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
校场上,正兵、辅兵每日都在辛苦训练,从无懈怠。
五日一小比、三十日一大比的规矩尚未改变,优胜者除了可以得到赏钱之外,还能获得额外的休息时间。
因此,军卒们全都卯足了力气,奋勇争先。
匠工营内匠工的数目已经突破了十二人,其中,木匠六人,他们每日能够制作十五张长弓。
高大匠作为监工,同样尽心尽力。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不过,刚到夷安之时,军粮紧缺的情形始终徘徊在方贤脑中。
眼下,介亭的盐场每日都有进项,从糜氏也能买到大量的粮食。
可这种仰人鼻息的感觉太不舒服了,方贤想要自己囤粮。
如何囤粮?
囤地种田便是一个途径。
在方贤的关照下,城外的赵家寨已经完成了重建,千余百姓与流民营混居一处。
赵家寨多妇孺老幼,缺少青壮,而流民营中最不缺的就是青壮。
双方配合起来,相得益彰。
春耕,就是大显身手的好机会。
“什么?赵家寨只有八百亩土地?其中只有一百亩是水田?”
此时的土地产出极低,不到一千亩的土地,显然难以满足方贤的日常所需。
“周边可有荒地?”
“距离水源较远的地方有一片茅草荒,那里无人开垦,足有四五百亩”
没有水,意味着完全要靠天吃饭,一不小心甚至可能颗粒无收,故而,没有人去开垦这种荒田。
方贤带人亲自考察过后心里有谱了,只要能够引水入田,荒地也能变良田。
买地种田!
方贤很快便寻到夷安县丞,表达了自己想要购买荒田的意图。
县丞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方县尉,荒田很难种植,你买它们作甚?”
“无妨,我麾下有不少流民,他们闲着也是闲着,买些荒田让他们耕种,也算给他们一个活命的路子”
“县尉果然是菩萨心肠”
“一亩荒地要多少钱?”
“若是上等水田,六贯一亩,下等旱田,两贯一亩,这种无主荒田从未有人买过,我便做主,二百文一亩,卖给县尉了”
五百亩也不过一百贯。
方贤很快便应承下来,“除了这片荒地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荒地?”
县丞取来田册,很快在另一处远离水源的地方圈了起来,“这里还有六百多亩地。”
“一并买了!”
县丞见方贤一意孤行,当下不再劝阻,他让方贤签字画押,然后亲自去寻县令用印。
趁着空档,方贤便让亲卫去取些钱过来。
从都昌回到夷安,方贤带了一千斤的钱货,沿途虽然花费了不少,但现在还有八百多斤的钱财。
其中,有金银,也有少量的铜钱。
眼下,购地款总共不过二百多贯,折换成金子,也就是二十斤的数额。
另一处,陡然听闻方贤要采买荒地的消息,县令庄闻有些不可思议:“荒地?一千一百亩?他脑袋莫不是坏了?”
县丞心中忐忑,他不知道县令会不会从中作梗,“那这地还卖不卖?”
庄闻狠狠盖上大印,狞笑道:“卖,这等没人要的旱地,他要多少给他多少,我倒要看看他能种出什么!”
契约达成,县丞很快辞别庄闻,将文书、地契交给了方贤,“幸不辱命。”
方贤交接了购地款,又额外多给了一贯钱。
县丞本想拒绝,可方贤执意要给,最终,一番推辞过后,还是收下了。
钱财到手,县丞的笑脸更和善了,“听说县尉需要铁料来打造农具?库房里还有不少没法用的铁器,待会儿县尉可以带些回去。”
方贤心知肚明,这是县丞投桃报李,给出的报答,他并未点破,嘴里道:“总共需要多少钱?我全买下来,这样县丞也好向县尊交代。”
库房内的铁器虽然生锈,但回炉之后还可使用,称重的话,起码有三百多斤。
县丞咬牙说道:“二十贯,全拿走!”
方贤拱手道谢。
其实,县衙的库房内还有些铁料,但没有县令的文书,县丞也不敢随意动用。
可是,铁料不能动,“生锈”的铁器便可以动动手脚了。
就算县令庄闻知晓了,也不会声张。
毕竟,县丞也算是县内的实权人物,如果将他逼到方贤的阵线上,吃亏还是庄闻自己。
辞别县丞之后,方贤揣着地契来到了城外。
作为坐拥千亩“荒田”的大地主,自然要去实地看一看。
从赵家庄寻了个向导,一行人疾驰了几十里路才来到另一处荒地。
与印象中的情景不同,这里的土地高低不平,杂草层生。
必须重新平整土地,否则即使引来水源也无法进行灌溉。
这将是一个大工程。
此地距离赵家寨过远,需要重新建一个庄园。
方贤四处寻找,最终找到一条弯曲的暗渠,沟渠干涸了,应该是夏季丰水期才会有水流流出。
有了这沟渠,接下来只要将其疏浚加固一番,便能开展引水工作。
五年前,毕岚作为掖庭令,十常侍之一,制造出翻车,用以取水洒路。
刚开始,众人都觉得这是劳民伤财之举,没有人重视。
可后来,有豪绅收买了制作翻车的大匠,绘制了图纸,在田间造出翻车来引水。
很快,田地的产出提高了好几倍。
消息传出,大户有样学样,四处制造翻车。
如今,就连夷安都有翻车立在河边。
不过,胶水的河床落差不大,很难靠翻车将水引到数里外的荒田里。
这时候,需要一座水车!
穿越前,方贤曾经去开封旅游过,高大的水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架水车能够灌溉四五百亩的土地,这种效率极其惊人。
即使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大水车还在继续使用。
几百年的时间,大水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是真正的“祖宗优选!”
方贤虽然不是匠工,但他还是根据脑海中的印象,绘制出水车的模样。
“马大匠,这物事可能制作出来?”