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明与唐 宋的最大区别【求追读】

朦胧中,朱雄英感觉自己身上的被子被人一把掀开,

看清楚来人之后,

“爹,我卯时三更才上学。”朱雄英迷离的伸出双手,想要夺回对方手里的被子,挽留最后一丝暖意。

父子二人默契的将昨晚发生的一切深埋心里。

“你这个年纪睡得着觉啊!”

似乎更加疲惫的朱标右手用力一扯,被瞬间被甩到脚底。

“赶紧收拾一下,跟我上朝!”

没等朱雄英脑海中反应过来“上朝”的含义,他已经被三个奴婢从床上薅起来,并强制洗漱。

“诶,这是脸!”

“诶诶,轻点,腰要勒断了。”

“爹,下回能不能换温柔点的女人更衣啊。”

虽然过程略有波折,但当朱雄英看到镜中自己的形象后,

痴了。

仅仅在影视中见过的标准大明衣冠,

大明吴彦祖!

“时间来不及了。”倚在门口的朱标温柔的提醒道。

车驾上,

朱雄英体会着父子二人一起上朝的感受,内心忽然有些澎湃,但现实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他的热情,

8岁!

又不是继位幼帝,

他凭什么上朝?

如今可是大明立国初期,

无数开国功勋可都健在,

一旦发生争吵,他们身上的气势,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

“爹,我一个八岁孩子为什么要上朝啊?”事出反常,朱雄英内心不免紧张起来。

“解铃还须系铃人。”

默默吞咽下口水,朱雄英装傻道:“我不懂。”

“这时候不懂了?”朱标笑着揉了揉朱雄英的脸颊。

“来不及啦,爹爹这几天回不来的根本原因,就是整个朝堂因为你已经吵炸锅了。”

“啊?有那么夸张?”

朱标思索片刻,想到一个合适的例子,“愚公移山听说过吧。”

“嗯。”

“原本呢,这群大儒认为就是故事中的愚公后代,只要按照愚公【孔师】的指引,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总能【挖】出一片坦途,创造一个天下大同的社会。”

想到这里,朱标不由得再次感叹自己儿子的厉害。

“可是你们几个小家伙,却告诉世人,这群大儒不是在【挖山】,而是在一座面朝大海的悬崖峭壁上搭独木桥,这回你能理解么?”

“理解,因为没有彼岸。”

“就是这样,无论这座独木桥搭得多么漂亮,多么远,但始终连接不到彼岸。”朱标轻声感叹道。

朱雄英一时间也犯了愁,虽然他能支出“1+1”,在算错的情况下等于“3”,

但是他根本没办法说出为什么等于“2”!

其一:最大的困扰,他仅仅是一个8岁的孩子;

照猫画虎的下一句是什么?

反类犬!

朱雄英自身思想境界不足以照亮大明朝前方的路!

扪心自问,他能精准的找到“点”,相对困难的连成“线”,撑死可以构成“面”,绝对做不到汇总成“书”。

这个问题,普通的优秀党员难住了。

朱标低头看到朱雄英紧皱的眉头,温柔的安慰道:“其实如果说有问题,也是我们这群大人有问题。”

“啊?”

朱雄英不解。

“如果在唐朝,那么会有一大批优秀文人前赴后继的找到另一条出路;

如果在宋朝,那么也会有几个大儒穷尽一生尝试努力;

遗憾的是,现在是大明……

所以,错误不在你,在我们。”

“你懂了吧,真无需太自责。”说罢轻轻的刮了一下朱雄英的鼻梁。

好温柔,

朱雄英第一次感受到史书上描写朱标的温柔,

他真的拥有令人心安的能力!

朱雄英自然理解朱标宽慰自己的话,

唐宋之间夹着什么?

五代十国!

“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的场面上演到令人麻木,

稍微有点人性的人,都活不过那个年代,

只有比恶鬼还恶,比禽兽还禽兽,才有一丝可能。

如此环境下,

文明断代太过正常……

朱标宽慰的第二句,同样如此,宋明之间的政权是---元。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在汉人眼中,

只知道放牧与征伐的野蛮人,

这是农耕文明的第二次断代……

正如朱标所说,明朝的文人,在华夏文明史上,真的存在感太弱了。

明代小说家?

在唐代大诗人、宋代大词人面前,

他不矮半头?

他不得稍息立正之后,恭恭敬敬的鞠躬说一句,

“老祖宗,对不起。”

朱雄英此刻理解凭什么他一个8岁孩子可以上早朝,

大明,

急了!

……

故地重游的朱雄英,这一次不用站在大殿之外,怀揣着好奇向奉天殿内眺望,

他可以堂堂正正的在朱标的陪同下,

以“特别议政”的身份,

走进大明朝政坛的最高舞台!

遥想自己上辈子努力三年,才勉强升到市里,

命运……

一路走来,无数高官纷纷上前打招呼,一些职位较低的,则不断拱手示意。

朱标也是来者不拒,不断给朱雄英引荐着来者是谁,什么职务……

体制内历练过的朱雄英自然应对如常,

甭管你什么官职,

要么后面加个伯伯,要么后面加个叔叔……

温润如玉的太子长子,

理应在第一次见面时,

给足所有面子。

当朱雄英看到队伍前方几位真大佬的时候,

他的假笑僵住了。

“大爷啊,你干得好啊。”

“是啊,您生怕我们几个老骨头死得慢是吧。”

“杀人千里外,管杀不管埋,大爷好手段。”

一个个爷爷辈的老家伙,哑着嗓子对着朱雄英劈头盖脸的一顿嘲讽。

“你们再啰嗦,别怪咱动手!”蓝玉不满的提醒道。

此话一出,可彻底捅了马蜂窝。

“蓝玉,有能耐你现在就打死我,反正老夫一把年纪都他孃活狗身上去了,来啊!”

“正愁死不了呢,蓝玉,你要是个带把的,现在就削死我!”

“来来来,蓝玉你眼神别飘,我就瞅你了,能咋滴!”

“正愁脖子上面是个狗脑袋呢,蓝大将军赶紧帮我砍了!我谢您丫八辈儿祖宗!”

……

被吓到的朱雄英悄悄看向身边的朱标,似乎比他说的情况还要严重无数倍。

“别怕,有爹在。”

关键时刻,蠢货出现救场。

“诸位大人,别吵了,准备早朝!”

蠢货提醒完,对着广场上的众人一声大吼,

“早朝开始!”

伴随着奉天殿朱红色大门缓缓拉开,

站在最前方的朱雄英,看到了身穿五爪金龙袍,一脸笑意,双手自然垂放在膝盖处,端坐在龙椅上方,俯视自己等人的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