲向天空,向着丁春秋扑去。
“可恶,他们竟然如此亵渎死者的灵魂!”
中原的强者们看到这一幕,愤怒不已。
丁春秋身影一动,直接脱离了亡灵的包围圈。
他来到那三个格鲁派的长老面前。
“敲什么敲,吵死了!”
丁春秋一掌拍出,格鲁派的一个老喇嘛直接被打成了血雾。
他的人骨木鱼和人皮鼓也被打成了齑粉。
丁春秋张口一吸,那喇嘛的元神也被他吃了。
“魔头,魔头!”
看到这一幕,那三个莲宗的老和尚大惊失色,全力催动如来神掌,打算除魔。
“佛光初现!”
如来神掌,源出佛祖释迦摩尼求道、悟道、得道的大智大慧,结合天灵、地气、人力维护三界,导恶从善。
佛祖俗名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国王子,地位高崇,在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深受人民敬重爱戴。
为寻求解脱人生、老、病、死之苦难,悉达多不惜抛弃尊贵身份,到处流浪修行。
经历众多波折,悉达多禅思静虑,终大彻大悟,在菩提树下悟法,通六识出世成佛,法体出现万华圣光,妖邪辟易。
佛光初现这一式,便是取自于此。
此式神掌,乃是佛祖从黑暗中求得光明真理之时所悟。
因此,此式乃是持卫正道,代表光明的一式。
然而,后世的佛子佛孙,却用此神掌来作恶,正应了当年波旬对佛祖说的话:“末法之时,当有我之魔子魔孙,穿你袈裟,入你寺庙,颂我魔说,腐化你之信徒。”
丁春秋张开手掌,恐怖的黑暗从掌中释放,竟然盖过了神掌显化的万华佛光。
仿佛有一张巨口一般,将那些佛光全部吞噬。
不仅是佛光,还有施展神掌的人也一并吞噬了。
顿时,三个和尚全部被身死。
见到这一幕,剩下的人又惊又怒。
没想到,刚一开始,他们这边就去了五人,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的战斗力。
“逍遥门主,你竟然偷袭!”
长白峰的一名白衣老者指着丁春秋怒吼道。
丁春秋面色淡然,他白衣胜雪,立于虚空。
“月圆已至,何来偷袭?”
众人愕然。
确实如此。
白衣老者气息一滞。
他们如今已经损失了这么多强者,一定要杀死丁春秋,不然就功亏一篑了、
“黑龙波!”
“阿弥陀佛!”
剩下的十人瞬间出手了。
丁春秋面色淡然,从容不迫。
他在恐怖的攻击的之中行走着,万法不加于身。
其实,这是因为他的速度太快。
就连时间也落在了他的身后。
丁春秋来到一个喇嘛身前。
他随意地挥手,一掌拍死了一个喇嘛。
只剩下最后一个喇嘛了。
顿时,他感到有些不妙。
还未等他做出反应,丁春秋的手掌已经印在了他的头上。
噗呲一声。
最后一个喇嘛也被拍成了肉泥。
他的元神想逃,却被丁春秋张口吞了下去。
嘎吱嘎吱……
丁春秋仿佛在咀嚼着什么。
那是喇嘛的元神。
“魔头,吃人的魔头!”
长白峰的老者也学起了佛门的人说话。
“学什么不好,非要学佛门!”
丁春秋呵呵一笑,他对于佛门最为厌恶。
现在的佛门,已经不是最初的佛门了。
或者,只有释迦摩尼还在世时的佛门才是真正的佛门。
至于后来的经教典籍,都不过是阿难后来的记载。
佛祖共有十大弟子,阿难排名第十。
阿难,又名阿难陀。
他在十大弟子中排名第十。
佛祖五十五岁时,他被选为常随侍者,专注服侍佛陀二十五年,谨记佛陀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
佛祖入灭后,正是由阿难诵出佛祖的经藏。
然而,阿难所述的,真的准确无误吗?
就连佛陀的其他九位弟子也保持怀疑。
因此,佛陀入灭后,十大弟子很快就产生了分歧。
他们各自保持着自己了理解,创立了自己的学派。
又过了无数万年,佛门势力越来越多,对于佛祖的本意,与就越发曲解。
佛门,早就不是原来的佛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