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回到过去,我有一本致富经
- O4w7tO
- 2025字
- 2025-04-18 23:40:02
.............
很快,吴有良和燕子两人,来到了灶屋。
灶屋面积不大,大概就只有十几平米的空间。
进了灶屋,第一眼见到的就是竖立在墙角处的一口粗大水缸。
水缸高度大概在一米左右,直径的话,大约就是成人伸出双臂环抱这么大的范围。
水缸下窄上宽,样式就和故宫门前放着的那些大缸类似,只是故宫的是鎏金铜缸,一般老百姓家里的,则是陶土烧制的陶土缸,用途基本上大差不差,都是用来屯水。
水缸整体上也没有什么装饰,光洁溜溜的,因为是陶土烧制而成,表面看起来十分粗糙,若是以手触摸,颗粒感十足。
当然,这样的陶土水缸,烧制条件比较简单,造价也相对便宜,大多数人家里,都是这样的物件。
又比如泡菜坛子,酒坛子、米缸之类的容器,都选用的陶器。
毕竟,对于贫苦大众来说,一切以实用为主。
当然,陶器也有不便之处,那就是十分的厚朴沉重。
换而言之,厚朴沉重,也可以说是结实耐操,不易打碎。
古时候有‘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流传深远,其中,也是用石头才砸破了缸,说明一般的手段,是砸不碎缸的。
吴有良提起盖在水缸上面的木制圆盖,看了一下,发现水缸内盛满了清水。
放下盖子,接着又看向了灶台处。
灶台离水缸也就两步路的距离,挨得很近,方便取水。
一般人家的土灶,都是两个圆孔,一个放置炒菜的大铁锅,另一个放置烧水煮饭的圆筒状铝锅,而吴有良家里的土灶,额外多砌了一个放置砂锅的灶台。
原身父亲常年要吃药,每天都得熬药,多堆砌一个灶台,也更方便。
“燕子,你先帮我把小灶的火烧起来,我去把砂锅清洗一下。”
灶屋面积不大,故而在另一面墙上,开凿出了一个壁橱,用来放置碗筷盘子之类的餐具。
吴有良打开壁橱,拿出一个以前用过的砂锅,左手抓起一只水瓢,舀上一些清水,右手拿着一块干净的丝瓜络,开始仔细的清洗起来。
同时,燕子则是来到土灶前,往灶膛内塞入一些易燃的干枯松毛针,接着刺啦一声,划亮了一根火柴,点燃松针,再往点燃的松针上,放一些拇指粗细的干柴枝条,最上面,放入两根劈开的半圆木。
等火烧的旺盛,吴有良就把放入了药材和清水的砂锅置于火堆上方,开始了熬药之旅。
熬药,最是需要时间,至少都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把药材里的药性给发挥出来。
至于火候,就有吴有良来掌控,记忆里有大量的熬药经验。
熬药不需要时刻不停的盯着,每隔一段时间过来看一下,添一些柴火,就足够了。
............
..........
大门外边,吴有良正坐在竹椅上悠闲的晒着太阳。
早春的太阳,没有盛夏时节那么刺眼、灼热,又不至于让人感到寒冷,吴有良享受着太阳带来的温暖,时而空气里还带着些微醺的春风,让人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而且视野开阔,从这里,能够看到对面的青山,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只是,就是有些无聊罢了。
毕竟,还没适应农村的生活。
按照上一世的习惯,这会儿他可能还在睡懒觉,或者醒了不愿起来,躺在被窝里玩着手机。
过了一会儿,吴有良感觉腹中有些饥饿,肚子咕咕作响。
“燕子,你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了?”吴有良出声问道。
燕子正蹲在路边,拿着一根树枝,在一个蚂蚁窝前,捅咕了几下,见蚂蚁纷纷无措的四下出逃,又拿树枝阻碍其逃跑路线,玩的不亦乐乎的样子。
听到吴有良的问号,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想了想,回答道:“大概十一点钟多一点的样子。”
这年头,钟表是个稀奇玩意儿,农村基本没有。
城里人娶媳妇儿,体面些的、有钱人家会准备所谓的‘三转一响’,说出去十分的有面子。
‘三转一响’中,就包括了手表。
吴有良记得,好像整个生产大队,也就大队长吴平江那里有一块极其破旧的机械表,平时就放在了大队部那里,平时旁人轻易都碰不得,宝贵着呢。
当然了,手表这东西对于农民来说不是很重要,有也行,没有的话也不影响生活。
毕竟,农民是看天吃饭的。
天亮就出工干活,天黑就回家吃饭,
不过,也不是对时间观念完全一无所知,有经验的,会看天气的变化,来确定大概的时间。
比如燕子,除了干一些割猪草之类的农活,每天一日三餐都是她在负责。
什么时候要开始烧火煮饭,不用看手表也能摸索个大概出来。
“上午十一点钟......”吴有良沉吟了一会儿。
“那燕子,中午饭什么时候做?”
“还没到点呢,要再过一会儿烧火,不能太早,爸妈他们要十二点多才回家吃饭。”燕子丝毫没有犹豫的回答道。
“哦。”吴有良微微颔首。
“燕子,等下你先帮叔把饭做了,行不?”吴有良倒不用按照队里的习惯来,正好感觉有些饿了,所以想提前一些时候,还有就是上一世都是在十二点准时吃中午饭来着,固有的习惯还没改过来。
“嗯。”燕子点了点头,没有拒绝。
“行,燕子,你去烧火,我去量米去。”
“好。”
..............
..............
米缸在左边的屋子,吴有良进去后,很快就找到了。
“只有半缸吗?”
看了看,米缸里的米只有一半,吴有良依照记忆里的数量,舀了一碗半的生米出来,大约有个七八两的样子。
淘米,加水,放入锅中蒸煮。
“对了,燕子,帮我去菜园里摘点菜回来。”
“好。”
菜园在屋子的后边,面积不大,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会有个几分的自留地,用来种菜、种葱姜蒜这些。
“呃,怎么就只摘了小青菜?”
燕子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疑惑不解的看着吴有良,不明白什么意思。
这一个菜就够了呀?
还想要几个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