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遭遇

“不用羡慕别人,我们要自己行动起来。”

“既然路过此地,去给毛将军打个招呼。”顾宣沉声吩咐。

他们此行前往边关,需要抵达汉中郡,而历阳郡是第一站,再者,如今袁真据守寿阳反叛。

他们一行千余人,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打个招呼也是很有必要的。

原本顾宣只是想打个招呼,不作停留,直接就走的,可惜,他小瞧了陈郡谢氏的名头。

也低估了这件事的影响力。

自当日谢府结拜后,顾宣之名虽然没有流传太广,但是,其个人信息早已落入有心人案头。

从名不见经传的无名之辈,一跃成为军主级别将领,乌衣巷谢府座上宾,“南北二玄”谢玄的结拜大哥。

随后其勇闯秦军大营,掳掠秦国中山公,天王符坚幼子符诜。

这些事情都被扒了出来。

若是顾宣一介草民也就算了,只当是有些才能,受到青睐,谢府拉拢的手段罢了。

不说陈郡谢氏,即便是其它世家大族,为了充斥家族‘人才’储备,都会有类似举动。

奈何,顾宣出身吴郡顾氏。

陈郡谢氏侨姓大族。

吴郡顾氏江南豪族。

侨姓士族压制江南豪族,乃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此次桓温北伐,其身后便有江南大族支持的身影。

如今谢氏此举,已经让一些世家心生不快。

但是,桓大司马出身龙亢桓氏,并不受到侨姓士族待见,特别是在桓温权势愈发隆重。

如今成为大晋头上一柄悬着的利剑。

不仅不受待见,还遭受猜忌,联合打压。

毛穆之作为桓温手下大将,自然清楚个中缘由。

故而,当听到手下汇报顾宣历阳前往边关时,立刻让人将顾宣一行拦下。

一来他是对最近建康流传的这位顾宣,有几分兴趣。

另外便是出于好奇,此子何德何能?

还是真的像流传的那般。

顾宣没有料到,自身受到毛穆之热情款待,流水宴直接开了一天,若不是身上担着任务,这位毛将军怕是要留他在历阳过年。

再三推脱之后,毛穆之又赠送一部分粮草,这才放他们离开。

顾宣等人没有停留,穿过历阳郡、庐江郡一口气抵达戈阳郡。

戈阳郡距离寿春较近,受到袁真反叛影响,此地一副兵荒马乱的景象,路上随处可见拖家带口,逃难的百姓。

咴咴一一

咴咴一一

顾宣勒住缰绳,眺望寿春方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魏雒眼睛一亮,顾宣总能让他意外,接触的时间越长,便越发让他看不透,身上似有一层迷雾笼罩,想要让人拼命剥开,一窥究竟。

此刻听到顾宣这般感慨,当即劝慰道:“顾大哥,正因为如此,这个世道才需要改变……”

“改变什么?”

“魏雒,放弃你那不切实际的想法,先做好眼前的事再说。”顾宣眉头一皱,冷然开口。

怕就怕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顾宣叹了口气,立足未稳就想着改变这,改变那,徒惹人可笑。

高达忍不住抱怨道:

“顾……军主,朝廷也真是的,不让我们前去寿阳建功立业,让我们去迎接什么河西大儒……

“慎言!”

顾宣一个头两个大,赶紧制止高达继续抱怨。

“魏雒,你说袁真和桓温谁会胜?”顾宣侧身,看向一边的魏雒道。

魏雒沉吟片刻,神色凝重道:

“依我看,桓温胜算或许更大。毕竟他掌控诸多资源,势力雄厚。但袁真若能善用谋略;借助燕国、秦国的力量,也未必没有一搏之力。”

顾宣微微颔首,目光深邃;

“不管他们谁胜谁负,这大晋局势只怕又要动荡一番。我等身处其间,当谨慎行事。”

这时,一旁的梁玉沉思片刻,摇了摇头:“魏副军主,这可不好说。”

“袁真虽被桓大司马逼反,但其在豫州经营多年,想必也有一定的根基。虽说是被逼反,燕国、秦国肯定乐见其成,愿意帮助。

“而桓大司马掌控大晋七成军中实力,势力庞大。虽说此次北伐失败,实力有所受损,

但是基本盘还在,这场争斗,鹿死谁手,实难预料。

顾宣一愣,诧异地看向梁玉。

这小子平时沉默寡言,看起来像个闷葫芦,没想到还有这般见解。

他知道历史大势,不仅仅是袁真,燕国很快都会覆灭,天下局势会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不过,这些话他自然不会多说。

他微微颔首,目光依旧望向远方:“不管他们谁胜谁负,受苦的终究是百姓。我们如今身不由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魏雒沉思片刻,对于梁玉的反驳,他并未恼怒,缓缓说道:

“梁将军分析的不无道理,但依我看,还是认为桓温胜算更大一些。”

“常言道,两军交战,贵在兵贵神速。”

“桓温手握重兵,又掌控诸多要地,袁真虽然据守寿阳,若是短时间无法阻击桓温攻势相较而言,恐难与之抗衡。”

“再者,既然袁真是被其逼反,桓温肯定对于袁真接下来的行动,有所防备。”

顾宣微微颔首,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凝重:

“话虽如此,但战事多变,结局难料。袁真若能得燕、秦助力,也未必不能与桓温一争高下。”

此时,队伍中的气氛愈发沉重,众人皆为这动荡的局势感到忧心忡忡。

顾宣目光坚定,沉声道:“不管如何,我们需谨守自身职责,先做好眼下之事。”

众人皆陷入沉默,唯有马蹄声和风声在耳边回荡。

说罢,一行人继续前行。

越靠近寿春,所见景象愈发凄惨。

残垣断壁,荒草丛生,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一路上所见的流民和破败景象,让他们的心情愈发沉重。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骚乱。

紧接着一名探子快马奔来:“军主,前方发现一群不明身份的人马,正朝着我们的方向而来。

顾宣神色一凛:“提高警惕,准备迎敌!”

众人纷纷握紧手中兵器,严阵以待。

顾宣等人警惕地望去,却是发现,是一群流寇正在抢掠逃难百姓的财物。

说是流寇,其实和逃难的百姓并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