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观念 新模式 新发展:心智障碍支持服务新路径
- 马廷慧编著
- 1426字
- 2025-02-18 10:11:43
前言
2016年,中国智协在对京津冀16家社会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后发现,各地心智障碍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服务不标准,质量无保障。管理及服务呼唤标准化,急需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此类社会服务机构朝着规范、有效、专业、负责的方向不断迈进,才能使服务对象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服务。为此我们编写了心智障碍社会服务机构的评估标准试行版,后又推出修改版。
2017年,在中国残联政策研究室的支持下,中国智协和中国残联康复部合作,赴山东、福建、重庆、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江西等8个省市,又辐射15个地区,开展了评估标准的专项培训,每期约培训120人,同时编制了管理手册、服务手册、家庭支持手册、安全卫生教育手册等。
2019年,我们又在京冀地区推选了7家社会服务机构,开展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专业品质化的试点工作,也出现理念不明确、服务缺模式等问题,急需加强学习新观念,指导服务才有方向。在试点工作中我们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总结成为指导建议。
2020年5至12月,原中国智协主席马廷慧带领及指导北京、河北4家服务机构的11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研讨,并将成果整理编写成为本书。大家决心彻底学习先进理念,深刻理解,改进思想、认识、服务,这样服务才能有方向与目标,工作才能有思路与途径。在学习研究中,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先进理念不是口号,而是工作指南。心智障碍服务领域的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周边社会人,都要用先进理念指导支持服务,将先进理念落实在行动中。
在实践中,我们要从医疗模式转向社会模式,以权利的视角进行分析,解决心智障碍者因自身障碍或社会歧视,被限制发展机会而导致的无力、无助、无奈。通过访谈,了解心智障碍者的个人兴趣爱好、优点与优势、想法与愿望,以他们为中心制订发展计划,培养其兴趣,发挥其优势,协助其实现个人愿望,激发生命活力,促进个人发展,提升生活品质。
本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新观念 新指南 新挑战”,其中第一章说明学习的意义,第二至五章介绍概念、观点、案例收获,最后一章是综述。
第二部分为“新模式 新思路 新生活”,以生活品质为导向的支持服务模式,在心智障碍儿童和成年人、家长、社区等多个方面都有创新,能启发更多同行朋友和家长、社区工作人员思考,期待大家理解、支持并以追求生活品质为方向、目标,深入研究,奋力前行。
第三部分为“新案例 新示范 新收获”,是参与学习研讨先进观念的京冀地区的几家试点机构,基于实践汇总了关于机构发展、服务对象成果、员工成长、家长支持、志愿者参与等多个方面的案例,与读者分享。
学习先进理念,目的是让社会服务机构更好地发展,提升服务质量。从编写评估标准,到去各地开展培训,整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国残联的大力支持。试点单位也强烈感受到,规范化管理难度很大,问题根源在于需要提高认识,准确理解先进理念,才能引领服务机构向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不断迈进。
这本书是我们学习认识先进理念,并通过初步实践总结经验的成果,我们邀请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原院长许家成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何欣副教授撰写序言,再次感谢各位专家给予的肯定,鼓励和支持!这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残联政策研究室的鼎力支持,得到了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和湖南省岳阳市德馨助残服务中心的赞助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我们诚邀大家参与倡导推广新观念的行动!
撰 稿 人
马廷慧 原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副主席,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智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三届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