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悲欢离合总无情

戴思谦嘴唇泛白,面容被雨水打湿,显得有些憔悴。

她微微张唇,轻声念叨着那一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一个清冷的声音替她接住了下半句。

她有些惊讶的睁开眼,却发现自己头上似乎并未落雨。抬头望去,那张桀骜矜贵的脸庞映入眼帘。

“我又来晚了,戴思谦。”

萧星纬的眼眸难得的露出遗憾和哀伤的情绪,微微下压的唇角也透出他的心情很是糟糕。

他仰起头,将方才的神情完全收起,又恢复了昔日威严的样子。

“来人,将她送回府中。”

下一刻,一位公公便上前阻拦。

“国公大人,这罚跪是圣上罚的……您这不能……”

萧星纬甚至懒得转头看他一眼。“你哪只眼睛看见她起了?还是说你的耳朵听见——我让她起了?”

虽没有对上萧星纬的眼眸,但他身上透出的杀意都让那公公吓得发抖。

公公自己扇了自己两巴掌,“奴才眼……眼盲耳聋,什么都没看见!”

萧星纬向后一撇,后方两名侍卫便上前将戴思谦扶起。

戴思谦有些乏力,勉强被两个侍卫一左一右撑起。

戴思谦看着眼前的矜贵紫袍男子,他肩膀那抹被淋湿的颜色与他身上华贵的紫袍格格不入。

萧星纬的眉骨很高,只要稍稍低头,便能将此刻复杂的情绪尽数遮掩。

可他并没有,此刻他只是深深的望向她,眼眸似海深。

下一刻,萧星纬将手中的黛色油纸伞的伞柄塞入她手中。

没有丝毫犹豫便顶着倾盆大雨向前大步流星的走去。

戴思谦回头,只见那抹张扬紫色在雨中越来越深,深到已经无法辨认出原本的颜色。

御书房。

紫玉骨瓷麒麟双头香炉缓缓吐出轻薄烟雾,整个御书房被龙涎香笼罩。

纯仪皇贵妃与妍美人侍奉在君王侧,她们一人在旁研墨,一人在旁打香篆。

妍美人一双灵动的杏眼已经在皇帝身上打转了好几回。这才忍不住开口道,“这文勇伯今日也太失礼了,皇上打算怎么处置那文勇伯?”

皇帝停下了转动手中佛珠的动作,冷冷扫视她。

“你是在妄议朝政吗?看来妍美人胆子倒也不小。”

妍美人吓得花容失色,连忙停下手上填香粉的动作,双膝一弯跪于地面。

即使是这样急切的动作,她头上簪的玲珑翠金步摇也只是微微颤动,并未失大家闺秀的风范。

“臣妾不敢……臣妾只是……”

纯仪皇贵妃放下手中的墨条,她眉眼一弯,嫣然一笑。她一双柔荑轻轻搭在皇帝的肩膀上缓缓按了起来。

她嗔怪道,“皇上,您这玩笑可吓到我妹妹了。她呀,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妄议朝政啊。她不过是觉得文勇伯在朝堂上对您不敬,替您生气呢。”

她忽抬凤眸,方才柔和的神情瞬间变得狠厉,瞪了瞪跪于地面的妍美人。

妍美人身形一颤,一双眸子微微含泪,“还是姐姐懂我,臣妾不过是实在气不过。”

皇帝轻轻拍了拍纯仪皇贵妃的柔荑,“好了,朕知道。这戴思谦确实恃才傲物,朕也在想,该怎么处置她。”

纯仪皇贵妃凤眸一转,“臣妾觉着她的性子不适合待在京城。不如……让她去蜀州?”

皇帝顿了顿,“蜀州?”那可是南蛮之地,瘴气频发,道路崎岖。光是去赴任的路上就够艰苦的了。

皇帝还在轻轻抚摸纯仪皇贵妃的柔荑,似乎还在犹豫。

这时,李公公突然进来,“皇上,晋国公在外求见,瞧着像是有急事。”

皇帝轻放下她的柔荑,理了理衣袍,对身旁二人道,“你们都先出去吧。”

“让他进来。”

纯仪皇贵妃与妍美人行至门口正,瞧见一身湿衣的晋国公略微有些惊讶,随即用帕子掩盖了自己方才的神情。

她们二人与萧星纬擦肩而过,妍美人正欲给他行礼,萧星纬却只目不斜视,径直走入殿内。

在天齐不需要向妃嫔行礼的大臣,也就只有晋国公和丞相大人了。

皇上并未抬头看他,“说吧,何事入宫。”

萧星纬勾唇一笑,“倒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偶然得到一本册子,想要给皇上过目。”

“嗯?”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抬起头看向他。一身华贵的紫袍尽数淋湿,连墨发也已经湿透。

什么事能让他这般着急?

他有些狐疑的接过那册子翻看了起来。

他的表情由疑惑变为错愕,还带着几分震惊。

萧星纬面如雕刻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从容的欣赏着皇帝的神色。

一炷香后,皇帝猛的将册子合上,面容微怒。

“姬家这帮老匹夫,朕让他们拿些银钱的时候一个个跟朕装穷诉苦。没想到他们靠走私赚了这么多!”

萧星纬长眉一挑,“是啊,这钱都够养两个营的人了,真不知道姬家用来做什么。”

萧星纬这一番话似是在皇帝心里种了颗种子。

皇帝面色凝重,又狐疑的看向萧星纬,“你想要动姬家?为何是现在?”

他眼眸眯了眯,又道,“是为了戴思谦?朕知道你们一同剿匪,或许有些情谊。可没想到情谊这般深厚,竟能让你为了他动姬家?”

皇帝顶着那本册子,心动暗想姬家要动,但戴思谦更留不得。

萧星纬似是听闻了什么笑话一般忽的扬唇一笑。

“恰恰相反。臣这趟进宫为两件事。一是姬家走私数额巨大,证据皆在,应当严惩。二是戴思谦泯顽不灵、负才任气,西乔村一案又闹得人心惶惶。臣以为,应当将其贬官削爵,再令其左迁燕州。”

皇帝看了他片刻,又盘了盘手中的串珠,沉吟道,“国公倒是考虑得周全。”

萧星纬这番话,倒是正合了他的意。燕交两州处于昭云国附近,离京最远,是个寒冷又灾害频发的边远之地。

皇帝继续道,“既然如此,那便这么办吧。”他顿了顿,“晋国公明日便回来上朝吧。”

萧星纬微微作揖,眼底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谢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